皮皮
皮皮

馬來西亞90後 喜歡寫日常

買了二手Kindle

我想買二手東西前,會想看看原本的主人為何會想要賣了它。

前主人說,因為買了iPad了。

嘿,跟我相反了,我反而是不想再用iPad看書了,才想買一個kindle。我用iPad看書看了一年了,都是看微信讀書。我很喜歡微信讀書。微信讀書是我還把微信留著的唯一一個理由。曾經大家都用微信來聯絡,但現在多數都轉移地盤了,我和多數身邊的人多數是用WhatsApp(工作+課業)和Instagram (娛樂+日常更新和記錄)。

不想再以iPad為主要看書的方法原因是:

(一) 重

我用的是iPad Air3。我喜歡在吃飽後站著看書,一直舉著看書就是一場手臂的鍛鍊,而我是很少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把iPad放桌上閱讀的人。我也喜歡睡前躺在床上躺著看書,從小也很喜歡這麼看實體書。躺在床上就是最放鬆的時刻了。

(二)分心

我在微信讀書非常喜歡看其他書友的筆記。書友們都互不相識、來自不同背景,但是大家都在念同一本書,因此寫下的感想有的還蠻精彩。其實不只在微信讀書,我在其他社交媒體(YouTube,FB,Instagram)上都很喜歡去看評論。

微信讀書的無限卡很容易取得,只要有無限卡,就能在微信讀書裡遨遊。微信讀書還會記錄閱讀時長和頒發勳章,看了的確有成就感。除此之外,微信讀書還會出年度報告,我很喜歡這一點。

我會分心是因為太喜歡看其他人的評論了。微信讀書可以關閉評論,但我捨不得關閉。其實評論看多了也會試我迷茫,我會發現自己壓根兒沒念明白原文的意思,違反了閱讀的本意了,我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容易被評論打擾而分心,還是自己原本就不專心。

有人說iPad本身也很多誘惑,但我的網絡不是吃到飽,所以我不會用iPad去看戲和視頻,也沒有玩遊戲。我的iPad就是妥妥的學習工具罷了。

(三)傷眼

對著螢幕久了眼睛會酸痛。換成kindle的墨水屏可以保護眼睛。


我是有意無意地在物色閱讀器的,除了在shopee找找有無便宜一點的kindle/Mi Reader,我就是在youtube上看測評,卻一直沒打定主意自己要買哪一款。我看了價錢,覺得手上的iPad似乎還能用來看書。

直到有一天我在小紅書上遇到了這位要兜售kindle的網友。他的kindle是10代的,背光,用了半年,保證狀態良好,無刮痕,送保護殼和包郵,也有附上當初的購買紀錄,最後賣了RM290給我,原價是RM370。

其實我不清楚kindle的二手市場價錢,我感覺他賣貴了,但我沒殺價成功。我一心想要用kindle,根據賣家描述機子狀況好,而且跟原價比起來的確是便宜些了,於是就成交了。上網看了網友們的評論都說Kindle很長命,用個5,6年是沒問題的。

不過很奇怪的是,我從來沒想過要買二手筆電和手機,可能這些真的很貼身地在使用,所以不想用二手的?


Kindle到了後,我連網註冊了亞馬遜帳號,然後登陸微信讀書看看。

嗯?不是說好用Kindle就不用微信讀書了嗎?我只是好奇微信讀書在Kindle上長什麼樣子。用Kindle看微信讀書的話必須一直連網,耗電和不方便,於是我還是用數據線傳書,然後開始閱讀。

不得不說,我好似回到從前看書的那股寧靜。目前我在看著《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三天的時間看了40%了。

我第一次使用墨水屏,雖然反應跟手機比起來有點慢,但我喜歡墨水屏的質感。

輕,握著舒服。

當然,我再也沒辦法分心了,畢竟kindle除了用來閱讀就是一無是處的東西了。

整體上來說,我喜歡!



微信讀書我還是會繼續用的,用來看英文書和一些難懂的書。

雖然看英文文獻看得很多了,但我看英文書籍非常卡和容易放棄。我用iPad學習閱讀英文書籍,在iPad上分屏,一邊中文版,另一邊英文版,看了中文版的一個段落後,我再去看英文版。省去的要找生字的麻煩。現在看著《傲慢與偏見》,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年多了還沒看完,可是,超過一半了,哈哈哈,我是規定自己一天看一章,沒空就沒看。

看著很生澀和深奧的書,我可能也會跑回去用微信讀書,有時候書友的評論能加深我對原文的理解,讓我不那麼迷茫地繼續看下去。


很常看見有人說讀書讀很多的人會看起來很有氣質。我曾膚淺地想,我(自認)讀過的書不少,為何沒聽過有人稱讚我有氣質 😂 後來才發現,練習正確的站姿可能比較比較快練成“有氣質”的樣子。

讀書一直都是自己的事情,在雜亂的環境裡能使自己安靜下來,專心做一件事情,實屬難能可貴。

我很喜歡體會書中帶給我的情緒,當作者寫出了另一些自己沒發現過的視角,我看了會覺得很滿足。不知道在哪裡看過這麼一句話,閱讀=按摩頭腦。

忘記自己看過什麼書了,讀那麼多書有用嗎?也不知道哪裡看來的一句話,我們不需要記得每次餐吃的是什麼,那些食物已經化成養分在支撐我們的身體和日常了。讀過的書也一樣,不記得內容也沒關係,陪自己度過安靜的時光的那些文字,潛移默化地開闊了視野,不為小時斤斤計較和對待他人寬容些,生活也就好過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