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鳥
火鳥

我是一團烤雞腿

第三种中国想象的幻象

这是一篇影评,所要谈的是一部纪录片,它在豆瓣没有条目。

它是《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第三种中国想象》是吴介民的书,他主张台湾人应放弃恐惧中国(中国威胁论)以及盲目投向中国(中国机会论)这两种做法,应采取第三种对中国的想象,实践两岸三地的公民社会的结合,将民主价值引入中国大陆。

这是贯穿这部纪录片始终的思考轴线。当这条线受挫,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也逐渐脱离这个思考轴线,开始不再进行这样的实践时,拍摄者,也就是导演,开始迷茫、混乱,不知所措。

是不是太过注视于拍摄对象?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被纳入这样的思考中?是不是该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而不是再继续期待运动明星?影片在这样的反思中结束。

社运明星是一个广被讨论的话题,我们憎恨那些收获了光芒的少数人,哀悼运动被收编,也同情聚光灯照不到的贱民们。但是明星的问题仍然是特殊的问题,这是策略与技术的范畴,没有明星,社运也依然可以继续。

然而,纪录片所反映的「第三种中国想象」的挫败,是可以用社运明星问题来回答的吗?放下明星,从自己开始出发,难道不会又是一场新的「出关播种」神话?

所以,我很感动于导演的真诚,也可以理解处在运动冲突焦点处的个人的辛酸,但是也很遗憾,第三种中国想象的挫败,没有被这部纪录片正面处理。

我想,问题有两个:其一,学运的壮观景象是否真的是公民社会的实现?其二,两岸三地公民社会的联合是在什么基础上实践的?

影片的节奏是这样的:徒劳的抗争-壮丽的学运-沉默失意的运动者。在运动的巅峰,发起人看上去已经获得了权力,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愿意相信他,愿意贡献一份力。所以,失败就在于这时没有处理好权力关系,反而再现了一个官僚机构的作为,内外矛盾的撕扯下让学运黯然落幕。

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仿佛只差一步就可以达成真正的民主了。但是,没有民主,没有成果,留下的只有数不清的运动伤害。也难怪导演会彷徨迷惑了。

可是很奇怪,这种感觉是怎么出现的呢?黑压压的人潮、整齐的《岛屿天光》、议场内各种装置艺术和标语口号……这样的自我感动的氛围,让我们以为天亮就在眼前,没有把握住的话,要么是我们没救了,要么是民主本来就不可能实现。

但,毕竟也只是氛围而已。对于一场急迫议题式的社运投入了接近革命的期待,无法避免的「失败」是人为制造的。革命的视觉奇景与此时的视觉景观确实很相似,但是其现实状况却是千差万别的。用画面说故事很容易导致下这样的问题。

因为占领立法院有画面,所以才有密集的媒体报道,所以各地的学生、上班族、老人们才会蜂拥而至。他们被笼统地当成了运动参与者,但是却并非真正的运动主体。他们是因为氛围的召唤才聚集到了一起,各人的思想状况却都不相同,政治认知是混乱的,对于运动诉求的想象也各不相同,你只能听到不断地「反」「反」「反」,却看不见清晰的目标。这时,面对这样一群参与者,需要做大量的沟通、讨论与论辩工作。

但是,运动的核心,发起者却又要面对议题本身的急迫性,以及尽可能统整大部分参与者的意见,避免内部分裂,乱了阵脚。所以,只要对于议题本身的关注与抗争不变,那么中心化的组织方式不可避免,封闭也不可避免,沟通、讨论与论辩就难以实现。到后来运动结束后,大家鸟兽四散,过几年,社会正常得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选票照投,生活一样过,政府一样烂,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乘着巨浪,看上去很接近蓝天,但转瞬又会被巨浪吞没。如果本身就不保持希望,将它看作又一场议题式的抗争,那么或许就不会如此痛苦了。徒劳是社运的常态,改变缓慢地发生在人心。华丽的学运景象是奇观,却不是真的公民社会。

两岸三地的公民社会大概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冲突爆发、情绪宣泄、自我感动的场合中实现。刺猬突然聚在一起,会不断戳伤彼此。我还无法很清楚地把握这种联合的基础,但是我想,那肯定要基于对彼此真实共通处境的理解。如果这个理解本身不存在,或者只能流于宽泛混乱的说辞(例如中国因素),那么跨海峡、跨边界的联合将是一场幻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