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606 审查面纱下的大国形象:2018年被微信删掉的十条新闻

野兽按:今天翻到了端传媒的这篇文章。又勾起了2018年的记忆。于是再次当回旧闻记者。

2018年,微信成为官方最严格审查的阵地之一。微信拥有国内最庞大和广泛的用户,集合丰富多样的功能 ,高度渗透用户的生活。不单一般市民有个人微信,内地几乎所有政府部门、公私营机构、地方团体和个人作者,都会开设微信公众号发表公开文章,进入具公共性的自媒体环境。个人用户与公众号互动日趋紧密,形成了一个微信生态圈,能够充分展示当今中国网民的“众生相”——或许可称为“围观2.0”——也使得微信平台成为官方审查的重点对象。

2018年,微信公众号,从冬天走向了寒冬。2020年,微信公众号,从寒冬走向了苦寒。

中美關係:這場「分手」將如何撼動世界?- BBC News 中文


审查面纱下的大国形象:2018年被微信删掉的十条新闻

2018年,中国网络审查最敏感最无法触碰的,已经不仅仅在“政治敏感”上——中国网络审查的目光开始转向与“大国形象”相关的内容。

手机上显示微信的被屏蔽内容。摄:端传媒摄影部

港大Wechatscope团队 王邦正 樊豫飒

2019-01-03

回看2018年,中美贸易战持续燃烧,中国国内接二连三发生社会事件:鸿茅药酒风波、黑心疫苗和范冰冰阴阳合同等商业丑闻,继而此起彼落的中国 #Metoo 平权浪潮、DNA 编辑婴儿伦理风暴,令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镁光灯追逐的焦点。

去年,微信成为官方最严格审查的阵地之一。微信拥有国内最庞大和广泛的用户,集合丰富多样的功能 ,高度渗透用户的生活。不单一般市民有个人微信,内地几乎所有政府部门、公私营机构、地方团体和个人作者,都会开设微信公众号发表公开文章,进入具公共性的自媒体环境。个人用户与公众号互动日趋紧密,形成了一个微信生态圈,能够充分展示当今中国网民的“众生相”——或许可称为“围观2.0”——也使得微信平台成为官方审查的重点对象。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WeChatscope 团队,2018年透过电脑系统每天追踪超过4000个、内容涉及社会及新闻议题的公众号,共收录了超过104万篇文章,当中约11000篇被审查系统删除。现在,我们与读者重温中国2018年的围观2.0,一同从大数据中,回顾去年在微信公众号审查面纱下的十件中国大事。

(作者注:公众可在WeChatscope的网页,透过输入词汇和分类搜索,阅读微信公众号已被删除的文章。)

收声——言论自由风雨飘摇

根据微信官方数据,微信现时每月活跃帐户达到10.82亿,公众号的注册总量超过2000万个,由微信带动的消费总额达2097亿人民币。然而,庞大的用户群和影响力并未为公众号带来更大的自由和话语权,反而挑起中共言论监查机关更严格的整肃。2018年,微信公众号,从冬天走向了寒冬。

2月10日,微信官方公告,个人可注册公众号的数量由5个缩减为2个,企业可注册数量由50个降至5个。

2月至3月,新注册公众号取消留言功能,腾讯称收紧权限是“响应主管部门要求”

10月20日,国家网信办指自媒体存在“谣言、营销、洗稿等乱象”,陆续将超过9,800个自媒体账号关闭。

11月,中国官媒猛烈批评自媒体乱象,提倡严处违法违规账号。

11月12日,微信公布,自年初以来,共封禁及处理38761个色情暴力类账号,删文60919篇;封禁及处理115540个低俗类账号,删文174825篇;封禁及处理24822个夸大误导、标题党类的账号,删文76265篇。

11月16日,微信再次限制个人用户只可注册1个公众号,企业用户只可注册2个公众号。

12月25日,网信办再出招,针对网络“八大乱象”,共关闭各平台11万个自媒体账号,包括大量微信公号。

审查内容:无远弗届的审查范畴

大国形象不能输

1. 中美贸易战

全球瞩目的中美贸易战长达九个月,中美每回短兵相接,都在微信引发舆论哗然。Wechatscope 根据被删文章的内容做了趋势图,发现从2月至12月,“中美”这个关键词基本上每个月都保持相当热度,可以说是贯穿全年的热点审查大事。

2018年全年,内容出现“中美”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都有被审查。图:端传媒设计组

随后,分析“贸易战”这关键词。“贸易战”与“中美”出现规律吻合,引证今年中美关系的重点是以贸易战为核心。文章被审查的时候,“中美”与“贸易战”大多同时出现。

以“中美”和“贸易战”为内容的文章全年均有被删除。图:端传媒设计组

另外,“关税”一词亦常出现,反映中美贸易战的核心是关税问题。后期,伴随著摩擦和冲突的演变,被审查的文章多集中在梳理和反思贸易战始末的类型,此时WeChatscope数据显示“中兴”和 “华为” 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

内容提及“中美”、“贸易战”、“关税”、“华为”和“中兴”的文章,全年均有类似被审查的趋势。 图:端传媒设计组

几次审查热潮都集中在中美双方交锋之时。特朗普早于3月22日宣布向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即反击,提出向128种美国入口中国的商品征税。到 5月,中美双方曾一度戏剧性暂时停火,并发表联合声明寻求和解。不过,事件随后再度升温,美方于6月16日公布对华加征关税清单,中方紧随其后作出报复,中国商务部重启反倾销调查。

直到2018年7月6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实施对华关税政策,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商务部发表对美国违反世贸规则的控诉声明。及至最近的2018年12月1日G20峰会上,两国领导人终于同意90日的停战谈判期。每一个关键日子都带来新一批删文热潮,在中美关系框架下,审查重点落在对中国叫阵的文章。

2. 美国制裁中兴

4月,正处于休战状态的贸易战出现第二回合战线。16日,美国商务部颁下制裁令,禁止美国企业7年内向中兴销售零件,包括英特尔、高通不能向中兴出口芯片。原因是中兴早于2012年被美国裁定违反美国出口禁令,却一直未按照罚则惩处有关员工。

美国宣布禁令之后,微信审查出现高峰,大部份提及“芯片”和“危机”的文章均被删。事件持续发酵,两国关系迎上火热关头,中兴演变成中美谈判筹码,不少舆论提及“中美”和“特朗普”的文章被灭声。5月9日,美国制裁令中兴的业务近乎“休克”,中兴宣布所有生产线陷入停顿。不少负面论及中国弱势的公众号文章被审查。

5月14日,特朗普表示“会同习近平合作,致力于让中兴恢复营业”,标志美方对中兴的封杀开始松动,此时段的被审查文章中,不乏“咸鱼中兴”、“美国放了中兴一马”的表述,大大打击中国大国形象。到5月25日,美商务部拟有条件解除对中兴的禁令。舆论转为讨论中美关系博弈,以及对中兴等国企发展后劲不足的评论,不少触及“罚款”、“制度”和“条件”等词的文章被删除。7月13日,中兴缴纳14亿美元罚金,美商务部正式解除其出口禁令。中兴恢复生产之后,审查的重点开始转向对此事件的反思,其中言词激烈、情绪化的文章,较大机会不能留存于微信空间。

2018年12月12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获加拿大法院批准保释,晚上离开法院时首度现身。身穿紫色外套的她在多人护送下,登上一辆停泊在法院门口的黑色车辆离去。图:网上截图

3. 华为“公主”在加国被捕

中美贸易战好不容易熬到一年将尽,12月1日习近平与特朗普在阿根廷G20峰会共进晚餐,二人交流两个半小时后,终于敲定中美贸易战暂时“停火”,开展90日谈判期。没料到在同日,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禁令,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

12月6日孟被捕消息公开,中方向美加两国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四日后,孟晚舟获加拿大卑诗省法院批准保释。

孟晚舟突然被捕牵动多方神经,消息在一星期后才公开,瞬间引爆舆论场。孟晚舟被捕之时,正是全球观望中美战局的后续动作、判断贸易战风向的关键时间。究竟孟晚舟被捕纯属商业案件,还是背后涉及政治操作?该案有否与同日发生的知名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自杀、以及三日后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芯片厂大火有关?对此微信公众号上出现诸多有关中国外交的猜测和谋阴论,引来新一轮审查热潮。

经济犯罪 舆论攻防战

红色权贵突遇围剿?“神秘王子“叶简明成吴小晖第二?(20180302第326期)



4. 神秘的叶简明

去年3月,叶简明事件成为微信审查重灾区。图:端传媒设计组

2018年3月1日,财新网率先披露,华信能源及中华能源基金会主席叶简明涉嫌经济犯罪,已遭调查。这位近年以迅雷之势积极对外扩张商业帝国,对内宣扬家国情怀的商人,背景扑朔迷离,其受查消息一出,随即令公众感到非常错愕。

当日,“财新网”公众号发出《中国华信叶简明被查,复杂政商关系网起底》特稿,其他媒体公众号也争相报道,惟大部份文章发布一天即被删除。通过WeChatscope数据库,我们翻查原文发现“低调”、“神秘”、“政商关系”、“华信”、“石油巨贾”、“起底”等词语反复出现。大部份有关叶简明的被删文章,都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2014年,叶简明创办的华信以437亿美元营业收入,跻身《财富》杂志全球500大企业第222位,成为中国最大的非国有能源公司。2017年,华信以91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Rosneft) 14.16%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此举旋即引起外界轰动,中国民众也第一次因为叶简明带领中国公司登上国际舞台而自豪。

叶简明个人非常低调,外界对其起家过程所知不多,甚至其个人简介中只有仅仅六个字“企业家,慈善家”,并在为数不多的公开场合反复强调称“华信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但在等候美国法庭宣判的何志平案中,华信能源被指涉嫌提供资金,媒体上也经常提及叶简明的名字。

5. 鸿茅药酒风波

2018年1月10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因早前在网上发表题为《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帖,质疑鸿茅药酒含有多种毒性药材并夸大功效,被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捕。

数据显示,不少微信审查的相关文章均剑指公权的滥用,批判警方沦为包庇地方企业的工具。一些所谓的知情人的爆料文章也遭删除,例如揭露鸿茅药酒与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的关系。不过,事件即使陷入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暴,民众对具体销售内情却所知甚少。

另外,不少人也关注谭秦东医生被羁押3个月期间的人身安全。提及“由于被困97天,谭秦东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以及“心理治疗”相关内容的文章,都被火速删除。

这次事件被视为地方政府出手为地方支柱企业清理批评者的举动。由于药酒集团涉及人数广泛、利益复杂、证据不明确、公私权限不清等,引起了巨大舆论浪潮。

图为长生生物工厂。图:Imagine China

6.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2018年7月15日,内地医药企业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涉嫌疫苗造假曝光, 该厂先被揭发狂犬病疫苗数据造假,继而接连爆出生产劣质百白破疫苗,黑心疫苗几乎全数流出市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政府迅速立案调查和进行刑事处罚。

黑心疫苗丑闻在舆论场上呈现大起大落的趋势。早于事件发生前,电影《我不是药神》已触发公众对用药难、药品贵的讨论。该舆论还在发酵之际,疫苗事件发生。7月21日,微信文章《疫苗之王》一石激起千重浪,详细揭露长生生物的历史、幕后人物、侵吞财产及腐败问题等。

《疫苗之王》广泛转载后第二天,就遭到全面删除。然而,全国对于疫苗安全问题和国家疫苗监管系统的不信任,已经成为公众议程。就算大量有关丑闻揭露、恐慌情绪、安全问题的文章被删除,也盖不过全民愤怒和恐慌,尤其是黑心疫苗有可能祸及婴儿的严重后果,直接驱使各地家长和受害者,从网络舆论场走上街头示威。

事件曝光一个月后, 中共下令一些相关问责的省部级高官和其他人员免职处分。

7. 天价下的天堑——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

5月中旬开始,前央视主播崔永元开始爆料一系列阴阳合同案,质疑有人收取天价酬劳并逃税,最终指向著名女演员范冰冰。6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彻查明星“大小合同”,地方税务局调查范冰冰。10月,官方公布调查结果,要求范冰冰及其公司在限期内缴交欠税、滞纳金和罚款合共约9亿元人民币,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阴阳合同事件在几个月内出现数次变化。在6月,微信上最早被删除的文章,内容主要为崔永元受到明星威胁、逃往国外的谣言;事件发酵期的7月到9月,被删除文章主要内容转为范冰冰出逃、范冰冰被控制的谣言。(在中国网民捕风捉影的议论声中,受到波及的明星人物,“总是”被所谓的幕后黑手勒紧脖子,不得不逃到国外。)到10月公布调查和处罚结果后,被删除文章主要论及9亿元罚款的法律依据。 事情发展至此,反映公众长期对于明星的天价收入的不满。在财富差距的天平,一边是天价收入还在逃税的明星,一边是围观不满的大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罗茜茜实名举报教授陈小武性骚扰。翌日,女权主义者张累累发起“万人致信母校”行动,呼吁高校毕业生或在读学生向母校发出公开信——要求大学建立反性骚扰机制。图为2018年1月1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女学生在一个教室里。摄: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8. 谢绝外国吹来的 #Metoo 风——北大教授沈阳性侵事件

席卷全国的 #Metoo 女性平权运动在 2018年吹来中国,元旦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博士罗茜茜实名举报教授陈小武性骚扰,拉开中国“米兔”序幕。直到4月4日,北京大学95级校友李悠悠撰文,在网上实名举报长江学者、时任南京大学教授沈阳在北大任教期间,性侵北大中文系本科生高岩,并导致其自杀,令这场运动冲上高峰。

初期被审查文章的关注点较为接近,聚焦于学校维稳、受害人与导师权力地位不对等而导致哑忍,以及中国当前还未建立成熟的防性骚扰机制等问题。后来,公众号持续出现跟进报道,当中反复出现“北大”、“长江学者”、“行政处分”等词语的文章都被审查,多数标题中更直接包含“北大教授”和“长江学者”的字眼。

虽然事件很快遭到审查,但引起网上大量关注并转发高岩的故事。中国 #Metoo 运动也陆续在网上平台燃烧,影响扩大到各地高校、影视界、公益界、宗教界不同社会层面。

9.“中国式巨婴”灭声——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10月28日,重庆一辆公车在万州长江二桥车祸后坠入江中,13人遇难,2人失联。 11月打捞出的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坠江原因为一乘客与司机争执斗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

在公布黑匣子视频后的一个星期内,两篇被高量转载的文章都因“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而受到大量删除(注1): 《重庆公交落水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好人被沉默逼死,无辜者给坏人陪葬》和《坠江公交黑匣子又曝光:那辆车上,不止一个杀人凶手!》。两篇文章的内容极相似,都是在播放黑匣子视频后,又播放一系列近年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殴打、占座、骚扰、堵门等的视频和图片。

被删文章一方面把事故归结为国民素质低、自私、并称之为“中国式巨婴”是引起悲剧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同情被殃及的无辜群众,喊出打破围观者心态。

2018年11月28日,贺建奎出席香港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发表研究报告。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10. 道德伦理设限——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11月25日,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及其团队宣布,中国诞生全球首宗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人民网首先发布了《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一文,称其为“历史性的突破”,多家媒体转载,但当伦理和技术问题质疑声音四起,舆论方向急转直下。政府介入展开调查。人民网在舆论变调后也立即将该报道删除。

纵观被审查的文章,网民的反应相当激烈。被删的一部分文章为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基因峰会的发言与回答实录,而更大部分则是针对贺建奎的研究作出的批评。从“潘朵拉的魔盒被打开”的言论,到122位科学家联名声明批评该研究对伦理的逾越、打击中国科学界在全球的声誉等,舆论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

2018年微信公众号热门审查关键词。图:端传媒设计组

持续收紧——被扼住咽喉的微信

以往中国网络审查通常都是集中在国内政策和民生议题,2018年中国审查的触手却接连伸向中美贸易战、多宗商业丑闻、女权运动和DNA 编辑婴儿伦理风暴等事件,这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不无关系,但也让国内民众看清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距离,国家言论监控机器因而整年忙著为大国形象工程打游击战。

微信作为中国最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反映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反应,但它的审查情况与微博有些不同。两微平台在热点事件上呈现相似的反应,但是微博互动性高,意见交流范围更大、更频繁,而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上则较单向,传播和互动方式近似博客,微信用户集中在留言板上讨论重大事件,但言论空间更容易被压缩。我们能观测到的,只是成功发出后被审查删除的贴文,更多的文章在发布前就难产,只能夭折在内容创作者的硬盘里。

官方不断监管和整顿自媒体,腾讯内部的管控也不断收紧,新账户注册量下滑,获取新流量难度提升,删除账户日益频繁⋯⋯都是眼下微信正在发生的事情。WeChatscope持续追踪微信被审查文章,从消失的声音里,找出中国社交媒体舆论场中的晴雨表。

(樊豫飒、王邦正,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WeChatscope 实习生)

注1:被审查页面注明的删除理由包括“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被投诉经审核涉嫌侵权”,“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以及“此账号已被屏蔽”。但大量公众号集体删除自己发布的同一话题文章的现象也有发生,背后有可能是与外力介入有关。

【微信数据来源】:

去年,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傅景华副教授带领 WeChatscope 团队,率先开展微信公众号网络审查研究。团队特意挑选从个人到团体,从政府到国内外NGO等12类公众号作研究目标。电脑系统每日追踪超过4000个公众号,第一时间分析新文章,且定时检测文章有否被删。WeChatscope数据库透过文本挖掘技术,截至2018年12月中,共收录超过104万篇文章,当中约11000篇已经被审查系统删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团队发现,公众号文章各有不同被删除的原因,其中 2950篇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8092篇为“此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406篇“此帐号已被屏蔽”和206篇“此内容被投诉且经审核涉嫌侵权,无法查看”。团队再与四位港大硕士班同学合作,分析被删内容和审查词汇,进而一窥2018年中国媒体言论审查与管控的真相。

习近平G20竟遇下马威;李克强所在微信群被封、和人民金融战(20190628第589期)


“抱歉,此内容违反了《规定》”──2017年微博审查回顾

近日,中共有意修宪,建议取消国家主席不得连任两届的规定,触发新一轮网络“删帖潮”。不过,微博审查不是新鲜事,2017年,新浪微博便至少有20561条帖文被删……

刚过去的2017年,究竟有哪些热门词汇被“河蟹”掉?摄:Tomohiro Ohsumi/Getty Images

傅景华、钟慧敏

2018-03-01

近日,中共中央委员会有意修宪,其中的一项建议,是取消国家主席不得连任两届的规定,暗示习近平可以无限期担任国家主席。 消息惹来中国民意反弹,触发新一轮网络“删帖潮”。新浪微博提及“习近平”、“复辟”、“登基”、“黄袍加身”的帖文都被强制屏蔽,被删的关键词有增无减。

微博审查不是新鲜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微博视野”(Weiboscope)项目研究团队,自2011年起运用电脑运算程序,每日追踪超过12万个新浪微博用户,包括五万多个随机用户和拥有大量粉丝的热门用户。

2017年,我们共记录了新浪微博全年20561条被删帖文,并分析了当中的数据。我们首先比较了2016年及2017年被删的帖文,整理出2017年新上榜的热门删帖词汇排名,包括: “习近平”、“总统”、“朝鲜”、“幼儿园”、“人口”。另一方面,不少于2016年在审查机器下被删的热门关键词,在2017年逐渐“淡出”,包括“任志强”、“G20”、“警察”、 “律师”、“雷洋案”。此外,新疆、穆斯林、维权、自焚等话题,仍然一直属于微博禁忌,无一幸免。除了这些被视为可能威胁政权的“有害”信息外,有关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奉承或讽刺)、鼓动民众情绪、社会问责的微博都成为被屏蔽的目标。

以下是2017年新上榜的热门删帖词汇排名:

图:端传媒设计部

一、“习近平”

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开幕,新浪微博网民对十九大反应热烈,却遭到严厉的言论审查。继“习大大”一词早被禁后,“习近平”也常见于删帖内。大部分被删微博均为网民转载十九大开会概况、习近平会上发言等官媒消息和评论,部分网民“鼓掌”附和,也遭删帖。同期常见有关十九大的被删词汇还有“新时代”和“报告”。

11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川普)上台以来首度国事访华,中美破天荒签署高达2535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先批评美中贸易失衡,后打圆场指“我不会怪中国”。微博网民对这位言论惹火的美国总统十分关注。此时,微博上“习近平”一词的系统性封锁进入第二次高峰潮,连同不少“习特会”相关信息也被一并删除,例如:两国元首夫妇游故宫博物馆、特朗普说习近平“你是一个强人”的新闻,以及研究特朗普和习近平何时通电话的帖文亦被删除。

综观有关习近平的被删帖文,内容虽褒意居多,但似乎有关方面为免激起网上情绪,决定一律不留。其他遭同一命运的帖文还有:习近平访英后中英合拍的纪录片公映、习近平下乡扶贫、习近平游南湖革命纪念馆等。

二、“总统”

究竟是有关美国总统、韩国总统还是台湾总统的微博帖文被删?以上皆是,但有关这三位总统的帖文被删数量,都不及提及津巴布韦(辛巴威)总统的。

去年11月,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发生军事政变,93岁总统穆加贝(Robert Mugabe)被迫下台,37年铁腕统治告终。事缘穆加贝突然将获军方支持的副总统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姆南加瓦)革除,引发军方夺权。军人及坦克进驻首都哈拉雷街头,并控制国营电视台,市中心多次传出爆炸声。国会议员展开启弹劾程序不久 ,穆加贝即辞去总统职务。

中国网民特别关心这位全球最老独裁者何去何从。由政变初起、总统与军人谈判、过千民众游行、到总统宣布辞职,微博上涌现大量中外媒体的最新消息报导和政局预测。网友也借机评论这位“中国的老朋友”穆加贝,指其专制独裁不得人心,当长期的官民矛盾达到临界点,民众也可打破铁幕。 结果,各种言论很快被系统消音。

三、“幼儿园”

11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传出怀疑集体虐童、性侵案。有家长报警称,怀疑其小孩被教师喂食不明药片、针扎、恐吓虐待,甚至被集体性侵。消息在网上非常哄动,当局下令媒体不能独立采访,只能跟官方口径报导,新浪微博亦大量删除相关的消息和留言。28日,北京警方发布调查结果,指幼稚园教师用针扎小童属实,但集体猥亵儿童乃虚构,有家长承认捏造证据。当局拘捕一名教师,两名涉造谣女子分别被行政拘留及接受批评教育。

虐童案在网上流传之初,网民情绪非常激动,有家长紧张兮兮说要接子女放学,亦有名人在微博发言谴责事件,网上全民查案。“红黄蓝”马上成为审查关键词,网友继而使用三色图案来代表事件,最后“幼儿园”成为去年最热门的删帖词汇之一。当局公布调查结果后,网民对当局在幼儿园闭路电视片段找不到涉事证据提出多种猜测,巧妙设计对白冷讥热讽,结果连提及“硬盘”的帖文也遭删除。有言论更把案件与解放军干部扯上关系,也有网民特别关注该办学团体在出事后不跌反涨的股价。

四、“朝鲜”

朝鲜(朝鲜)去年完成一次核试验和十多次导弹试射,发射了最少23枚导弹。去年3月,在中国两会刚开幕的敏感时期,朝鲜发射四枚导弹;5月“一带一路”高峰会之际,朝鲜再连发三枚导弹。朝鲜核问题、中朝关系、美朝关系怎么走,中国网民随着朝鲜发射的一枚枚导弹看得惊心动魄。

2017年整年,微博网友对朝鲜的军备科技、外交政治、人道问题、金正男案和勒索电脑病毒WannaCry案,都有大篇幅的原创评论。除此之外,究竟中朝会否擦枪走火,或导弹误投中国,都是微博网友热议题目。可是,这些与朝鲜相关的讨论,大多遭到新浪微博删除。

五、“低端人口”

踏入冬季,北京大兴区廉价公寓火灾造成19人死、8人伤。两日后,北京政府以整治火灾隐患为由,限三日内清拆贫民窟,驱逐行动席卷全城。数以万计外省民工和弱势群体一时被称为“低端人口”,遭暴力逼迁,无家可归。后来,北京市政府否认使用“低端人口”一说,马上删除相关用词的文件。 新浪微博把“人口” 定为关键词,包括“低端人口”、“各端人口”、“DD人口”、“diduan人口”等,几乎见字必删。

网民明显对北京粗暴驱赶民工反应很大,负面留言几乎一面倒洗版。有网友无惧删帖,发帖指证官方曾使用“低端人口”这词汇,又质疑何谓“高端、中端、低端”,直斥该词涉及歧视。有人叹息“北京,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指责当局粗暴执法只反映了管理者的傲慢和无能;更有激动的网友举出红色高棉、苏联屠杀、纳粹屠杀、卢旺达屠杀等历史事件的死亡人数,暗讽中国领导者所为。

图:端传媒设计部

2017年微博删文最严重的日子

我们团队亦同时透过数据分析,按照去年每日被删微博的万分率,计算出“灭声指数”,得出“2017年微博删文最严重的日子”。

2017年微博删文最严重的日子,是7月13日。我们的微博数据显示,当天平均每一万条微博便有38条被删,而那天正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的日子。有网友发放哭脸和蜡烛的图案,半小时多就被转发1702次,最后当然被删除。 第二位是去年年底发生的北京驱赶“低端人口”事件(同期出现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第三位是中共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十九大)。

图:端传媒设计部

中国Big Brother的逻辑?

究竟我们的分析有多大程度反映中国舆论审查的晴雨?这些删帖多大程度反映中国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实际反应?这些被删微博的数据分析,确有助我们推测在中国“最不能说的秘密”,但也有其局限:微博审查系统会自动删除大量关键词,我们的数据并不包含那些从来不见天日的删帖。

另外,从去年被删微博所见,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政治敏感题材外,微博审查系统也主力清除色情及商业类信息,有时连官媒消息或不相关的帖文也见字就删,令被删帖的网友也摸不着头脑。

中国各大微博网站有不同的敏感词、关键词审查标准;处于不同的政治敏感时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审查制度。有部分微博网站为吸引更多用户,言论审查制度倾向宽松。新浪微博在中国网民眼中算是审查最严的微博网站之一,其审查逻辑有一定的代表性。去年新浪微博被北京市网信办处以最高罚款,随后即加征一千名网络监督员,加强检举网路“违法”信息。新浪微博刊出的招聘公告,明示前线审查员每月需至少检举两百条以上的有害信息,多检举是“政绩”,走漏了或年检举量排尾者则可能饭碗不保。

因此,我们搜集到的新浪微博热门删帖词汇,有多少是中央或地方官员从上而下达的审查命令,有多少是微博审查员根据热门新闻,揣摩中共舆论风向的结果,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傅景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副教授;钟慧敏,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北京冬夜驅「低端」,解決方案為何不反過來?(20171127第258期)

微信关键词过滤:群聊比单聊审查更严,还不告诉你消息被拦了

2016-12-02

加拿大研究报告揭示中国聊天软件微信的审查规律。摄:Wu ChangQing/Imagine China

为进军拥有7亿网民的中国市场,全球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 不惜秘密开发内容审查系统。然而,就算最终被中国政府所接受,Facebook 面对的将是一群审查经验更丰富的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稳居中国大陆社交软件龙头的微信——根据腾讯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微信全球用户数已达到8.5亿。

那么,面对众多用户和海量信息,微信具体是如何进行内容审查的呢?研究中国互联网多年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The Citizen Lab)于11月30日再度发表报告,揭示微信审查系统的运作机制。

由于现行版本的微信要求用户必须在注册时绑定有效手机号,手机号码的所在地就成了筛选审查对象的方法。

报告发现,微信上的关键词过滤只针对用中国大陆手机号注册的用户,但即使用户本人后来更改绑定为境外手机号码(比如出国留学或移民),即其原始中国手机号码已与帐号不再关连,这个帐户也同样会被审查,包括其发布的部分“敏感”内容会遭到屏蔽。

此外,这篇报告的主要发现还包括:

  • 关键词审查不再透明,用户过去会收到具体消息被拦截的通知,但现在没有任何提示;
  • 在群组中被拦截的关键词比两人聊天时更多;
  • 关键词过滤库是动态的,有些过去的敏感词在后来会被取消,但也会因应新的事件增加敏感词;
  • 微信内置浏览器会针对中国用户屏蔽“敏感”网站,境外用户可浏览所有网站,但有关赌博和色情的网站也偶尔会被屏蔽。
(即时通讯中)受众的多少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其数量不断增长,你就拥有了更大的号召力……相比起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多人接触对当局来说风险更大,他们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上街抗议。——公民实验室研究人员 Jason Ng

报告列举了获得上述发现的方法。比如,研究人员在微信上从一个中国用户向一个加拿大用户分别发送了2万6821个关键词(其中包含一些“敏感词”)进行测试,其中只有“法轮功”没有被接收到(但在另一次测试中,“法轮功”也没有被过滤);而在一个3人微信群组中做同样的测试,则有更多的敏感词被拦截。

此外,中国用户在群组中分别发送“六四”、“学生”和“民主运动”,群成员均可以收到;但如果发送同时包含这些词的一句话:“我的生日在六四,我是一名学生,我在读一本关于民主运动的书”,群成员就不会收到,而且微信没有任何关于消息发送失败的提示。

但并不“智能”的微信审查系统有时会出现“漏网之鱼”,比如在上述群组中,中国用户发送“六四纪念馆”会被拦截,但如果写成“今天是六四,我要去纪念馆”,却会莫名其妙地通过。

0 分

国际特赦组织今年10月针对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旗下的即时通讯软件做安全评估,Facebook 旗下的 Messenger 和 WhatsApp 隐私度最高,得到73分;而腾讯旗下的 QQ 和微信则以0分排名末尾。

微信

官方英文: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其面对智能手机使用者,通过用户端提供好友分享文字与图片,也有贴图,并支援分组聊天和语音、影片对讲功能,广播(一对多)讯息,相片/影片共享,位置共享,资讯交流联系,微信支付、理财通,游戏等服务,并有共享串流媒体内容的 Feed 和基于位置的社交外挂模组“摇一摇”、“漂流瓶”,“朋友探测器”和“附近的人”快速新增好友。微信支援多种语言,以及手机数据网络。用户可拍摄相片和增加装饰艺术滤镜,字幕,传送到个人相片记录档,并发送到“朋友圈”,功能类似 Instagram。用户可在联络人列表中选择联络人,向/从基于云服务的数据备份和取消复原保护用户通讯录数据​​。市场研究公司 On Device 调查显示,微信在中国大陆的市场渗透率达93%。(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公民实验室Quartz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