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城
纪小城

【往事】之李敖

我知道李敖是从“贝塔斯曼书友会”,我知道“贝塔斯曼书友会”是从《读者》杂志插页广告。

那时候我上初中,老师用班费订了几种杂志给同学看,包括《读者》。那年订的杂志中还有一本叫《人之初》的,大概是错当成儒学教诲,结果到手发现是生理卫生,于是班主任说了句“这书不适合你们”,就自己带回家了。

当年我每次拿到新一期的《读者》,都是先看贝塔斯曼的广告,能看上十多分钟,仔细计算折扣,然后才看笑话板块。有时候广告彩页中没有贝塔斯曼的广告,我顿时觉得这届杂志不行。

贝塔斯曼早期为了推广,会对新会员第一次购买两本书给出很大优惠,加上会费、邮费等所有花销,算下来也就相当于书价的四折左右,但是要求会员之后每三个月买一次书,就只有八折了。据说不履行买书义务,还会被随机寄一本书,然后要求补交书费,不过我入了七八次会,从来没遇到过。

为了不让贝塔斯曼知道我是重复入会,我换着用老爸、老妈、爷爷、奶奶、老姨等好多人的名字、电话和单位地址,为我买书。我还曾恬不知耻地向班主任解释这是个“规则漏洞”,换来她一句夸奖:“这智商!”后来贝塔斯曼倒掉了,道德感已经强了一点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很惋惜,也感到惭愧,觉得在推倒贝塔斯曼这事上我也出了一份力。如果贝塔斯曼的数据还在某个服务器上躺着的话,那上面有我的家谱。

在贝塔斯曼上看到李敖的第一本书是《李敖快意恩仇录》,对于还处在青春期的我来说,光看书名就觉得厉害得斧钺钩叉的,立刻决定再入会一次。这本书至今还在我家书架上。

对于很多80后来说,李敖大概都是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作家之一。韩寒中学成名时候也曾说自己文章天下第二,第一是李敖。当然后来他也承认那时候太年少无知了。

对于很多刚刚发育完的80后直男来说,李敖的感情经历也是他的显著特征之一,书中照片他身边的每一个女孩都那么漂亮,实在忍不住要多看好几遍,然后像猥琐的刘邦一样心里暗念“大丈夫当如是也”。

再次接触到李敖的书是《北京法源寺》,腰封上写着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感觉很牛逼的样子。老头自己倒不忌讳,上节目时候公开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就是一个花钱报名就有的东西。不过这话放到粉丝耳里,只会觉得“真性情”,然后更加喜欢。

对于中学时期那个井底之蛙的我来说,购买一套《鲁迅全集》、《李敖大全集》和《二十四史》是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2005年夏天,李敖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分别做了演讲,录了一期“鲁豫有约”。同一时期,我上大三,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电脑,一头扎进互联网的汪洋大海,看到当时最热的还是李敖。在我挥霍时光的大学生涯里,网上能找到有关李敖的新闻报道、访谈节目我几乎都看过;除了“李敖有话说”没有看全,因为他话实在太多了。

后来,我又成长了一点,李敖从一个偶像,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

李敖有很多缺点和局限。他不讳言好色,反而喜欢炫耀自己的性能力和诸多女伴,他对女性的热爱方式放到今天的评价标准自然是足金足两的直男癌,女权大概是他无法理解的观念。他甚至在有家室的情况下曾经带着一位17岁的“女朋友”一起上大小S的节目,这在当代女性以及现在的我看来,自然是非常糟糕的。

李敖在性格上可谓过于爱憎而有时候分得不那么明。尽管作为历史学者而非政治学者,他由于小半辈子受国民党迫害,对蒋家父子深恶痛绝,以至于不太承认蒋经国对台湾走向民主的贡献,甚至进而否定台湾有民主。或许出于对敌人的敌人的好感(纯瞎猜),他也极少对大陆的体制直接发表批判。在大陆演讲期间,他觉得赞扬北洋军阀时期在某些方面的自由和包容,就算批评中共了;念几段毛泽东说不怕批评的语录,就算“举着红旗反红旗”了,实在是自欺欺人。他忽悠台下学生“抱着”共产党要宪法权利,声称不相信中共的宪法是假的,然后宪法改了,他死了。

李敖也憎恶美国,恨得咬牙切齿。在一期“李敖有话说”中,他对于大陆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次屠杀,竟然解释为“任何主权国家中央政府前面的广场都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盘踞不去”,并用美国的麦克阿瑟也曾向退伍老兵开枪作为对比,这是我无法原谅的。

李敖桀骜不驯,却也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他经常吹捧自己年轻时就卓尔不群,面试考官的学问都不如他,陈水扁当年是自己小弟等等;同时,他又喜欢讲自己如何被钱穆赏识,如何与胡适有渊源,尽管胡适日记中并没有提起过他,就好像我现在正在很傻逼地讲我多了解李敖似的。

李敖也有玩世不恭的可爱一面。他去竞选总统搅局,每次拍照抢中间的位置;他仅凭名气当选立法委员,然后对着自己的巨幅照片宣誓(没有被人大释法 DQ[抠鼻]);他在立法院辩论中得不得理都不饶人,使得别人见到他就头疼;他还好讼成性,一生出庭几百次,甚至因为一句玩笑把小S也告上法庭,然后再上节目和解。

李敖还有一份狭义的情怀在。他不想让台湾的“慰安妇”收日本给每人50万新台币的和解金,拍卖自己的100件藏品来填上这笔钱,于国于史于情都算得上是义举了。

再后来,李敖终于变成了一个老人。

他因前列腺癌做了手术,上节目不得不带着尿袋。他开始窝在家里不出屋,从擦地板中感受生活的平静。他排斥互联网,尽管注册了微博 @哈囉李敖,自己手写让别人代发,说的却也还是原来那些旧事。2015年,李敖做客柯文哲的军师姚立明的节目,对“太阳花运动”大加批判,却被姚立明屡屡纠正解释,可见「李敖大师」并不十分了解台湾年轻人的诉求,他已经落伍了。

2016年,陈鲁豫又做了一期关于李敖的节目,提起09年那次在李敖书房专访结束时,李敖就曾作出「来生再见」的表示,当时节目组的编导都觉得伤感。李敖说:“因为真的是。因为我们这个年纪不可测,……我最近都不好,我腿变得没有力量了,脑部好像也长了什么东西,心脏刚刚通过水管,就查有没有那个,要不要装支架……”

接着,陈鲁豫问起对往事的回忆,李敖又说出了他曾无数次说过的那些事,关键词包括:“坐牢”、“写作”、“国民党”、“前丈母娘”、“女朋友”、“朋友”、“出卖”、“战士”、“台湾”、“民主”、“假的”、“自由中国”、“雷震”、“胡适”、“南京”、”真话“……这些大概就是他一生的注脚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