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今晚十點,在線問答:為什麼台灣經濟轉型如此困難?

今晚10點 Matters 「在線問答」的主講人是在加拿大約克大學任職的 @沈榮欽 老師。他在 Matters 的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一個「對企業與市場感到興致盎然」的學者。

我是從台灣網路媒體《上報》的專欄知道沈老師的,並且立刻成為他專欄的忠實讀者。(然後就冒昧的在臉書上找到他的臉書帳號,擅自送出好友邀請。)

沈老師的專欄文章吸引人之處在於,篇幅雖長、但層次邏輯清楚,引用學術理論與著作、但又能白話說明這些學理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從內容主題來看,他的專欄多數聚焦在「公司治理、企業競爭、經濟法規、跨國企業、金融運作」等領域,而這類從資本、企業、市場等角度切入的商業領域知識,可能正好是台灣言論市場中缺乏的。

我身邊有些參加社會運動(也許可以稱為「左派」?)的朋友,對於「資本、企業、市場」不知為何總有下意識的反感,但在現今的世界上,資本、企業、市場可能才是日常影響世界最劇烈的力量。在他的專欄文章中,多是從經濟學、管理學的角度出發,但和許多「喊著市場自由的鸚鵡」不同的是,其言論仍透露出高度對社會的關懷。對於讀者來說,在為雞蛋爭取「公平正義」的同時,不能不了解這些「高牆」運作的邏輯。

此次邀請沈老師分享的主題是「為什麼台灣經濟轉型如此困難」這個大哉問。他在過去的專欄文章中,也曾針對相關的議題作出分析,例如:

針對「台灣企業為什麼賺這麼少錢」,他不是從常見的論述如「不創新、附加價值低、無法壟斷」等角度切入,而是引用 David Teece 對於「廠商能否從創新獲得回報」此問題提出的三個因素:專用體制(appropriation regime)、產業建築(industry architecture)與互補資產(complementary assets)。

他也曾就一個在台灣「古老」的爭論——台灣市場太小,以台灣與韓國在音樂產業的比較為例,反駁這個「迷思」。韓國在受到1997金融危機重挫後,不像台灣將中國視為「同文同種」的市場,並搭上2005年Youtube此新技術平台興起的時機,以「差異化」的音樂風格加上「出口管理」的策略突圍,形成了當今流行全球的「韓流」。

以台灣這個小國的金融圈問題為引子,他建議從全球格局的跨國投資銀行「高盛統治世界」此陰謀論來看,並引用透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Vitali 等三位學者的研究中,描繪出的4萬多家、橫跨116國的跨國公司之間的所有權關係,顯示這些跨國公司形成了「強連結」的群組,有緊密的「交叉持股」的行為。

除了對大塊的政治、經濟提出分析,他也曾以端傳媒為主題分析媒體的困境,提到「買賣資訊」的困難並非新鮮事,一如已過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 主Kenneth Arrow 曾經在 1962 年就提出了「交易資訊的基本矛盾(fundamental paradox of information)」,指出新聞「邊際效用低」的特性,以及資訊市場在需求與供給兩邊的彈性高低落差等經濟學的角度。

回到「為什麼台灣經濟轉型如此困難」這個問題,相信沈老師絕不會只以「慣老闆」、「市場太小」、「政黨惡鬥」這些粗淺的概念解釋。

今天晚上10點,歡迎一同來向沈榮欽老師提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