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我最近看電影遇到的困境

這週去看了《決勝女王》(Molly's game),片長2h10m,但整部片看下來我完全沒有掏出手機看時間,也就是我真的很投入在電影裡,覺得緊湊、精彩,不覺得冗長。看完之後,我開始很認真的想,我到底為什麼會喜歡這部片?因為最近一年看了不少電影,但看完之後經常覺得「空虛」。

我自己認為,我會感覺到「空虛」的原因大概是如此:

1、首先是選片主題,我最近看的電影有蠻高的比例都是以某個「社會議題」、「社會關懷」為主題的。但是會被拍成電影的社會議題其實沒這麼多種(當然也跟我的資訊來源有關),所以總覺得看來看去,就是那幾種。例如去年台灣算頗成功的《大佛普拉斯》,講的就是階級問題。很多人推崇和稱讚此片,但我自己看完其實沒有太強的情緒,「就是底層的生活啊,我知道他們過得不好,但就是那樣啊......」。

或是去年底在台灣上映的韓片《與神同行》,裡面提到人下地獄後遇到的七個審判關卡,都是以某個「道德標準」來審判死者,這些道德問題都是很「經典」的,例如說謊、殺人,但電影的處理方式一路都是「他雖然說謊了,但他是為了另一個善的目的才做的」,讓我覺得「這算“思辨”嗎?會不會太膚淺了......」例如談到說謊的問題,就會覺得「導演把康德放到哪去了」?

2、其次是「角度」。電影要談論某個社會議題,不管是踩了某個(比較進步的)立場,或是用同時呈現兩極立場的方式來凸顯議題的爭議性,但也如第1點所說的,「論述」就是沒這麼多種,所以還是會覺得看來看去「就是那樣而已」。

3、再來是「情緒」。一部電影,尤其是主流一點的電影,要煽動觀眾的情緒,不外乎愛情、親情、友情這些主題,但可能是我真的很沒血沒淚,所以對這類的情緒都已經免疫了...... 導致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電影看到哭了。最近唯一哭的一次,是上個月看韓片《1987》,講的是韓國民主化運動,讓我哭的不是嚴峻的酷刑、或是受難者家屬的無助,而是電影最後還是呈現了政治改革的「希望」。這大概是最近唯一能觸動我的情緒了吧。

4、還有「電影素養」。我自己沒有深究過關於電影技術的問題,例如畫面、運鏡、配樂、剪接、服裝等等,所以這類的角度,通常都是我女朋友在看完電影之後跟我解釋,但我其實也沒有太多想法可以回應她。

再來是,我自己覺得我為什麼會喜歡 Molly's game 這部電影:

1、比較基本的理由: Aaron Sorkin 寫的旁白夠犀利,還有劇情本身夠緊湊而且仍然算是個「解謎」的過程(觀眾想知道 Molly 最後到底會不會被關、她到底為什麼會被捲入這個案件)。

2、這部電影讓我「長知識」。所謂的「長知識」,更明確一點的說,是讓我「看到這個世界上,某個我過去不知道的社會運作方式」。例如在這部片裡面:

(以下有雷)(以下有雷)(以下有雷)(以下有雷)(以下有雷)(以下有雷)

(1) 一個年輕滑雪選手在遇到意外之後,如何面對人生的困境(滑雪選手是我不熟悉的職業)

(2) 一個幫老闆顧賭場的年輕女生,如何把老闆的客人通通搶過來(幫老闆顧賭場的年輕女生也是我不熟悉的職業)

(3) 一個開賭場的負責人,如何和「重要的客人」如電影明星維持關係,關係又是如何破裂(賭場的負責人也是我不熟悉的職業)

(4) 一個當過檢察官的律師,如何幫客戶說服負責此案件的檢察官

總的來說,我應該算是一個很喜歡「類型片」的人吧,因為「類型片」的主題通常就是聚焦在某個職業身份,而如果這個職業身份是我原本不熟悉的,那電影中解釋「那個世界的運作方式」時,就會讓人有長知識的感覺。

不過,關於「類型片」,我自己也有一些比較不好的經驗。

例如最近幾年因為台灣的社會運動風潮,有許多本土電影和電視劇都會提到社會運動的場景(例如:太陽的孩子、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但作為一個參與過社會運動的人,很常覺得「這段實在是把社會運動描繪得太單薄了」、「導演是覺得社會運動的參與者都沒腦嗎」、「社會運動在現場跟警察衝突時才不是這樣啊」等等。這背後的原因大概是:劇組團隊事前做的功課夠不夠多、導演自己的立場、電影片長的限制、對於市場的考量(所以只能用比較淺的情緒來煽動觀眾?)吧?

這麼直白的分享自己的經驗覺得好赤裸,希望 @柴路得 可以來幫我把把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