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陈玉玺:西方佛教心理咨询的新视野|野兽荐读

野兽按:2018年9月18日将这篇文章从繁体转为简体,并加以审校,通过微信公号推送分享给内地的书友。有两个朋友在美国那洛巴大学学习过佛教心理咨询,但不知她们后来有从事这个工作吗?在内地,这个专业还是非常新颖的。我本人是喜欢台湾的译名(谘商)胜于大陆的译名(咨询)的,一个有商有量,一个治病模式。

西方佛教心理咨询的新视野

撰文:陈玉玺

一、西方心理症的文化背景与佛法的对治

1.1西方以自我和个人为中心的竞争文化导致自贬、自憎及「低自尊」(low self-esteem),成为忧鬱症等精神官能症犯滥的一大原因。心理治疗学者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说:「喇嘛听到很多西方人都苦于低自尊时,就甚表惊讶,因为西藏文化中没有自恨或自我轻视的概念。喇嘛把这(西方人的低自尊)形容为『缺乏自爱』或『自我轻视』」。他认为佛法的无我和空性智慧是疗癒低自尊的解药,因为这种智慧能培养自爱,使人能无条件地接纳自我。(高曼编,李孟浩译,《情绪疗癒》,页215-216)

1.2西方佛教心理谘商注重开发人的「根本之善与健全」(basic goodness,相当于佛性)的潜能作为疗癒力量,首先帮助案主发现内在的慈悲潜力来接纳自我的阴暗面及心理/情绪问题,学习自尊自爱,才能爱他人;在展现爱心的同时,喜悦的内在源泉也会涌现出来。爱心和喜悦是对治各种心理/情绪症状的良药。

1.3西方主流医学的「医疗模式」(medical model)注重消除病痛,佛教心理治疗与谘商则注重接纳病痛。根据佛教心理学的洞见,无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症状,一般人总是错误地认同有一个「我」在承受病痛,因而生起负面的观念评判以及瞋斥、抗拒、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这种由「我执」所衍生的观念及情绪的介入会导致精神苦恼,使本来可以忍受的身心症状变成难以忍受,也使得病情愈趋严重。

案主若能改以开放的心灵和接纳的态度,对自己的心理/情绪症状保持清明的觉照而不作观念上的评判,因而不再生起上述的负面情绪反应,自然会从「根本之善与健全」的源头涌现解脱智慧及自我疗癒的力量。这种「接纳模式」主要是藉由原始佛法的正念禅观训练,培养正念觉照力及平等心,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心理谘商上,帮助案主认知以上的佛教心理学原理,纠正一般人动辄生起观念评判及贪瞋爱憎的习性,乃是踏足疗癒的第一步。

二、西方佛教疗癒与谘商的几个面向

2.1 禅修实践

2.1.1藉由正确的禅定和禅观培养正念观照的力量,像明镜一般如实观察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而不作评判(non-judgmental),因而不再生起瞋斥(抗拒/不愿接纳)、自贬、自憎等负面情绪反应,由此培养平等心、自爱及自我接纳的心量,作为疗癒的力量来源。

2.1.2由禅修所培养的定力及慧力能深入潜意识去接触「根本之善与健全」的源头,从而启发慈悲爱心、喜悦、安详、和谐、平静、轻安等有益健康的正面心态及精神品质。

2.2 觉性的开发

2.2.1以佛法的慧见作为心理谘商的蓝本,辅以禅修、慈心回向(把禅修所得的爱心和喜悦分享于他人)、祈愿(为自己及他人祈福)、同理宽恕、助人利他的慈善活动等等实践面的行持。

2.2.2 这方面的佛教谘商代表人物包括:(1)莎兹堡(Sharon Salzberg),南传佛法禅修女教师,注重慈悲爱心的开发,代表著作为Loving-kindness: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慈悲爱心:幸福安乐的革命性艺术);(2)康菲德(Jack Kornfield),心理学者兼谘商治疗师,曾在泰国追随阿姜查大师出家苦修七年,对南传佛理及人类的心理问题有深刻洞见,主要著作包括(中译本)《心灵幽径》、《原谅的禅修》、《狂喜之后》等;(3)佩玛·丘卓(Pema Chodron),禅修教师,藏传佛教大师创巴仁波切的女弟子,她的很多著作都有中文翻译,包括《当生命陷落时》(When Things fall Apart)、《不逃避的智慧》(The Wisdom of No Escape)等。

(4)威尔伍德(John Welwood),心理学者及藏传金刚乘修行者,开创「觉醒心理学」,代表著作为《觉醒风》(台湾中译名,原书名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5) 布雷吉尔(David Brazier),佛教心理谘商学者,对佛性和慈悲的疗癒力量有深刻洞见,主要著作包括Zen Therapy(禅佛疗法)。

2.2.3 正念减压疗法(meditation-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以原始佛法的正念禅原理为依据,结合西方心理治疗学,发展出一套舒解心理/情绪症状的治疗法。主要开创者为卡巴金(John Kabat-Zinn)。

2.2.4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日本心理治疗学者森田正马根据禅宗及道家自然无为的哲理,建立一套治疗理论及疗程,强调把心理/情绪症状视为自然现象,以平常心看待,一切顺其自然,回归人及万物的自然本性,破除主观意志想要对抗和逃离病痛的「恶智」(观念执著),练习无条件地接纳一切,才是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

三、莎兹堡的爱心疗癒

3.1佛陀教导慈悲爱心(巴利文metta,英译loving-kindness,汉传佛教译为「慈」)是最坚强的精神力量,能克服贪欲、愤怒、憎恨、敌意、嫉妒、恐惧等负面情绪,也是对治心理/情绪症状的最佳解药;爱心跟喜悦、幸福快乐等正面精神品质是互相连结的。

【案例】美国心理学界曾对某养老院作过分组研究,结果发现:细心照顾植物的老人比较健康长寿、头脑灵敏、快活,并且更关心他人和社群。(pp.33-34)

3.2 慈悲爱心必须从自爱做起,爱心修习的第一步是「对自己友爱」(befriending self)。首先应从佛法的修习了解自己拥有爱和慈善的无限潜能以及「自性光明」(natural radiance/primordial radiance,即吾人自心的本性是清淨光明而不被贪瞋痴等客尘所障碍和染污),从而信解自己是「值得爱的」。如此对佛法法义的了解可帮助人们初步克服自卑、自贬、自恨的负面心态,开始接纳和尊重自己。

其次,透过正念禅修及慈心观的禅修锻炼平等心,即如实地观察自己的病痛、人格缺陷或阴暗面而不作负面评判、不生起自我瞋斥的习性反应,培养无条件接纳自我、对自己友爱的智慧和慈悲。能自爱才能真正爱他人。

3.3 莎兹堡引述佛陀说:〝You can search throughout the universe for someone who is more deserving of your love and affection than you are yourself, and that person is not to be found anywhere. You yourself, as much as anybody in the entire universe, deserve your love and affection. 〞(p.25)

3.4 慈心观的禅修

3.4.1忆念爱心善行:轻闭眼睛,静心回忆自己的爱心善行,例如:我曾帮助过需要帮助的某人/当我面对金钱、女色等诱惑时,我选择了保持自制自爱/当我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差点恶言相向,但我克制了自己,没有这样做/我曾原谅某人对我的冒犯(或伤害)/我曾拯救过一只受伤的动物……。这类爱心善行的实践及回忆能带给我们喜悦和快乐,而喜悦和快乐又会反过来增长慈悲爱心,形成一个互相加强的良性循环。

3.4.2爱心回向:禅修后内心充满安详平静和喜悦时,把爱心及欢喜心分享给亲友、需要帮助的人、敌人(即曾经伤害我或跟我过不去的人)和一切众生。爱心和欢喜心乃来自同一源头──「根本之善与健全」(basic goodness,相当于佛性),此源头是无限的,爱心和欢喜心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回向(分享)给一切众生,包括敌人及我们不认识的人。

修行的功德(慈悲爱心、欢喜心等)回向愈多,功德也愈增长,因为当我们回向功德时,我们接触到那无限的源头。再者,慈悲爱心与欢喜心互相加强,付出的爱心愈多,所获得的喜悦和快乐也愈多,身心疗癒的力量由此产生。

3.4.3为自己和他人祈愿:轻闭眼睛,念诵以下祈愿文:「愿我心中充满安详平静和喜悦,愿我有足够的爱心接纳自己和他人。愿一切众生远离灾厄和苦难,享有内心的安详和谐、幸福快乐、喜悦和身心安康…….」

四、康菲尔德、伍伟德与歌德斯坦的洞见

4.1禅修帮助我们看清负面情绪的空性本质,将其转化为对无我空性的觉察,使身心烦恼脱落;活在当下的体验能消除情绪困扰并接纳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增强内在的力量,把心理障碍转化为个人成长的机会。(伟伍德)

4.2藉由禅观的力量,学习跟负面情绪做朋友(befriending it),留下空间让它存在(make a space and let it be),或让它自己跑掉(let it go);学习接纳一切处境而不生起瞋斥和抗拒。这种心量乃来自「友爱」(巴利文metta,梵文maitrey,汉传佛教译为「慈」)的延伸。(伍伟德)

4.3勇敢而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创伤、悲痛和阴暗面,不批判、不逃避,只是深入地去感受生命的真实脉动,用慈悲爱心包扎伤口,你将会变成浴火重生的凤凰,使生命具有深度、爱和光辉。(康菲德)

4.4原谅的禅修:

4.4.1在禅修中培养安详、平静、和谐、喜悦和爱心,作为宽恕他人的资粮。

4.4.2在禅修后把安详、喜悦和爱心回向给曾经伤害或冒犯你的人,并表达同理宽恕的善心。

4.4.3宽恕祈愿文:「我不愿让怨恨残留在心中来伤害自己,所以我要原谅你对我的伤害。我把爱心和宽恕的善心回向给你,祈愿你拥有内心的安详、平静与和谐,从今以后不要再伤害任何人……」


五、康菲德与歌德斯坦的洞见

康氏与另一位杰出的佛教心理学者歌德斯坦(Joseph Goldstein)合著的Seeking the Heart of Wisdom(追寻智慧之心)一书中,有不少跟佛教谘商相关的慧见,介绍如下:

5.1业力的现世轮回:一般人遭受病痛、挫败或其他逆境时,总会生起瞋斥(包括憎恨、抗拒、不愿接纳、逃避、恐惧等)的习性反应(conditioned reaction),佛法认为这是具有破坏性的业力(karma),会在潜意识里残留不好的业果(karmic results),而这种业果又会变成影响未来行为的「种子」,使人更容易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从而招感苦的果报。这是现世的业力因果轮回(cycle of karmic conditioning)。

对治的方法是藉由禅修培养正念观照的定力和慧力,以开放的、清明觉知的心接纳一切处境和情绪,不再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这就是平等心(equanimity),平等心即是清淨心和解脱自在的心,能创造健康美好的「业」(wholesome karma),带来幸福快乐的果报。(该书页154)

5.2破除虚妄的自我意识:人类虚妄地以为有一个(与众生万物)分离的「自我」(separate self),因而产生「不完整感」(a sense of incompletion),需要不断向外追求别人的爱、赞美和肯定,使自我感到满足。

当这个(自以为)孤立不全的「自我」受到威胁或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生起愤怒、敌意、憎恨等情绪反应;人类的贪欲、恐惧、执著、悲痛等等负面的精神品质也都起因于这种孤立不全的自我意识的幻觉。

必须按照佛陀的教导,开发禅观的智慧,看清无我(insubstantial,即无实体)、无常(impermanent)、无乐(unsatisfactory)的生命本质,突破那虚妄不实的自我意识,就能重获一份完整感,跟他人和世界重建亲密的连结,使我们的真实本性自然而美妙地呈现,慈悲爱心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该书页184-185)

5.3 正念(mindfulness)的力量:当遭遇逆境而陷入恐慌或悲痛时,只要保持正念观照,心很快就能恢复平衡和平稳。修习正念的学生应该透过直接体验(direct experience)把正念带入这种精神困境,以便能欣赏正念确实具有帮助我们的心重获平衡及安详平静的力量(页77-78)。

当我们的心被淫欲或其他贪欲所纠缠而感受苦恼时,应了解佛陀的教示,即贪爱执著乃是以乐受为缘而生起的(conditioned by feelings of pleasantness,即「受缘爱,爱缘取」),细心觉察那快乐的感受,看清是乐受引起贪爱执著的真相,这时贪爱的心底下就会出现一个可供你选择的空间,让你的心有脱钩(unhooking)的机会。应学习把乐受以及引起乐受的事物当作正念观照的所缘,而不是贪爱执取的对象。(页162)

六、佩玛·丘卓的「不逃避的智慧」

6.1人生常常遭遇生命陷落的绝境或各种逆境(例如因亲人亡故而陷入无依无靠的境地,又如丘卓亲爱的丈夫因外遇而突然要求离婚),这时人们总是想要逃避、抗拒,或设法挽回感情,重新拾回个人尊严或安全感,等等。但丘卓认为这样做无法根本解决生命苦恼的问题,她教导「不逃避的智慧」(wisdom of no escape),要勇敢面对逆境及其所带来的悲痛或恐惧。当你愿意全然接纳破碎的心、恐惧、绝望、病痛等负面事物时,真正的觉醒之路就为你打开。

6.2她说:「生命陷落既是一项考验,也是一种治疗。」【案例】丘卓的一位朋友得了爱滋病,面临死亡的威胁,起初很害怕,后来学会了放下恐惧,当他愿意接纳这致命的疾病和死亡时,人生就充满了意义,生命中的每一刻和每个人都变成很珍贵。(《当生命陷落时》,页40)

6.3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有太多的「希望」(即求得之心,特别是希求事事都顺我意),以及对生命及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会结束的恐惧。生命终会结束(死亡),美好事物也有终结的一天,这是人生的真相,但人们害怕看到这真相,生命因而变得不真实,就会有恐惧和种种烦恼。修行人如果不能改变这种心态,如何能达致觉醒和解脱呢?因此丘卓教导放下「希望」,全然接纳死亡、恐惧及各种不如意的事物,才能得到根本解脱。

6.4不必努力去对治恐惧或其他负面情绪,只要学习面对和接纳即可。【案例】某修行人在演讲时,谈到他六十年代到印度去拜师修行,一心想要克服愤怒、淫欲和恐惧,但老师教他不要这么努力,安排他到山下的一间茅屋打坐。晚上点蜡烛打坐时听到一条大蛇在屋子里发出声音,在他面前晃动,他非常害怕,一直坐着不敢动,也不敢睡觉。整个晚上屋子里只有他、蛇和恐惧。

当天亮时,他突然哭了起来,不是因为绝望,而是他的心终于柔软了──完全放下恐惧,不再抗拒,全心全意地接纳了恐惧,连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也能接纳了,这时他的生命就获得了真正的转化。他最后说,亲近恐惧使他自己的「戏码」完全崩解,他周遭的世界也彻底了结了。(《当生命陷落时》,页32-33)

6.5灵性的旅程非关天国,也不是要到达某个美妙的地方;如果以为修行能帮你找到永久的快乐,逃避生命的痛苦,那你就会有痛苦,这样的修行也不会有进境。修行者要准备接近心中的妖魔鬼怪,勇敢面对那些深埋于潜意识里的创伤、悲痛和恐惧,学习接纳它们。当你学会接纳一切逆境的智慧时,你就能享有真正的内在自由和安乐。

6.6丘卓说:〝Open your heart to accept all people, all situations and all emotions.〞(打开你的心去接纳一切人、一切处境和一切情绪)。

6.7丘卓讲述以下的故事来说明勇敢面对恐惧和内心的阴暗事物,才是根本的疗癒之道:她的上师创巴仁波切有一次带侍从去参访一间寺庙,大门口有一只狗向他们狂吠,他们避开它进入大门,不料狗却挣断锁链冲过来,侍从们吓得惊叫起来。这时仁波切冷静地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向狗冲过去,那只狗似乎感到非常意外,突然停下来,夹着尾巴跑走了。(页49)

6.8西藏瑜伽行者玛奇拉卓的修行法是以慈悲对待恶魔,她说西藏传统不驱魔,而是以慈悲相待。师徒相传的教导是:「接近自己厌恶的东西,帮助你自认为不愿去帮助的人,到你害怕的地方去修行。」(页192)

6.9解脱如果是可能的,那一定是在当下,如果你幻想未来能得解脱,那就得不到解脱;当下即是解脱的时刻。(页223)

6.10创巴仁波切说:「从我们困惑的心中所生起的一切现象(贪瞋痴习性、不愉快的感受等),都可视为解脱之道,凡事都行得通。这是无惧的宣言,如狮子吼。」(页224)

6.11贪瞋痴的背后即是本觉,只要你不再喋喋不休(不再评判、起分别心),本觉就呈现。一旦触及本觉的广大空间,它就遍布一切,就一直扩展,甚至扩展到恐惧中,到观念的执著中,而这一切都显现出如幻的本质(空性)。【比较: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何者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闻下大悟。】

6.12勇敢面对你所恐惧的事物,慈悲就展现出来。不要想终止痛苦或不安全感,要勇敢面对和接纳它们,无所依恃。

6.13若要对他人慈悲,应先对自己慈悲。若想要关心那些陷入恐惧、愤怒、憎恨、嫉妒、自私贪婪的人,必须先面对自己的类似问题,面对你发现这问题时的痛苦,学习用温柔的心接纳它们,不要逃避。(页154)

6.14西藏佛教的施受法:

6.14.1方法:运用观想法把别人的病痛或精神痛苦吸进来,以慈悲的力量把它转化为清淨光明的能量,再回施给对方。对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加以转化。你可以祈求诸佛菩萨(尤其是药师佛)的慈悲力和威德力的加持来帮助你转化。

6.14.2施受法能助你克服恐惧和痛苦,消除心中的紧张压力,唤醒与生俱来的慈悲心。(页154)

6.14.3施受法逆转了我们避苦趋乐的习性,我们在施受法中解除了自私这个存在已久的心理模式,开始感受到对已对人的爱,开始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施受法能唤醒我们的慈悲心,为我们带来宽广的实相观(领悟空性的智慧),带领我们进入无限广大的空性。(页155)

6.14.4施行施受法,慈悲心会逐渐扩展,愈能面对以前不能面对的问题。(页158)

6.14.5从练习不抗拒的禅修开始,对令人痛苦和厌恶的事物不要起心动念去消除,而是吸进来,跟它完全连结,并祈愿众生免于痛苦;再呼出去,释放出广大的空间…把所有事情视为智慧的示现,不要推开痛苦,而是把它吸进来,加以转化。

七、布雷吉尔的禅佛疗法

7.1佛教认为精神官能症乃根源于「追求私欲」(self-seeking)的心态,对治的方法是运用佛性的无我智慧和慈悲来解除自我的桎梏(de-conditioning ourselves)。

7.2西方人本心理学所提出的「(内在潜能的)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是心理治疗的一股强大力量,它促使治疗师摆脱狭窄的心理机械论的窠臼,开始重视人性的潜能。这个「实现倾向」的理念确实是受到佛教佛性观的影响(Zen Therapy,p.35),然而佛性论乃是着眼于「超越自我」(self-transcendence),而不只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对照之下,西方人本心理学的「实现倾向」却是立基于「自我」的概念。

佛教心理治疗必须建立在以下的原则上面:我们的内在有一种回归「原初和谐」(primordial harmony)的深沉渴望,即渴望摆脱小我的执著去跟他人及世界建立亲密连结,跟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佛性的呼唤,也是心理治疗的根本药方。

7.3无条件地付出慈悲爱心去帮助他人或照顾宠物和环境,能产生明显的疗癒效果。【案例】案主Joe是一位酗酒成瘾的老人,生活十分懒散、邋遢,连三餐都不好好吃,却天天喝酒来麻醉自己,家人已有很多年不再理睬他。社福及医疗人员都认为他已无可救药,一度考虑把他送进精神病院;然而社福机构所资助的心理治疗师发现Joe有一个优点:他养了一只狗,每天喂它,关爱牠,这是他生命中最正面的事情,对狗的爱心给了他活下去的意义,但近来狗的健康不大好。

于是治疗师改变治疗策略,交给他好好照顾狗的责任,包括定期带狗去看医生,给它吃药、喂食和运动。治疗师不久就发现Joe的身心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开始好好吃三餐和整理家务了,他的进步是如此之大,以致治疗师评估不必住精神病院了。(Zen Therapy,pp.197-198)

7.4这个案例显示,宠物治疗的重点不在于宠物的陪伴,而在于案主照顾宠物的爱心和责任心给了他(她)生活的意义,使他(她)感到快乐。这个治疗原理是受到佛法的启发,即慈悲爱心的付出是克服贪爱、瞋恨、恐惧、精神空虚、无意义感等负面情绪和心态的良药。布雷吉尔强调慈悲爱心是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我们回归「原初的和谐」(primordial harmony)与一体感。

7.5撇开心理治疗不谈,从佛法解脱道来看,慈悲爱心的付出不仅是要帮助他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救苦救难和疗癒精神官能症),更重要的是以真纯的爱心启发被帮助者的佛性和爱心,使他(她)们也拥有一份爱心去帮助别人,并且靠着这份爱心的发挥使自己的精神更健全,更能享有幸福安乐。布氏特别提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大爱不但是对我们的受苦作出回应,而且要「帮助我们找到我们内在的大悲心」(great compassion in ourselves)。(Zen Therapy,p.193)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