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超个人心理学的内涵与洞见|《野兽爱智慧》

撰文:野兽爱智慧

这是心灵自由号写作营第一期的第四篇作业



陈玉玺教授是我非常欣赏的学人,在佛教心理学这个领域,他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最有学养的一位。他有一个他的儿子为他创立的个人网站:陈玉玺教授佛教心理学选集,是他多年发布的相关文章。不过由于他使用的是繁体字的缘故,内地读者读起来会有些辛劳,后来我就把一些文章转换成简体字,并加以审校,在微信公号上推送给诸位内地书友,做了一些价值的传递工作,也算是参与了法布施的志业中。

如今微信公号受网信办新规所限,想来会越来越没有自由。好在2月22日在网络上溜达时,发现matters已经开放注册了,刚才注册了一个。并把以前积累的文章和资料都帮到这里来。而且现今都选择在这里写作,短短几天,已经体验到能量的不同。因为不用担心被河蟹攻击,为文就可以自由奔放,完全放飞自我。虽是虚拟空间,却让我品尝到了自由的味道。感谢搭建了这个空间的诸位同仁。

因为我个人养成的习惯就是细读和系统阅读,所以一篇文章都会非常长,而且喜欢附录全文,这是为了那些能翻墙但不知道如何寻找有品质的内地书友,让她们能在这里就能通读。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我以后写作时寻找,我是把我的这个空间当作了我的大脑,云大脑贮藏。我就可以放空脑袋,继续以好奇的心和眼睛看待这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世界,发现它们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的,许多都是人类有意无意建构出来的幻象,但这个幻象非常有迷惑力,比如后极权主义和新极权主义的建构和宣传。

如今读书,就是一个觅到同道而点头赞叹的时期,对我来说,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细读要求读者先搁置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同时细读也是转化自我的方式,因为不急着发言,而是倾听,反而能得作者之精髓。

据汉娜·阿伦特说,瓦尔特·本雅明的理想,是写一部通篇都是引语、精心组合无须附带本文的著作。这样一本著作,将残篇断语从原有的上下文中撕裂开来,以崭新的方式重新安置,从而引语可以互相阐释,在自由无碍的状况中证明它们存在的理由。

我的理想也是如此,从2016年就开始写《野兽爱智慧》系列,通篇都是引语,精心组合,让引语互相诠释,达成一种文本的合作。2019年曾经中断了很长时间,这个三月,疫情当前,重启心灵自由号写作营,开始每日一更,把这本引语之书《野兽爱智慧》继续推进。


今天继续来讲讲我喜爱的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的背景与内涵

超个人心理学指出,宇宙事物皆具主体作用,即事物特有的组织原则和运作原理,结合他缘以创造独特的全新性能。若无主体作用则无宇宙万物的创造和进化,故缘起与主体性是一体两面,不能以前者否定后者。此犹如大乘佛法所说真如本体(超越的主体性)随缘成就世间万法。

学院派心理学否定人的主体作用和自由意志,但是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确认真我主体性是人格健全成长和精神健康的核心动力,也是心理治疗的宝贵资源。如何开发真我主体性所含藏的慈悲爱心与智慧的潜能,乃是佛教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共同关心的课题。

超个人心理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立以来,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面向:一个是与人格心理学相关的面向, 这是心理学泰斗马斯洛(Abraham Maslow)、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原先所带头开拓的超越人本心理学的新领域。

为什么人本心理学需要超越呢?据他们解释,人本心理学的创立本来是为了匡正主流心理学走向科学唯物论、动力论和化约论的流弊,也就是把人的心灵当做物理性和生物性的动力机制,注重机械性的刺激反应和心理病态的研究,而不重视人的主体性,亦即心灵的内在力量和潜能,来作为个人成长、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治疗的原动力。

顾名思义,人本心理学便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强调自由意志、人性尊严、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个人内在力量和潜能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注:自我实现是人本心理学用词,意指个人的生理、心理及感情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生命体的各种潜能就有机会展现,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圆满发展。)

然而到了六十年代后半期,美国社会以自我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自恋文化」愈演愈烈,致使「自爱变成自私,自由变成不负责任,自我肯定变成不顾他人」,使得人本心理学所倡导的「自我价值肯定」和「自我实现」被扭曲,而与马斯洛等学者原先所揭橥的人格健康成长的理念背道而驰。

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马斯洛、罗杰斯等一批学者开始反省人本心理学之不足,而他们对心理学的深入探究及临床经验促使人们发现人类心灵的一项奥秘,即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止于安全感、爱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等个人取向的范围。

更重要的是,人需要超越狭隘的「自我」界限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去实现对他人、群体、社会、生态环境乃至对宇宙等「更大整体」的关怀;去帮助弱势者和苦难者、奉献社会或为公益事业及其他崇高理念和志业献身;去从事灵性修持,开发生命觉醒的慈悲与智慧,或体验个人与众生万物一体的「超个人」意识境界,等等。总而言之,马斯洛等人发现个人具有「超个人」的精神需要。

为什么个人会有「超个人」的需要呢?超个人心理学根据佛教哲理、现代物理学和系统理论作出解释,个人本来就是万物互相联繫、相依共存的宇宙大网络的一部分,与一个更大的整体(大我)密不可分。正如一口口的水井在表面上各自分离,但井底的泉水却汇成一个整体。同样的,小我在意识层面自以为与他人分离对立,但在心灵深处,在潜意识的底层,人人都有打破小我界限,去认同「更大整体」的原初渴望。

这种「超个人」的需求─包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心灵空虚、无意义感、情绪困扰,甚至产生精神病态;事实上,根据超个人心理学及其分支─意义治疗学─的看法,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精神官能症和情绪困扰,究其原因,并不能只归咎于心理挫折、内在冲突、欲望和感情的压抑等个人性质的因素;更根本的原因是「超个人」的心灵需求受挫,导致生命意义的失落、精神价值的沦丧以及意义治疗学所谓的「存在空虚」(existential vacuum)。

因此,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可说是因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在人本心理学的基础上,强调「灵性需求」的重要性,把「灵性潜能的发展」整合于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从「自我实现」进一步「超越自我」,达到「真我实现」(Self-realization),才是真正健全圆满的人格成长。超个人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发展,可说是代表着马斯洛等人本心理学者重建并拓展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努力。

超个人心理学的第二个面向是以著名思想家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为首的「意识心理学」(consciousness psychology)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向来对意识的研究仅限于大脑的一些外显功能,包括知觉、感觉、记忆等;弗洛依德对潜意识的研究虽然卓有贡献,但只限于个人自童年以来经由压抑所形成的「个人潜意识」;荣格将其扩大为人类共有的「集体无(潜)意识」(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超个人心理学则进一步扩大意识研究的领域,大致可分为三个次领域:第一,意识状态(states of consciousness,简称SOC)的多元性、无限性及可转换性,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现代学者格罗夫(Stanislav Grof)等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予以研究,其主要假设是,由于宇宙万物具有内在联繫的一体性,人类所可能体验到的意识状态是无限的,吾人在时空脉络中所拥有的,分别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二元性意识状态,只不过是宇宙万物无限意识状态的其中之一。超常意识(如上帝、诸神及女神世界、个人前世及胎儿意识等)的体验,据说对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具有重要意涵。

第二个次领域是意识系统结构的研究,肯恩·威尔伯等学者综合各种科学理论(如量子论和系统论),论述宇宙结构从次原子到大宇宙,是由无数大小系统层层包摄、互相联繫和整合的层级结构;每个系统都包含它自己的次系统,同时又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次系统。

传统观念把「整体」(whole)与「部分」(part)对立起来,是整体就不能是部分,反之亦然,但根据宇宙系统理论,任何事物本身既是整体又是部分(例如原子结构是一个整体,但同时又是分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分子结构是整体,又是细胞的组成部分;每个细胞是整体,但又是器官和躯体的组成部分),把这两种结构性质结合起来, 得出一个新概念, 叫做「全子」(holon),即在宇宙结构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全」(整体)和「子」(部分)的两种性质;由全子所构筑起来的系统结构叫做「全子结构」(holarchy),它是一个层层包摄、环环相扣的层级整合结构,而这个全子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意识的系统结构,意识与物质及时空都被现代物理学认定为宇宙的根本要素,甚至是比物质和时空更根本的要素。

第三个次领域是意识进化的研究,上述宇宙系统结构是经由进化(evolution)的过程逐步演变而成的,进化的动力并不是达尔文所说的随机、偶然和盲目的势力所促成,而是缘于宇宙整体具有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目的性(telos)和方向性(directionality)(注:这是肯恩·威尔伯的说法;西方不少著名学者,如德日进、柏格森等,则认为宇宙进化的动力来自神性的创造力和活动力,这叫做「创造进化论」;威尔伯不会反对此说,但为了避免神学色彩,他选择比较中性的用词和概念)。

威尔伯又将全子结构的自我超越性诠释为「自主性」(autonomy)和「主体作用」(agency,即subjective function)。 他认为全子结构的进化是按照次原子-原子-分子-单细胞-动植物生命-心智-灵性-神性的顺序进行的,是一个不断向上超越的进程,在此进程中,全子结构的分殊化(differenti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愈来愈复杂和精细,而其意识和智能(intelligence)也愈来愈高。所谓自我超越、目的性和方向性的假设,便是根据这种结构的进化以及意识与智能的提升推论出来的。

就人类的意识进化而言,威尔伯认为早期人类并没有理性以及随理性而与生俱来的高级精神品质,如正义感、同情心、同理心、羞耻心等等,这是「前个人」(pre-personal)、「前理性」(pre-rational )和「前自我」(pre-egoic)的意识发展阶段。随著着人类社群生活的需要和大脑的发达,才逐渐发展出这些高级精神品质,从而进入了「个人」(personal)、「理性」(rational)和「自我」(egoic)的现阶段。

意识研究预测未来的意识进化方向将是「超个人」(transpersonal)、「超理性」(trans-rational)和「超自我」(trans-egoic)的阶段,即人类意识打破个体小我的狭窄界限,提升至众生万物一体的阶段;释迦牟尼、耶稣等诸多东西方圣者的修行成就为这个超越意识阶段的来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据,证明人类意识的进化与超越是有可行性的。

超个人心理学的这两个面向,即人格心理学与意识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意识研究为个人「自我超越」的心灵需求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意识研究阐明了人的生命存在并不只是个体的小我,而是包含小我在内的「大我」(或「更大整体」);个人具有超越自我去关怀大我和认同大我的精神需求,这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前述的「存在空虚」、无意义感、情绪困扰及各种心灵性的精神官能症。

其次,意识研究从宇宙进化的观点辩明了「超个人」的人格提升,或所谓「个人化育」(individuation,即健全圆满人格的育成),不但有可能,而且是宇宙进化的必然方向。这个道理跟佛教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且终将成佛」的说法不谋而合,都是根据宇宙进化的自我超越性、目的性和方向性来立论的。

反过来说,超个人的人格心理学则提供一套由「自我实现」迈向「真我实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人格发展的层面来印证意识进化的理论。与超个人心理学同时开展的「超个人研究」(transpersonal studies)和「超个人运动(transpersonal movement),更期许由意识进化带动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化,以因应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危机。

超个人心理学对「主体性」的洞见

从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研究得出一个新的观点,即宇宙万有的生成和运作不但依靠缘起,也依靠主体性。从宇宙进化的原理来看,人具有主体性(其最高表现为佛性),甚至一根小草都具有主体性,否则它无法经营自己的生命。

主体性与缘起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事实上,佛教讲「因缘和合」是以内因为主,外缘为辅,内因不就是主体性吗?佛教唯识学以阿赖耶识种子为现起宇宙万象的根本因,此种子识的表相是众生的业力习气,其体性则是真如佛性(或如来藏)的超越主体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细胞基因含有高度复杂精妙的程式设计及信息传播系统。

按照传播学的原理,只有「有意识的主体」(指人类和少数动物)才能传播、接收和处理信息,但是现在由于宇宙系统论和意识进化论的揭秘,我们不能不承认一切动植物和所有生态系统都是「有意识的主体」,因为它们都能传播、接收和处理信息。西方自弗洛依德以来的学院派心理学深受科学唯物论典范的影响,为了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性,遂把人当作被动的客体,以机械动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明明白白否定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但是这种不切实际的学风自从六十年代人本心理学兴起以后,已走向式微;著名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弗兰克尔等人,无不极力倡导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作为人格发展和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核心动力。人本心理学派认为自由意志是人格发展的关键力量,人之所以能追求道德和理想,坚持崇高信念,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就是因为人拥有自由意志的潜能。

人本心理学和意义治疗学都发现自由意志是心理治疗和精神健康的宝贵资源,因此心理治疗和咨询辅导的重点,在于把患者视为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而不是被治疗的客体,帮助他们发挥内在的自主力量及自我疗癒的潜能,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抉择一条有意义的道路,并培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这是人格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学的精粹所在。

超个人心理学更进一步,把人的主体性提升为「真我」( true self)。从超个人心理学来看,「真我」并不是玄秘之物,而是根据意识进化的原理确认人具有精神超越的潜能,即从「小我」(ego/ egoic self)的二元意识升至不受我执及二元观念束缚的「无我」智慧,亦即回归一体性的超个人意识。

实修证明「小我」或「观念自我」可以被超越,名为「真我」,此即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没有自我的觉性」(Consciousness without an ego),佛教心理学家威尔伍德(John Welwood)所说的「超越自我的真我」(true self beyond ego),以及现象学家胡塞尔所说的「纯粹意识」(pure consciousness),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心本性或真如佛性。

「真我」无「我」,无人我对立,亦无主客二元分别;真我不以思维和观念认知,而是从本心直接领悟真理(direct knowing)和生起智慧,故无任何观念上的执著罣碍,也不生贪瞋爱憎的习性反应。正如李安德所说,真我不会自我贬抑、自我憎恨,而是以平等无差别的智慧和爱心包容接纳自己和他人。

从佛教心理学来看,一个人之所以能逐渐放下我执,便是因为真我(佛性)的智慧潜能发生作用的缘故,解脱智慧的显现本身便是实践,亦即发自本心的觉悟(而不是理性思维)使修行人得以顿然放下贪瞋爱憎的执著,而放下执著就是解脱智慧的呈现。

换言之,「放下自我」的过程就是真我智慧展现的过程,二者具有同时性,正如黑暗消失就是光明呈现,二者是同一回事,而不是先放下虚妄自我,然后佛性才显现。这个佛教心理学原理有助于釐清一个悬而未决的争议:一方面佛性论者宣称,只要放下我执,佛性自然就会显现;另一方面批评佛性论的学者指摘这种说法是把佛性当做一个本已存在的「实体」,只要把尘埃拂拭干净,这个「实体」就浮现出来;这些学者因而批评佛性论是违反「缘起性空」的「不空」谬说。然而若从佛教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来理解真我主体性的原理,以上争议是没有必要的。

超个人心理学认为「真我」始终在潜意识里保持觉醒状态,只是一般人在意识层面未能察觉,若能把它开发出来,便成为一股精神健全和解脱智慧的源泉,因此佛法和超个人心理学的实践方法都强调建立真我主体性(超个人心理学称为「认同真我」)。

佛教和印度教都有大修行人提问「我是谁?」「主人公在否?」,佛教又以忆念佛名和自我提示「我即是佛」来唤醒真我主体性,以如法修习持戒、布施、忍辱、禅定等六度万行来修正身口意行为,俾能与真我相应,主要是舍离贪瞋爱憎取斥的习性反应,改变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态,涵养慈悲爱心及平等智慧,期能包容接纳自我及他人。

相较之下,超个人心理学的实践方法是区分「意识中枢」(真我主体性)与「意识内容」(见闻觉知的作用及其所认知的对象,以及思维、观念、感情、情绪等精神现象,统称为「意识内容」),前者是永恒不变、屹立不动揺的超越主体,而后者则是无常变化的现象。修行者或案主被教导不要去「认同」后者,而要「认同」前者为真正的「我」。例如不要以为有一个「我」在看、在听、在思考,时时提醒「我(真我)不是我的身体、思想或情绪」,此即「去除认同」(dis-identifying);若能不与小我及「意识内容」认同,「意识中枢」(真我主体性)就会愈来愈显现。

超个人心理治疗与咨询教导案主确信自己拥有「根本之善与健全」(basic goodness,类似真我佛性),能产生自我疗癒的力量;咨询师在与案主对话时,请案主反省「是谁在感受痛苦?」,也就是不要认同有一个「我」在感受痛苦,因为痛苦只是「意识内容」而已,你的「意识中枢」(真我主体性)是跟痛苦无关的。超个人心理治疗与咨询鼓励案主把负面情绪及身心痛苦转化为对真我主体性的觉察,这跟佛法的「无我」空观的修行是一脉相通的。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法都提醒我们:肯定「真我」或佛性,并不是执取佛性「实有」的观念。肯恩·威尔伯在阐释「内在光明」一类的超觉体验时,曾指出这种高级灵性经验并不是「本来存有」(pre-given)的实体,不是「像充分成形的小宝箱埋藏在你的心灵深处,等待显露到表面来」。他说那只是一种「潜能」(potential),存在于人类的潜意识「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遗产。但是当这潜能显现在意识的表层结构时,却带有个人意向和社会文化的成分,亦即经过现实经验及不同语言文化的诠释。

例如基督徒所体验的上帝或耶稣的临在,在佛教则是佛菩萨的示现;必须等到证悟「空」性,才能超离现实经验和不同语言文化的诠释而达致真正的超越主体性。

威尔伯这段论述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一是超个人的主体性(如灵性、佛性、如来藏等)只是潜能,不是我们观念中的实体存有;二是潜能能否实现,或以何种方式实现,端赖因缘条件的配合。潜能是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人类之所以能学习科学、数学、艺术等等,是因为具有这些才能的潜能;动物没有这些潜能,所以学不来。

由此推论,人能体验灵性或成就佛道,也是因为这种超个人的潜能已达到可以实现的意识进化阶段。超个人的潜能不是「实体」,不是「客观存在那里的东西」,故与「缘起」无关;用佛陀的慧语来说,就是「不生、非缘起、无为、无作」。

佛性的实现(成就慈悲智慧或最后成佛)是一个缘起的过程,但佛性作为超越的智慧潜能,则与缘起的概念无涉,如果拿「缘起性空」的公式去套佛性、本觉或如来藏,说它违反缘起性空的义理,这是方法论的谬误和佛法思路的混淆。

之所以发生这种谬误,部分原因是佛教语言的表达方式引起误解。诸如「佛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来清淨」、「回归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之类的语言,被按照字面解读,再以错误解读去抨击所谓的「实体」或「基体」。实际上,各种宗教的语言都使用很多隐喻和象徵的表达方式,基督教的圣经如此,佛教的典籍亦复如此。

研究佛教义理的学者有必要穿透语言的外衣,去审视内在的真正意涵。除通达佛法佛理之外,学人尚须具备超个人心理学、宗教诠释学等现代知识;当研究课题涉及佛性、本觉、如来藏等攸关灵性的命题时,研究者必须拥有「实验」资料作为参照,也就是要亲自体证,或至少尊重开悟圣者的体证,而不可固执所谓「圈外人」的立场,一味倚重头脑的思维和逻辑的推论,才能避免上述的诠释谬误,或沦为隔靴抓痒、言不及义。

西方心理学界对灵性成就也往往缺少正确的了解。威尔伯曾经指出,宗教心理学家荣格在论述人类集体潜意识时,把一些「前个人」(pre-personal)的意识状态,包括古老的(archaic)、神话的(mythic)和魔幻的(magic)的意识世界,当作「超个人意识」,以为它们也具有神圣性和灵性转化功能。反过来说,弗洛依德则把人类历经长期意识进化才发展出来的超个人智慧和高级灵性体验,通通曲解成「前个人」的、童稚的退化意识或所谓「固执性的精神官能症」。

威尔伯指出,世界上很多追求灵性的宗教团体和教派每每缺少正确的知见,以为依靠某种神秘修行就可得到灵性成就;反过来说,学术界每每有人把真正的灵性成就贬抑为精神病态或心智的退化。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研究意识进化的原理,才能对这两种错误倾向给予正确的批判和导正。

2020年3月3日,周二,正月初十,14:12完毕于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