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son
pengson

非典型事物爱好者

疫情下的上班:车更多了,路更堵了

Photo by Maxine yang on Unsplash

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以往不经常开车的人选择自驾出行。根据交通广播某档晚间节目称,目前某些路段晚高峰的车流量相比疫情前增加30%,可以想象,这其中有多少是缺乏驾驶经验的新手司机。车流量增加的后果是许多以往就容易拥堵的路段,早晚高峰的拥堵情况较之从前更加严重了。

我有时候跟同事聊到这个话题,会调侃说:新手太多了,每天都是事故,因此导致堵车。其实发生事故的未必是新手,导致堵车的也未必是事故。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各种各样具体的例子,我看到过并线时发生碰擦的,跟车时发生追尾的,拐弯碰倒电动车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倒霉的驾车人里面不乏变道超车如探囊取物的出租车司机,强行加塞视旁车无无物的各种小轿车司机,时速80以上车距不足一米的神仙车主。我自认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不能及他们万一。所以驾驶技术和车祸概率不一定成正比。

很多所见的车祸都与车距不足有关系,就像上面所说的速度80但是车距不足一米。这样的车距,前车一旦发生紧急制动,后车很容易追尾。但是我见到的大部分司机喜欢这样的短车距,尤其是曾经乘坐过得车租车。在我看来,短车距唯一的好处是拒绝加塞。通常,加塞是一个贬义词,但在很多特殊的路况下,加塞是司机们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比如道路变窄,车道性质变化(直行变只允许变道)。司机们自然不可能冒着违章的风险,所以加塞就难以避免了。我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乐意让出空间给想要加塞的司机,但前提是不能太多,否则也会当前车道的通行。这些问题若想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还是得从道路设计的方向寻找破解的办法。单纯依赖司机们的友好配合是远远不够的。

也有很多加塞并不是这样,而是司机单纯为了抢占更好的位置。比如明明大部分车辆在正常排队左转,某些不想排队的司机会从旁边比较畅通的车道一直开到队伍前面,然后择机加塞。对于这样的行为,我是特别厌恶的。但是有时候却无可奈何,因为选择这样做的司机往往能够大胆的一脚油门冲进来,丝毫不担心发生事故。我却不做不到这样强横,我会担心车子损失,而且对处理事故本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心存畏惧。




虽然很幸运,没有碰上这些令人沮丧的车祸,但是受到的负面影响是真实的。因为一旦出现车祸,就会多少占用道路空间,这直接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车道变得更加拥挤,车辆通行更加缓慢,也更容易出现连锁事故。置身其中的我,必须聚精会神的观察周围的车况,既要防范前车突然刹停,又要警惕旁边车道突然想要并线的车辆。长时间的紧张情绪非常消耗精力。很多时候,当我终于驶离这段路,总会觉得口干舌燥,那是紧张的后遗症。以往,我只会在电脑前思考技术问题后感到这样的不适,那个时候我会喝一口预先准备好的茶水。坐在驾驶位上,当然没有这样惬意的配置,只好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等到车子停在安全的车位上,或者某个路口的红灯前,就可以补充下缺失的水分。

所以现在的早晚高峰,自驾出行越发的令我疲惫。每当我坐上驾驶位开出地下车库,殷勤的智能导航马上就提醒说某某路段已经开始拥堵,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 做好心理预期罢了,因为到处都在堵车,没有现实意义上更好的选择。这就相当于我知道自己参与的项目注定会以失败收场,但是放眼四顾,所有的项目都是一副死相。只有号称具备人工智能的某导航会诱惑地说,备选路线能够节约十几分钟。有一次我实在不甘心总是在老路线上品尝堵车的滋味,于是切换到备选路线,结果在这个路线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我事后反思,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早晚高峰也许从来不会有所谓的更加路线,即便有,也会很快被闻讯而来的“聪明”司机变得水泄不通。因此,对这样的路线切换建议,我觉得听听就好,唯一可能会被撩起来的心思是:希望别的司机会选择切换路线吧,这样老路线上车辆就少一点,我这边的拥堵也会结束的快一点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