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鹏
鹏鹏

记录而已

沉默者的声音 | 播客《打工谈》

声音会帮我们了解,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打工人的明天

—小海

打工人有明天的 

打工人的明天

还是打工 

回看我十八年真实的青春打工经历

坐在车间我真的不知道 

自己到底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制造垃圾 

打工给我的只有一团又一团无限的迷茫

我只有打工 没有生活 

只有衰老、悲伤和失去 

打工人也需要自由 需要爱情 

打工人不是机器人 

打工人也是会疲倦会寂寞的 

为什么现在的大环境是让金钱操控摧残身体

不是让身体感受美好生命呢 

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打工人这三个字 

需要关注打工人背后的东西 

关注他的工作量 

关注她的薪资

关注那求而不得的爱情 

关注她日渐衰老的身体 

关注留守儿童的困境和教育 

关注机械化给身体带来的麻木与空虚 

关注故乡与异乡一年又一年越来越大的撕裂 

一个水深火热的打工人 

也想成为一个敢爱敢恨的自由人


这首诗是一位名叫小海的打工者所写,我在《打工谈》里听见他的声音。他的思维与声音就像他的诗歌一样活跃。

《打工谈》这档播客创立没多久我就关注了,但是我没有时时关注它。它更新的信息消失在我手指滑动的瞬间。过去两年我更关心那些头部播客,那些宏大的、潮流的消息。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主持人的学历普遍比较高,又或是掌握了很大的媒体资源。很多话题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之间的关于爱好的交流,还有一些话题是关于幽暗的历史、角力的政治、宏观的经济与时尚的脱口秀。

这些声音实在太多了,他们的声音已经被听到太多次了。我们需要去听一听沉默者的声音,不只是在公众号的调查新闻里那些被人代写的声音,而是一些未经加工的声音。

图片来源:微博@打工谈

点开《打工谈》的播客,录音质量的参差不齐绝对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滋滋的声音,吵杂的背景声,忽大忽小的音量,这些声音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讲述者的处境。他们在工厂里,在夜间的路边的灯光里,在繁忙工作的间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

因为要独自抚养身在老家的女儿,女骑手狂奔在上海的雨夜。

    包工头送了七个月的快递,因为老板造假账,倒欠公司13万。

    留守在家的儿童,因为没钱就要消失在幼儿园里。

    政策宣传下的职业教育,职校生的沉默、挣扎与乐观。

    在七种生活的缝隙里寻找工作自由的定义。

    在摩天大楼与悲喜魔兽的阴影下,那些陷入绝境的尘肺病人们。

    ……

《打工谈》的主播的大多是还在学校里读书的女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但在大多数时候,《打工谈》里呈现的却是多个世界的碰撞。在别的播客里,处于强势地位的要么是主持人,要么是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唯有在《打工谈》里,处于强势地位往往是打工者们。一方面是主播们刻意为之,她们让打工者尽量完整流畅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另外一方面是打工者经历的真实的、惨痛的过去,这种真实往往让人无从插话。

在《打工谈》里我见到很多熟悉的身影,拍纪录片的蒋能杰、新公民计划、皮村文学小组、范雨素、小海,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我听着那些打工者的声音,想像着他们的经历。伴随着那些声音,我仿佛看到了许多身边人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的在我手机的电话薄里。我只是隐隐约约地听过他们的经历,我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他们的故事,在多数时刻里,我往往只是保持沉默。

图片来源:电影《悲兮魔兽》

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每个层级的打工者都有属于自身的痛苦与烦恼。有的人不小心跌落是从一个较高层级跌到没那么高的,但是有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就要跌进万丈深渊。前者可以自拍一张发上社交媒体呼救一下,后者却可能连身影都看不到了。

最后,让我用小海在《单读》里的文章节选作为结尾:

我们都在这卑微的无力感中颤巍巍地行进,上了大学也没见改变命运,和没上学的人一样,在农村和城市间弃波挣扎。盲目一如既往,疼痛的同时又充满幻想。慢慢地,家从港湾变成了现实的竞技场,看哪一艘船大,哪一艘跑得快。城市倒像是避难所,得以短暂地逃避热烈青春与残酷现实带来的阵痛和麻木。

     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绝望,这都快成了一个拒绝英雄的时代,只有戏子与小丑在运气的舞台上表演着拙劣滑稽的把戏。一些有权势的人,前一刻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后一秒就穿上囚衣成为千夫指。各大选秀节目也疯狂至极、娱乐至死,两亿多一线工人的所思所想难道就由他们代言?那些外表光鲜的欲望,所谓梦想实现就能立刻改变人生的事迹,只会助长错位的思想,让贫穷的更加贫穷,富裕的更肆无忌惮,导演一出出听来让人震惊的人间悲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