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先生
天馬先生

曾任職教師、工程師. 立志寫成為科普、科幻作家, 但每天的文字配額俾哂香港. 現為香港科幻會會長 遊戲及科幻「發燒友」。

平台化的社運如何走更遠

本文是十二月中,明報世紀版 - 迷失於翻譯的泛民及本土 - 網絡下演化的群眾組織的續編,當時寫文原因是希望各種改革力量能互相了解,使用平台派一詞。


在反送中事件發生後,有幸上文的部份觀點蒙朋友錯愛,六月二十三日李立峯教授在明報展釋上文的一個比喻,"大英百科編輯是大台,維基百科編輯(Wikipedia) 是平台"。大英百科的內容由少數專業精英負責編寫,普通人無法參與,維基百科則是所有人共同參與的,沒有人有總編輯的話事權。在平台化組織的反送中抗爭,筆者也試以任何人的身份參與,以上文的觀點去檢討現時的抗爭,再看平台化的社運如何走更遠。


逃犯條例的討論大約在二月開始,條例本質影響深遠,雖然4月28日有十多萬遊行,及涂謹申議員在草案委員會用盡方法減慢條例通,但大眾對阻止這條缺乏咨詢的惡法,還是感對無能為力。


不過,改變由五月中的一連校友串聯署開始。


五月二十四日上午,英皇書院校友發起第一個聯署,四小時後慈幼英文學校發起第二個,因為每間中學發動聯署方法相近(Facebook/Whatsapp 校友群出貼宣傳,用Google Form整聯署表格,及發表聯署人數) ,不同的只有聲明內的部份字眼,行政程序的簡化,造就更多人的參與。因此兩星期內有三百多間,超過15萬人次參與,香港似乎要成立一個聯署局。


聯署除了行政程序簡化,以校友為單位的聯署,能利用社運圈以外的渠道,這有效減低傳訊惡法內容及六月九日遊行的成本。其次,不少校友聯署利用2012年剎停國民校育的通訊網絡,那次成功,喚起香港人一點希望。


在各校聯署發起後,部份聯署的發起人開始有登頭版廣告的念頭,同吳文遠眾籌賣登頭版俾689的睇過程完全不同,689廣告係透過社民連這個大台包辦籌錢,設計,到出版。但聯校登廣告,單係確定每校要用不同名義(部份學校有教職員聯署)﹐會否出聯署數字,每校出多少錢等行政工作已十分麻煩,有賴各種通訊平台,Google Sheet﹐共享儲存空間等簡化行政。發起人們主動列出工作清單初稿,所有人有權修改,主動完成大家贊同的部份。


講出來好似十分完美,但實際運時感覺是十分混亂,有工作重覆做,有工都冇人做,頭版內容、工作清單不停改,但這不是搬龍門?係先出版,再篩選/編輯


抗爭者在六月二十四日圍堵稅務大樓,其實都係"出咗先"﹐可是目的不能有效傳遞給群眾,反而令市民覺得困擾教多,抗爭者在金鐘煲底,連登,Telegram等平台檢討後,在第二日再到現場向群眾講道歉,只有勇於面對外間批評,檢討,認錯,立即改過,才是先出版,再編輯這種特質的精神。同政府講通過咗條例再檢討,但通過前一句不改是兩回事。


雨傘運動時已有不流血,不受傷,不被捕這句個口號,但當然主要目的是恥笑公民抗命者,接受刑責的愚妄,無視他們的目的是在法庭的建制記錄為何要抗命的原因。


來到今天這口號的意義,是提醒參加者保護自己,目的是假使失敗時參與者及平台只要付出低成本甚至免費﹐因為以生命或身體作為抗爭代價,成本對平台或個體實在太高。


不分化,不篤灰,不割蓆,去保持平台最大的包容,人數決定活動,齊上齊落等口號﹐令到平台上的各人有心理準備,接受大量低成本的失敗,保持平台的能量,去爭取未來的成功。


市民透過平台化的行動連結起來,當中蘊含的能量,已經已經暫緩了送中立法,但能量下一步應該爭取什麼呢?真普選,區選?還有,現在的平台化組織,網絡單一致命弱點,有何方法解決呢?


我們嘗試在七月中社區黑警放映,分區的遊行,散落各區的連儂牆共同之處答案。


當開始第一個活動,之後容易複製(一部流動投影機($2000) 做社區放映) ,參加成本低(出來遊行數小時,便箋紙)﹐打破新聞媒體鏡頭限制,把真相拉到面前給更多人了解真相(新聞媒體只會播最激的畫面,活動/或便箋紙的內容99%和平)﹐離開網絡(打破同温層)﹐最重要是參與者可以發展其他可能性(屯門遊行反送中,加上趕色情大媽,或遊行解散後的自發抗爭)。


用UGC 去 Fork the Government﹐在政府外建立體制。


如果用IT界的術語,以上的活動都是一個有效的平台,給使用者自由生產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再由參與者去判斷內容好壞去N次創作。


所以下一步不是決定抗爭內容,而是增加,強化不同的平台,就如當Telegram 公海的管理員被捕,除了營救管理員外,我們發現Telegram 公開群組匿名度不足,群眾便開發出Telegram BigOcean_Bot這些完全匿名的公海﹐給重視匿名的人分享消息,這回應使用者的要求,做就更多人參與,生產內容,決定方向,這不就是體制外的民主制度嗎?


 

當有更多的平台去減低管理成本,便會產生資訊泛濫時,平台要不停演化才可以令所有人能掌握資料的真確性,去達致群體決策時更能平衡所有利害


按以上的方向思考,新增的參與者,未必會習慣處理連登或者telegram 廣播的資訊量,他們會誤信一些假或冇認受性的資訊(如包圍解放軍)。 現時,雖然有求驗傳媒的面書專頁及反送中Fact Check 廣播去核實消息真假,但重覆傳送假訊息的成本很低,這是現有平台未能跟上發展進度,我們是否要有一個搜尋器方便抗爭者找出假消息及相關證據呢?


當資訊泛濫時,除了要處理真假,更重要是使用者能在短時間能找出相關的訊息,一向網絡搜尋消息是跟據議題,地區的連儂牆正填補地區這個維度的空缺,這方向可否強化呢?


平台嵌入到大台(政府) 

平台化的組織是去中心化,相反香港政府是一個傳統單一大台,如要更有效改善香港,大部份意見都是透過選舉,如果只是利用平台眾籌選舉經費,透過各種網上平台,跟隨政綱選擇候選人。不過,這可能改變可能不大,始終議員本身是一個大台。


我們可否把議員變成一個平台呢?甚至跟隨投胎界KOL咁講,施政要跟連登呢?即議員投票,發言的內容要跟隨在平台上共識而決定呢?當然現時未有一個相同的平台,那麼認同平台,群眾決擇的候選人是應該思考,可否把議員津貼的一部份用於發展出平台,去造就一個不單只網上投票,而是凝聚共識的平台?令到議員像這故事一樣❨https://bit.ly/2XQW1rk❩由領導群眾,變成在議會中完全放棄自我,跟隨群眾智慧平台的發言人(Delegation) ?


當Freedom Hong Kong這系列的廣告,令國際社會再次關注香港,明白我們擁抱自由開放的價值是原於香港國際都市的身份,香港這個平台是超越本土。我們可否在之後選舉時行多一步,把這些價值,透過平台化的組織及科技融入議會,發展出一個叫世人驚豔,冇大台的議會呢?


不論民主社會或平台化的組織,人人都是參與者,歡迎各人N次創作以上觀點,正如抗爭時,大家有夢齊齊發。


註1. 以上,的粗體字是完全引用十二月時的文章,再二次創作的。

註2. 六月二十三日明報 "連結 流動 Be water 反修例運動形態和「無大台」的可能性"給李立峯教授援引上文的一個比喻

https://m.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190623/s00005/1561227156669/%E5%91%A8%E6%97%A5%E8%A9%B1%E9%A1%8C-%E9%80%A3%E7%B5%90-%E6%B5%81%E5%8B%95-be-water-%E5%8F%8D%E4%BF%AE%E4%BE%8B%E9%81%8B%E5%8B%95%E5%BD%A2%E6%85%8B%E5%92%8C%E3%80%8C%E7%84%A1%E5%A4%A7%E5%8F%B0%E3%80%8D%E7%9A%84%E5%8F%AF%E8%83%BD%E6%80%A7


註3 明報原文 

https://m.mingpao.com/pns/%e4%bd%9c%e5%ae%b6%e5%b0%88%e6%ac%84/article/20190723/s00018/1563820767918/%e4%b8%96%e7%b4%80-%e4%ba%8c%e5%85%83%e5%b0%8d%e5%9d%90-%e5%b9%b3%e5%8f%b0%e5%8c%96%e7%a4%be%e9%81%8b%e5%a6%82%e4%bd%95%e8%b5%b0%e6%9b%b4%e9%81%a0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