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編
番外編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

如果有天我寫東西,應該怎樣收錢?

【《區塊鏈社會學》讀後思考】

高重建的書,最初買了久久未開,開了才覺相逢恨晚。開書已感受到作者的心力,好似畢生所學煲成一碗,然後未入正題好似有點藥材味飄過來的感覺。

我在想,如果有一日真的要寫東西,我並不想用Patreon。或者說,我不想為自己建立封閉的付費牆。

不是因為我覺得寫文不值得收錢(我是做書的);我絕對認為應該有償,訂閱制亦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我認為逐個逐個地支持,要睇到多元聲音的價錢就會太過高昂。你每個月可以支持到自己睇幾多個Patreon?對比起Facebook入面的百花齊放,一下子少了很多資訊的流通量。

但當有時聽到有聲音說:「做好事(講座、課程、活動、文章⋯),就唔應該收錢啦。」又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做事必須要用時間,做好事隨時要更加用心。以往大家都ride on Facebook做自己想做的事,寫文拍片搞講座,貪它門檻夠低,完全沒有收費門檻,接觸到最多的觀眾,熱鬧而且百花齊放。但因此,漸漸地我們以為很多事情原本就應該是免費的,從寫作、分析、拍片、podcast、講座,都不應該設下價值門檻;不花氣力地按like,已經是唯一的價值呈現。

免費表面上令資訊流通極大化,但問題是「(有心)做創作而沒有人肯定」長遠會更加窒礙具質素知識的產生與傳播。價值的呈現(likes)無法成為回報,結果流向平台(Facebook)本身,用作投放廣告的演算法,將免費使用的觀眾變成給廣告商的商品。價值流失,是消耗創作者的問題。然而很多創作者本身仍然甘心樂意為Facebook供應燃料,因為很現實地,你也需要它提供給你的觀眾,進一步推廣你其他真的是在搵錢的服務或者產品。你可以說一切你情我願,但中間難免犧牲了不少創作價值。特別是,當其他免費做的東西往往質素不高,卻佔著市場(就好像質素低下的免費報紙),令畀錢這件事的門檻又再進一步提升。

於是我轉向思考,價值是否一定要用傳統的貨幣系統、明買明賣來決定。例如以其他行動的意義,代替金錢價值。好像有財經界的朋友免費為朋友補習財經知識,但希望他們首先資助公民社會的朋友;有展覽不設收費,但同樣呼籲用捐款來抵償創作者的付出。其實這些付出都需要有所回應,只是他們都已經將自己的力,捐贈給了其他有需要幫助的朋友。

我們的價值概念極待擴闊,直接畀錢與收錢,只是其中一種呈現方式。不過當然,現實是我們暫時無法取代國家貨幣的地位,它仍然是我們「開飯」的重要依靠。但在「不是立即等錢開飯」的情況下,是不是能夠,努力去做開拓更多對於價值呈現的實驗,在保有流通能力(好像Facebook那樣)之餘,又可以產生價值呢?

因此我在Matters寫作。它正是一個這樣的實驗,任何人都可以上去看文章,但它同時可以提供點讚產生價值的功能,並以加密貨幣LikeCoin之名收取報賞。雖然不是正式的國家貨幣,有區塊鏈在背後backup的Cryptocurrency可能是下一個世代重要的發展動力。現在我看它只像是連鎖店的現金券而已——但會不會有一天,因為一個契機,愈來愈多人認同「連鎖店的現金券」很有價值,甚至用它作為日常的交易工具,打破傳統貨幣的壟斷?

「去中心化」,才是我將會更加在意去思考和鑽研的課題,社會各個領域的去中心化,對於今天香港的高壓處境或許是更加有意思的嘗試。或者當下的思考仍然未成熟,但這一刻的思考結論是,寫文章仍然應該保持開放,思想仍然可以流動,但我正在為未來實驗呈現價值的可能,這就是價值本身。

或者,可能一切的根本,是因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文章可以值得人真金白銀請我喝一杯咖啡,才要搞這麼多甚麼肯定機制,哇哈哈。


最後,這個過程的思考,是大量參考了高重建兄的《區塊鏈社會學》一書。這書實在將區塊鏈作為一種科技應用,完全套入當刻香港處境之中,提供了一個大海給人去想像與延伸,我覺得起碼要看兩次。第一次是大約將整個區塊鏈世界的概念植入腦袋內,而又因為當中實在有太多需要redefine的社會概念(特別是像金錢、國家、價值這些本來沒有什麼懸念的東西),所以看完之後好像給人打了一身,思緒像碎片一樣散在一地,需要第二次的閱讀,重新將這些新概念再重溫和加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