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
AL

閱讀筆記(三)|別再問笨問題了!提升領導技巧,從問出好問題開始

經過數次經驗,我簡單歸納出直接給予建議的缺點:對方無法吸收建議,導致結果不如預期;建議反倒成為框架,限制對方的成長。在一年左右的領導經驗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實有更省力,同時達到更好效果的做法,那就是......

本文為《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少給建議,問對問題,運用教練式領導打造高績效團隊》一書的閱讀筆記。

身為一個新任團隊的領導人,部屬還在熟悉工作的階段,彼此也尚未培養出合作默契,這時候如果遇到部屬無法如期完成交付任務,你會怎麼做呢?

  1. 乾脆自己接手完成,省得麻煩
  2. 確認對方問題點,並且提供建議
  3. 自己手上還有其他重要的事,乾脆交給其他值得信任的部屬

就之前擔任行銷團隊領導人的經驗,若交辦事項屬緊急任務,我會採取第一或第三選項。若交辦事項不緊急,我通常會採取第二個選項:先關心對方遇到的問題點,再結合部屬目前成果,提供一些改善方向。

然而每個人的思維邏輯不同,自己適用的方法,在對方身上不一定適用,因此我總是懷疑所提供的建議,能起到多少正面效果?

但我那時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提供建議,總比什麼都不說來得好。經過數次經驗,我簡單歸納出這種方式的潛在缺點:

  • 部屬無法吸收建議,導致結果不如預期
  • 建議反倒成為框架,限制部屬的成長

在一年左右的領導經驗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實有更省力,且達到更好效果的做法,那就是提出懶惰問題。

攝影師:Katerina Holmes,連結:Pexels

懶惰問題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卻不常問出口,那就是:「我可以怎麼幫助你?/你希望我怎麼做?」

人際關係溝通分析學派提出「卡普曼戲劇三角形」理論,大意是說在任何一段關係中,我們會因為環境因素,下意識扮演以下三種角色中的其中一種: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隨著環境因素轉變,我們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身為領導人,面對他人求助時我們時常扮演拯救者,拯救者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 核心信念:不用爭吵、不必擔心、讓我跳進來接手修復一切
  • 動力來源:這是我的錯/責任,不是你的
  • 好處: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相信自己不可或缺
  • 代價:太愛管閒事,人們拒絕我的幫助,並且創造受害者
  • 卡點:拯救計畫沒能奏效,覺得自己的負擔好重

如同第一篇閱讀筆記所提,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隻建議怪獸。遇到他人求助時,我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拯救者,期待自己是一個「厲害、有用」的人,提出解決方案。然而每個人的思考邏輯都不同,如果只是單方面的給予,未必能切中對方痛點,若建議沒奏效,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透過懶惰問題:「我可以怎麼幫助你?/你希望我怎麼做?」,我們學習避免在第一時間提供解決方案,避免成為自認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的拯救者。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有些人認為:「我可以怎麼幫助你?/你希望我怎麼做?」的問法過於直白,我們可以將此問題稍做修飾,並且融合前兩篇閱讀筆記的概念,改寫成:「你提出的問題很棒,我確實有一些想法可以和你分享,不過在分享前,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當對方給出回應之後,我們可以追問:「太棒了,那你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嗎?」或是「感覺不錯,那現在我能夠怎麼幫助你呢?」

與原本做法最大的差異是,雖然是對方來向我們求助,但懶惰問題將對話的主導權交回對方手上,此做法不僅能夠賦予對方解決問題的信心,也讓我們更加輕鬆!

當然,在問出「我可以怎麼幫助你?/你希望我怎麼做?」之後,如果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別忘了拒絕。

除了拒絕,還有另一種折衷方法是:「你提出的......我可能沒辦法全部幫助你,但......事情,是我可以幫上忙的。」

一起學習教練式領導的方法,不只能減輕的負擔,也能協助對方在思辨中成長:)

攝影師:Moose Photos,連結:Pexels

這是教練式領導系列的第三篇文章~

之後會陸續釋出後幾篇閱讀筆記,如果覺得此文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以及拍手讚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