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湜
司湜

生長於澳門。五行缺木,命定與書紙為伍。土性,卻實際上是個水漾人。水是......

輕聞書香——《改變人生的談話》

文字和語言是內心思想外化後的皮殼,本應力求完善、表裏如一。然而就像小時候玩「傳聲筒遊戲」一樣,無論如何精準記認、如何斟酌修飾,傳達出來的說話總不能全面表達當初想法的含義底蘊,甚至有時候還會違逆心意。有人因為一言,無端引發風波;但也有人因為一句,釋解多年恩怨。說話技巧真的會直接影響生活,乃至人生。身邊也不難發現,因為表達不清而導致的翻車事件。

鄰舍早前發生了一次婆媳間的小風波。話說有一天傍晚,那婆婆一家等待著遲遲未歸的媳婦。當大門打開的時候,婆婆就對著孫子們說:「阿豬,媽媽終於回來啦!」然而這話聽在媳婦耳裏,卻是這樣的一句:「阿豬媽媽,終於回來啦?」身形稍顯肥胖、又精神疲憊的媳婦立馬拉黑了臉。婆婆一臉茫然,媳婦心有芥蒂。自此,本來良好的婆媳關係便有了縫隙。

街坊當中,年紀稍長的女士們,普遍站在婆婆的那一邊,認為媳婦不明就裏隨便生氣,是氣量窄小的表現。但我心底其實明白,這不是媳婦或婆婆的錯,她們雙方都沒有固帶的惡意,只是言者無心,聽者卻聽出言外之意。這都是不良溝通惹來的禍。

資深實用心理學者黃啟團,結集20多年心理諮詢的經驗,寫成了《改變人生的談話》一書,將8大思維框架,54種溝通模式,應用到不同的對話情境中,以解決一般人90%的無效溝通問題。

很多人把「直性子」當成優良品格來厚待,其實這只是將自己沒有說好的話,來一個完美的掩飾,甚至把責任拋給聽者一方。「我只是性子直,沒有那個意思,你不要介意。」這話說出口,如果對方還介意了,便反過來成了對方的錯。產生誤解,還算是小問題,有些時候,把話說錯了可能會變成奪命的一腳,說出口的氣話可能成了無可挽回的遺憾。書中也舉了不少活生生的實際例子。

作者指出,說話是一種技能。既是技能,就可以從學習中不斷尋求進步。會不會說話,與性格無關,每個人都能盡力作為一個發光體而存在,予人溫暖,而非作為黑洞,總給人絕望。他用了「但是」、「同時」、「雖然」來造句,以顯示當中的分別。

  • 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表-現-好] [--------缺------點--------]
  • 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表-----現-----好] [-----缺----點-----]
  • 你今年表現很好,雖然缺點不少。[表---------現-----------好][--缺-點--]

不同的連接詞運用在話語上,會影響下屬對上司評價的理解。不一樣的提問,會影響上司對下屬督促的力度,且看看「為甚麼」、「怎麼做」的例子。

  • 你為甚麼老是遲到? [純屬指責,負面對抗]
  • 想想,要怎麼做才能不遲到? [認同能力,積極思考]

說話得當,能改變事情發展的方向,無論在人際交往上,還是在家庭生活上,亦如是。單線窄路,對頭的兩車互不相讓,你會怎麼說?是「快向後退,你懂不懂禮讓呀!」,還是「這窄路沒點技術退不了,我看只有你做得到。」?大既是後者更容易解決事情吧,對不對?與伴侶產生矛盾了,不想贏了爭吵,卻輸掉關係,就必須致力:積極回應(肯定對方做得好的地方)、給出建議(告訴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預測未來(達成共識,再次出現問題怎麼處理)。

語言也有焦點性,「哪壼不開提哪壼」,談及甚麼字眼就容易想偏到甚麼字眼去,大概因於人的潛意識是無法處理否定詞的。要自己不要想某人,越是刻意,就越是縈繞不去;考試前提自己「不要緊張」,恰恰引發了緊張,說「放輕鬆」,那麼注意力就能投放在「輕鬆」上;說「不要難過」,就只能想到難過的事情上去,要說「長這麼大,甚麼時候最開心?」;孩子算錯題了,不要說「錯了,第三題錯了」,建議說「五道題你做對了四題,真棒,把這第三題改正過來,你就全對了」,這樣,父母就會成為孩子課業輔導,乃至人生指引的發光體。這都是作者精僻的說話建議,書中還有很多其他例子。

閱讀此書,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面對事情上更重視人的感受。如今世界眾多紛爭,都是源於人們對事情本身的太關注,對負面影響的太執著,而不多考慮肇事者的人性感受與正向思考,於是憤恨者始終憤恨難平,難過者一直難過不休。在讚美別人上,可以從事到人,先讚賞某人優秀的行為,再讚賞某人本質的良好;但在批評別人上,應該從人到事,摔碎杯子時先關注孩子有沒有受傷,然後才考慮後續事情該如何處理。

收起利如刀刃的話鋒,多多重視說話的用語和技巧,那麼,摔碎的就永遠只是杯子,可以一隻又一隻買回來的杯子,而不是人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