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惠豐
申惠豐

給下一輪亂世魯蛇的末日備忘錄

為什麼你的課沒人修?

圖片來源:VISUALHUNT

學生對我說:如果老師想讓學生選修這門課,最好在第一堂上課時,就向學生「展示」修完課程所能獲得的「成果」。這句提醒,讓我意識到大學的消費主義已然存在,課程就是「產品」,教室就是展售場,老師扮演著銷售員或代言人的角色,告訴學生(消費者),這堂課能為你提供什麼服務,解決什麼問題,給予什麼體驗--教育即服務,課程即產品、教師即品牌的高教時代來臨了

為什麼學生不努力?

教育究竟是不是商品?大學該不該把學生當成顧客?這個問題有過很多討論,所有的反對意見,基本建立在對教育價值的堅持,因為,當學生被視為顧客,教育就成了一個行銷問題,在這個前提下,無論大學或教授,就必須提供符合「顧客」需求的服務,只是,學生「想要」的東西常常與教育「應該」給予的價值會產生衝突。

社會學家 Emily Fairchild 指出,秉持消費主義態度的學生,會對老師的教學技巧提出有爭議性的要求、他們希望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娛樂性、不希望獲得負面的評價與回饋,更多的是,學生認為付了錢,就應該有所回報,不管他們到底有沒有付出努力。學習這件事,變成一種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而消費主義的學習態度究竟從何而來?有一種說法是,自由市場對大學經營的影響越來越大,校院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強,為了招收學生,大學不得不施展渾身解數,用力的做行銷,買廣告、爭排行、推亮點、搞形象,大學行銷的越用力,學生對高等教育的認知就越加的商品化。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大學打破菁英壟斷後,隨著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教育需求高速增長,致使大學機構產生結構的改變,自由主義、管理主義、公司化、消費主義以及商品化現象,都是由此而來。

但無論哪種說法,關鍵都是同一個:市場。所以,不必懷疑,教育本身就是商品,不單純只是一種高尚的理念或偉大的使命,教育機構也要應對市場競爭,需要行銷,學生就是教育的消費者。

消費主義態度的確改變了大學的某些氛圍,例如教師的教學堅持可能必須與「消費者」的期望做妥協,以滿足學生要求,某個程度上,消費就是一種選擇,消費者付出了成本,就是希望能夠換取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務,這也是為什麼在學生的社群裡,可以看到很多打探教師或課程的評價貼文,這就是一種「消費者評論」,而且影響力不小,你的課有沒有人選,這些評論很有決定性。

但這也不全然是壞事,有許多人認為,這正好促使教師改變教學的實踐,去適應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提供學生發言權,也可讓學習更加的民主化,逼使教師在教學上更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思考。

把學生當客戶, 沒什麼不好

把學生當成客戶,對許多大學老師來說,肯定難以接受,如此一來,教授的權威何在?教育的意義何在?

但,有句話說得好:「只有當學習發生,教育才會發生」,換言之,在大學課堂裡,教授的知識權威,並不表示教育的實踐,愛因斯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是天才學者,物理權威,盛名遠播,但沒有人願意上他的課。

根據愛因斯坦傳記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愛因斯坦並不是一個會啟發學生的老師,他的授課被認為雜亂無章。愛因斯坦在大學,連課都開不成--他是被知識詛咒的人,事實上,很多大學老師都是,他們不懂學生的學習上的迷惘。

教育即服務,知名行銷學者吳愛玲(Irene C L Ng)提出,無論大學認為學生想要什麼,顯然,學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費者,學生在大學體驗消費中的滿意度很重要,因此,當一個機構著手吸引學生時,它需要創造一種真正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教育體驗而大學的核心服務,便是體現於學生的學習體驗中。學習體驗是個複雜的概念,包含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細節暫且不說,總之關鍵的概念是,學習體驗是共同創造出來的。

學生在這個共創過程中,扮演兩個關鍵角色,首先學生是一種生產性資源(productive resource),簡單說就是用來生產商品或服務的東西,這就關乎學生能力品質(人力資源),而此一「資源」越豐富的學生,學習上就越能主動獨立,也越有信心。另一個則是扮演學習滿意度、質量與價值的貢獻者,亦即,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願意付出的努力程度,而在教學中若沒有學生的參與與投入,期望的學習成果便不可能實現。

教書難的地方便是,除了老師的努力外還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責任感,所以學習體驗的創造過程,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困擾老師的,都是學生的學習態度,老師在台上口沫橫飛賣力演出,學生卻在底下放飛自我手機優游,而原因通常在於互動的斷裂。在台灣,我們的老師太在意把課「教完教滿」,但卻很少去思考,教學的「過程」,在這樣的斷裂中,我們的消費者,也就是學生,便無法感受更遑論去參與創造學習的體驗。

學者指出,教育就是一種「體驗管理」應該要關注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體驗,而不只是單純的把課程交付出去,因為學習既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過程,換言之,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接觸,本身既是教學手段也是教學目的。

約翰.考溫(John Cowan)說到,多數的學生在真正開始學習前,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對學習有多重視所以教學的方法與學習過程的互動,對學生態度的轉變,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老師不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這些知識很重要,而是要讓學生也能感受到這些學習很重要,而連結的關鍵,就在於知識交付的方法。

這不是一種單向的傳遞過程,而是互動共建的過程。相關互動研究顯示,服務提供的過程往往比提供了什麼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懂得在教學上與學生創造互動的教師,往往能獲得更高的課程滿意度。

課程設計,請考量學習體驗的四個象限

教育研究告訴我們,學習體驗是享樂式的,但別誤會,「享樂」並不是「娛樂」,享樂更像一種歷程性的感受,相關研究發現,當學生開始建構知識時,會有冒險與快樂的感受,也有專家提到,教學要營造一種歷程感,像聽一個故事或讀一本小說,讓學生不斷想要知道:「後來呢?發生了什麼事?」也像一場行旅,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充滿審美與意外的期待,說這麼多,重點只有一個,好的教學也會照顧到學生的情感層面,比如說信任感、安全感、沉浸感,而這些感受的創造,都無法脫離與學生互動的過程。

根據Brakus等人的定義,一門課程可以被概念化為四種體驗,分別是感官體驗、情感體驗、行為體驗與智力體驗,感官體驗指的是一種感受性,比如說這門課讓學生產生「很棒的經歷」、「有趣的課程」或「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是所謂的感官體驗;而情感體驗,指的是這門課對學生所引發的感性或情緒層面的影響,如這門課讓我「很開心」、要結束了覺得「很傷心」,行為體驗指的是課程所能提供的功利性,如:這門課所學到的知識很有用、老師的教學法很有效,最後是智力體驗,指的是學生在接觸課程產生的學習需求,如課程引發了學習的好奇心、可以推動學生繼續投入此一課程知識的探索。

感性與感官體驗是學生願意參與並推薦教師或課程的重要影響因素而課程的智力體驗,則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態度,換句話說,從理想的角度來看,一門課程好的體驗,要讓學生覺得有趣、值得期待,照顧好學生的情感面,而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或景仰,則來自於教師的教學能否讓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至於行為體驗,則端看學生的學習目的與學習取向。

所以,老師們可以由這四項體驗來檢視一下自己的課程,你的教學有沒有讓學生上的很開心?有沒有讓學生覺得印象深刻?教授的學科知識有沒有讓學生感覺很有用?以及有沒有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果你的課程滿足其中一項,通常還是可以產生一定的好評,但若能達到其中一項,往往其他三項體驗也不會太差。所以老師們在課程設計時,應該將這四個象限列入指標,以合宜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的設計。

我只想說,教學不是單純的訊息傳遞,教師必須有能力讓學習發生,這過程充滿了動態性,一如本文不斷強調,學習體驗是透過互動產生,但我們不必刻意討好學生,因為免除學生的學習責任,並不會產生任何積極效果,互動,或者說一種創造性的互動,才能產生價值與意義,面對新世代的學生,你的課有沒有人修,需要的是與傳統不同的教學思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