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trek
Oasistrek

行山。攝影。寫字。設計

山野在線

每逢假日,各個山頭總是人頭湧湧。大眾蜂擁登山,拍照打卡又Kill 標。下山後,眾人也沒閒著,瞬即轉戰網絡。Facebook的個人頁面和群組,每每是山友登山郊遊的貼文。滑滑手機,盡是一張張的自拍照、風景照、行程紀錄和見聞,嗯嗯,也還夾雜著一些「各位山友早晨」的帖子。各社交媒體上的貼圖、撰文、讚好和留言的氣氛,比行山風氣更為熾熱。

網絡上,人人都儼如傳媒。撥撥手機揮揮指,山友的劣行頓時無所遁形。山野的大小新聞,不一刻便傳遍各個網上平台。

從網上得悉破壞行為,讀者的反應最為直接。尤其是當你發現原來common sense 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common,又或者應有的公德心並非如社會所期待的那麼基本,讀者閱後為之惱火,實是人之常情。然而一輪emoji式的發洩後,高漲的情緒總會引來口誅筆伐,留言盡是一片不堪入目的謾罵、涼薄難聽的粗口穢話,甚至互相攻訐,一片刀光劍影。

網絡上的尖酸言論,常比事件本身還要齷齪。文字間竟能充斥著一片令人窒息的氣氛,只怕事件的發佈者、評論者、被批評者,以至讀者,無一不帶著某程度的負面情緒。

不當行為

雖然在網上發佈的方式和用詞未必一定被大眾所接受,但揭發不當行為實有需要。要知道,不少人對於甚麼是應有之責甚麼是不當行為也搞不明白,何謂合法何謂違法也搞不清楚。這些報道和資訊正好讓公眾作為警惕,以此自省,甚至可激發有意義的討論。惟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即使發佈者無心也無意,事件一經社交網站分享散播,很難不演變為網絡公審,涉事人被「起底」加以狙擊也是常有之事。只是如此一來,大家把心思都放在涉事人身上而非事件本身,焦點也給模糊了。既沒正視問題所在,也無助改善現況。

不少意見認為,個人行為所造成的環境影響遠低於大規模的破壞或發展工程所帶來的禍害,毋需太在意,反應關注在重大的環境議題上。沒錯凡事都不應過份炒作,然而關心此等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並不代表對社會大事視若無睹。重大的環境議題需要關心,但亂丟垃圾這等小事也不容忽視。兩者只是反映不同層面的社會問題:前者揭示現今發展取向和環境政策的缺失,後者則反映一般大眾的心態和個人價值觀,以及環境教育的不足。

行山意外

行山意外的成因眾多,除了關乎行程準備、行山經驗及遇事的應變能力等個人因素外,也有不可控的因素,例如突然的天氣變化。惟傳媒偏好以誇張的標題牽動讀者情緒,報道往往只強調後果,不問前因,又每每將行山意外完全歸咎為個人的問題。

最近某報章記者親自前往飛鵝山自殺崖和獅子山視察,「發現」該地山路險要,漁護署亦豎立了警告牌,但路過的遊人卻懶理告示直行直過,然後便從這樣粗疏的觀察中得出因為行山人士無視警告,所以容易造成意外如此膚淺表面的結論。這類報道未能查找問題的癥結,便先產生了副作用——將行山標籤為高危活動;行走非官方山徑就等於冒險;行山人士都是些不負責任的打卡族。

漁護署於去年初曾列出「郊野公園曾發生致命及嚴重意外的高危地點」,建議行山人士避免前往。可是有關意外的成因又是一一欠奉。到底這些意外是如何發生?是因為地勢險要?是個人疏忽?是天氣突變?是裝備不足?還是因為個人的健康問題導致?除了叫人「唔好去」,可以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資訊給行山人士,讓大家從錯誤中學習嗎?

有關行山安全的報道和資訊雖多,依我看還是搞錯重點了吧。登山者的行為其實是他們身處現時社會所建構的登山環境的反射作用。其背後所牽涉的層面深而廣,而且互為影響,比如行山人士本身對行山活動的理解、行山的類別(郊遊、爬山、溯澗、綑邊等)、行山歷史和演變、山嶺地勢、山徑的分級制度、資訊提供的充足性與準確性、現行管理措施、登山教育、行山態度,以及社會對行山活動的認知和期望等等。你必須要嘗試從這些交錯的脈絡中去了解事件,而不是單憑結果去判斷該以甚麼方法杜絕這些禁止那些。

我們都習慣把意外的責任全推在涉事者身上。寬己嚴人誰不會呢?可世上又有多少個完人,從不犯錯?我曾經準備不足,又自視過高,結果在紅石門迷路,逼得在這邊撥打999,那邊狂按112。可憐我當時電話訊號接收不佳,只得摸黑涉水自尋出路。要是意外在今天發生,報道一出,定會給人「起底」,兼且大加鞭韃。將來即使我作充份準備,若是不幸遇上「純粹的意外」,恐怕都只會冒險自行求生,不敢貿然報警求助,免得給人大造文章,被批評浪費公帑,甚至置救緩人員於危險而不顧。

傳媒和KOL

近年行山活動大行其道,眾多傳媒也來分一杯羹,紛紛以行山資訊爭取曝光率,瘋狂推介「隱世秘境」、「天空之鏡」,更把行山活動改造為潮流玩意。面對同業的競爭,部分媒體索性以量取勝,重量不重質,一切都寄生在覆蓋面和點擊率上。不少媒體更以抄襲的方式提供資訊,撰稿者既沒實地試行的經驗,也忽略了路況、難度或安全等提示,甚至提供錯誤資料(連抄也出錯耶~)。雖然,這些媒體的編輯未能盡責,但卻也不是蠢材,很會見風駛𢃇。風勢稍變,文章標題也跟著由往年的「擁抱大東山芒草海」,換成近年的「做個負責任的賞芒客」,內容亦順應熱門話題翻炒再翻炒,逐年更新逐年推,意欲何為,大家應懂得去判斷。

除了傳媒,有KOL也同樣被指摘消費自然。不過我卻沒聽說過有誰自認是某範疇的KOL或自封達人,倒是給人家強加上去的多。

不管是景點淪陷了又或是發生了行山意外,不少人都會把問題怪罪於一兩家傳媒或所謂的KOL身上。大眾有了簡單清晰的目標,網絡攻勢自然也更具效率。在網上或能「唱衰」一家傳媒,甚至可以殲滅一個KOL,可具一定規模和背景的媒體才不會輕易給幾個貼文幾個留言打倒。縱然消滅得了一個「敵人」,卻也消除不了這片只求點擊率的風氣。整個氣候不變,一雞死了一雞又鳴,換個帳號又冒出頭來了。

雖說要改變大氣候,畢竟沒有靈丹妙藥。但在批評以外,我們絕對可以做得更多。

留意日常瑣事

就狠狠地為那些破壞郊野的事件給個嬲吧。但在情緒沉澱以後,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反省:事件對環境有甚麼影響?問題的根本原因何在?我們自己和身邊的親友也能做好本份嗎?該如何利用自己的社會角色去協助改善現況,避免同類的事件再次發生?這都是值得投入更多時間思考的問題。

這些日常發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一堂活生生的環境教育課。要抱著剝花生的態度去旁觀,還是本著求變的精神去認真思量,全由我們來決定。

關注環境大事

任何環境議題,都非三言兩語便可解釋清楚。畢竟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諸如其歷史背景、社會和社區環境、現行法例和政策、建議措施的可行性,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況且,這個理解的過程的確~極~度~無~趣。比如說那個「土地大辯論」,一個普通市民要認認真真的填那張點心紙的話要花多少時間去了解上面每一個選項的細節和長遠影響?你以為真係飲茶是但剔蝦餃燒賣咁簡單?

或者你會很依賴公眾人物、專家、組織團體,又或官方所歸納出來的意見,但今日的社會太多牛鬼蛇神,所謂的智庫組織不一定睿智,專家的言論也不一定基於專業,民調又可以利用引導性提問或各種古惑招數來影響結果;這邊劉華會叫你去填海,那邊環團斥是倒千億落海。誰是誰非,誰有理誰無理誰歪理當真理,一時三刻也很難說得清楚。

要有效消化龐雜的資訊,正確理解當前的問題,以及當中的爭議、牽涉的利益和長遠影響,才不會被誤導。但一般打工仔嘛,要工作要兼顧家庭又要OT,要花精神時間準確掌握事件絕非易事,同時亦未必有相關的專業背景。故時常留意新聞、時事評論和專欄文章是不二法門。

如果你沒有每天閱報的習慣,那可利用網上服務(例如Google)以關鍵字(例如「郊野」)訂閱相關的新聞,把每天相關的新聞自動發送至你的電郵信箱。要注意的是個人、團體或報章必有其既定的立場、背景和利益關係,但撐政府的未必無理,反對的也不一定偏頗,反之亦然。雖然正反雙方的結論通常南轅北轍,還是要仔細了解各自的論據,其立論又是否基於事實,更不時要參考外國的例子,多加比較和分析。

另外你又可關注一些你信任的保育團體。不少環保團體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在環境監察、研究及推廣教育的工作上,亦不時就公眾關心的議題精心製作「懶人包」深入淺出剖析事件的來龍去脈,又預備「點心紙」般的意見書範本方便公眾向有關當局表達意見。這般周全的服務,不要浪費。

更重要的是,別終日做鍵盤戰士。現時坊間或官方都安排很多與自然環境相關的活動讓公眾參與(不少更是免費的喔~),例如淨灘啦、減廢啦、導賞團啦,還有植樹、農務、修路、展覽、講座、論壇等活動,都可讓你多面向地了解各樣的環境問題、社會現況和不同持份者的看法。這一切都是無法從線上獲取的體驗。

你不需要專業的背景也可以關注,你不需成為專家才可以發聲,但每個人的參與都非常重要,別要到推土機開動一刻才後悔。

以優逐劣,以鼓勵代替批評

媒體提供行山資訊的方式一直為人咎病。縱然傳媒有責任,但它不負責任又如何?你可拿它沒法子。要是你對一些媒體或發佈者的目的和所用的手段很不以為然,無助於解決當前難題,那可怎麼辦?

就以電視節目作個比喻吧。假如市場上充斥著劣質的劇集,A電視台的節目明明糟透爛透,卻仍備受追棒,收視高企。作為B電視台,與其花氣力逐點指出這些節目如何粗製濫造、批評觀眾品味如何差劣,倒不如花心思製作更高質素的電視劇集,提供更佳的選擇,讓觀眾明白何謂優質的節目,從而引導A電視台作出質的改變。

作為精明的觀眾,也別困守在被動的位置上,你有絕對的自由堅拒收看有關節目,拒絕低質和不負責任的內容,引導不成便用逼的:不點擊、不按讚(連嬲也不按~)、不轉發、甚至封鎖有關的資訊來源,連那一丁點post reach都沒收就對了;當然同時亦要以實際行動大力鼓勵優質和用心製作的原創內容。以受眾的身份奪回主導權吧!

提升安全意識

輕微的行山意外,是給我們的警剔;嚴重的傷亡,是給大家的教訓。

無可否認,行山人士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上最大的責任。但是,或許過去的經歷,我還是多多少少能加以體諒。初學者難免疏於準備或思慮不周,難免犯錯。以一點寬容,容下別人的錯處。以過來人的身份善意提醒,總比以「完人」自居站在道德高地去惡意批評更具實效。

不過,也別將我對他們的體諒誤解為罔顧拯救人員的安危。只是說絕對的苛責,不留餘地的批評無濟於事。要是沒能查找問題的根源作出應對,即便引入最嚴苛的機制以期杜絕危險的行為,只會陷入持續發生不幸事件與指摘的循環而已。

如今網上的資訊繁多,這邊有資訊雜燴的內容農場,那邊有嘩眾取寵的標題黨,內容真假莫辨。媒體應具專業操守,但我們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閱讀這些資料,最忌不加思索,照單全收,更不要單憑報道標題來判斷是非。現時很多報道的手法敗壞得只為博取你的一下點擊一個回應來提高營業額和持續控制話語權而已,nothing else。

我說行山啊,切勿依賴一個手機App、一個網站又或一本行山書所提供的資料。資料的比較、分析、過濾、梳理,以及事前的規劃和準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山遠遠不是買支水開個App就去行那麼即興的消遣活動。

還有啊,行山切忌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路線的難度。承認自己不行真的有那麼難嗎?成千上萬座山我都沒能力去爬,那又怎樣?除了你自己,who cares? 容我尖刻的反問幾句:人家去爬狗牙嶺,沒甚麼行山經驗的你非要跟著去爬去打卡不可嗎?不去冒險危站打卡又會為自己帶來不幸嗎?在這裡我必須說「打卡無罪」,你可以負責任地打卡啊。但是人家認為容易爬的也就代表你也有能力了嗎?你知道人家經歷過甚麼嗎?你知道人家訓練了多久嗎?你知道人家事前做了多少準備工夫來確保安全嗎?你是否很了解自己的能力又很了解行山是怎麼一回事?當然你可能會反問我懂個屁,質疑有必要相信我的話嗎?對呀,完全沒有必要啊。這些到底是經驗之談還是信口胡謅,要由你去判斷,也只有你能判斷。我鼓勵你多從不同的渠道接收資訊,細加觀察和分析,憑藉接觸的人和發生的事、從人生經驗裡尋找答案,而不只是盲目接受別人端到你面前的答案。

登山安全需由社會大眾協力推廣,行山人士則要盡己任提高個人的風險意識,盡力減低自身及救援人員的風險,兩者配合方可達致相輔相成的效果,減低意外發生的機會。同時也讓行山人士在遇上不可預知的意外時,也不會因擔心被責難而延遲作出求救的決定。

循序漸進吧,朋友,山永遠都在。

身體力行保育

環境意識的推行步伐遠遠跟不上熾熱的行山風氣,這可真是個難題。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社會上每個人都喜歡大自然,又必須要做這做那去推廣環保,畢竟這是個人的選擇與自由,需予尊重,但愛惜環境卻是每個人的最基本的責任,這責任你怎麼甩也甩不掉的。

其實我又何嘗不想不問世事,只求遊山玩水影影攝攝的安逸,躲在山洞裡頭無需拋頭露面有多愜意。只是現在啊,在不少人對政府失去信任,面對充滿怨懟氣氛又感無力改變社會現狀的當下,我們需要更多願意多走一步、願意關心願意擔當的人。

絕對不要低估自己的影響力。試問哪一個山友跑友不會或多或少受親友朋輩、社交媒體、網站、組織或社團影響呢?局長說「任何一個人以上的組織已是一個社團」哪!要算你一份的。身為父母的可以身作則呀,作為領隊的也可約束隊友團友的行為呀,instagramer、youtuber也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廣行山安全呀。哪怕你經營的只是一個小小網站還是一個只有三四隻小貓追看的Facebook專頁,在你的社交圈子中教育和感染你所能接觸的親友、山友、隊友和讀者,要比政府花個幾十萬公帑找名人拍宣傳片有效得多。

蒙受大自然恩惠的我們,好應該做點甚麼吧。

營造社會氣氛

過去一直在強調,行山安全意識和行山文化,不會因為一兩篇報導而墮落,也不能依靠一兩本雜誌、一兩家媒體或一兩個組織去提升。這種氛圍,必須依靠整個社會共同營造和維持,而這也就是我所說的登山環境。建構一個良好的登山環境,才可改善行山人士的態度及行為。

我說過沒有靈丹妙藥,當然不奢望一下子就能改變現狀,只期望以相對正面的態度、從根本著手去應對現時的亂象。

香港山矮城小,願我們能展現一股大度的登山風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