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BK

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徒。 該學的不少,想學的更多。 Liker.Social: https://liker.social/@nsbh

晚安日誌:開心最重要

這幾天 Matters 上的社群活動「我在馬特市,成為一位______的創作者」,要輪到我來寫,大概會說自己是一位「糾結的創作者」吧?沒想到在第三篇 Matters 上的晚安日誌便如此放飛自我,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但這有什麼關係呢?開心最重要。

晚安,一天又結束了。

在剛結束的這一天裡,我把好幾天沒有清的電子信箱給清了一輪,也把積欠好幾天的工作事項給完成,雖然並沒有因此把待辦事項的清單給淨空,但還是多少有些雀躍的。加上天一亮,我的居家自主隔離就可以結束,實在有點興奮。















今天的回顧大可以寫到上面一句為止,done,結束,但我不想。擔心有人以為排版錯誤,但這串留白是故意的。


不過,我確實也不曉得該寫些什麼了,不如來聊聊「開心最重要」這件事吧。

前一晚的晚安日誌底下,有朋友看到我的困擾,便在底下留言跟我說「開心最重要」。

我可以很明確地感受到,會對我說出這句話的朋友們(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還是網路上的)都是真心對我表示關懷,因為我完全可以想像當我陷入鑽牛角尖時,旁人眼中看來那都只是在自尋煩惱。不過,很遺憾的是,這句話對我自己並沒有太大幫助。

講到這裡得先跳出來說清楚,我對於對我釋出善意的朋友們,著實是抱持著一百二十萬分感恩的心,因此我不會、更不願意傷害他們,因此接下來說的話絕對沒有要指謫的意思。

當我在自己一個人糾結的泥淖中時,「開心最重要」的效果是讓我進一步再想:「對啊,那什麼會讓我感到開心?」不消多說,諸位大概可以預期後續發生的事情。我會抱著這個問題,繼續在沼澤裡翻滾。

不過,我也慢慢歸結出幾點「可能」「有機會」讓我感到開心的要點:「動機是否被滿足」、「目標是否被達成」、「過程是否有自由」。以每晚在 Matters 上寫晚安日誌為例,那就牽涉到「我為什麼做?」、「我做得如何?」、「得到什麼回饋?」、「事情符合預期嗎?」這些問題。

沒錯,這些問題又分裂生殖了。從一句祈使句「開心最重要」,變成三層架構下的四個子分支。

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忽視他們,就像我忽視自己需要睡眠這件事,選擇堅持要寫完這篇晚安日誌並發布到 Liker Social 後才要上床一樣;不這麼做的話,什麼事情都無法完成。但有趣的是,總是會有課題是無法忽略的,它們會讓我卡住,讓我無法忽視這些理性上自己應該要先想清楚的事情。

在時間及其他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很多時候很難為自己理性選擇,更多時候其實是為了要有個交代而創造一套說詞,實際上真正要思考時,卻很常打結;因為一個問題會衍生出更多問題,而我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當前的答案。

把事情理清楚會讓我感到「開心」嗎?其實我覺得不,尤其過程是不舒服的,但我還是猶如飛蛾撲火一樣,在某些情況下情不自禁的投入這樣的工作。

問題又來了,如果「開心」是一種情緒,那它應該會是個人感性上的認知,不需要、也不應該以理性的方式來拆解分析與討論,不是嗎?雖然有「正向心理學」這樣的學門,相關理論我也涉獵一些,但我始終對其感到懷疑,因為你的快樂跟我的快樂並不能被化約成我們腦中的某個活躍的區塊在機器監測下顯影的結果。

話題拉回來,那麼我不是應該以自己最直接地感受什麼事情讓自己「開心」就好了嗎?想那麼多做什麼?寫到這裡,腦子裡想到的是這幾天 Matters 上的社群活動「我在馬特市,成為一位______的創作者」,要輪到我來寫,大概會說自己是一位「糾結的創作者」吧?

再拉回來一次,想多的原因很簡單,我想找到讓我開心的事情間,是否有共通點;以及我很清楚不能事事都以自己是否開心為依據決定是否投入。所以我很難專注在當下,享受投入的感受,因為更多時候,即使當下我是開心的,但我會立即轉而變得焦慮於開心是否能夠延續。於是那樣的開心就在外在條件大幅改變之間,在我內心就先給打斷了。

當然,在這篇文中所提及「理性/感性」、「內在/外在」的分野是我持續質疑的概念,我選擇先放下這樣的質疑,但不代表我肯定其價值。

我有些累了,如果你讀到這裡,我感到萬分感謝,因為前段文字對讀者而言肯定很不友善,我甚至是在半夢半醒之間硬是拖著打完的,結尾收在這裡也是因為我受不了想睡了,所以只好草草作結。

沒想到在第三篇 Matters 上的晚安日誌便如此放飛自我,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但這有什麼關係呢?開心最重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