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y
cly

2005.3.12

Measuring Sex,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Citation出處: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22). Measuring sex,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生理性別(sex)、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和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這三者你可以在一秒內、毫不猶豫地做出回答嗎?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發起的跨性別人權現況問卷調查發現只有52%的填答者選擇單一性別認同,換句話說,就是在男女性別中擇一去選擇,令人驚訝的是,有48%填非二元性別 (跨性別或無性別)。問卷中性別認同的選項設計採複選。問卷通過分析資料與交叉比對性別認同、出生性別可以發現僅採用二元化概念,因此我們沒有辦法充分理解跨性別者與他們的經歷。在相比以往大不相同的多樣性中,去了解生理性別(sex)、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和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可以增加對於人內在核心的見解。

生理性別(sex )、性別認同 ( gender identity ) 、性取向 ( sexual orientation ),這些特徵來自於人對於自己經歷的認同與社會經驗。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不斷增長的跨性別中發現了從這當中延伸出來的歧視、暴力與恐同等問題。長期以來大部分的研究(例如健康公衛與行政用的資料),這些機關大多使用性別二分法(binary),性取向資料的搜集相對偏少, 但它也是二分法的一種。可惜的是簡單二分法並沒有涵蓋性別複雜性,在晚近的調查資料中,例如一般社會調查 (General Social Survery) 與美國全國青年追蹤調查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s of Youth) 可以發現性別特徵可能並不一定會對應到相對的生理性別,有時會出現跳脫於二分法的人群,這對於雙性或變性人造成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在沒有好好衡量生理性別與性取向的狀態下,可能會對於這些跳脫二分法的群體產生嚴重的後果及負面影響,我們目前需要更完善與良好的測量從而發揮保護作用與照顧。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與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進行了對於生理性別、性別認同與性取向的衡量,同時提出建議,同時提出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本書探討了現有的情況與資料搜集原則和並對未來的方向提出建議。

許多人把生理性別(sex)與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視作同樣的概念,但在雙性與變性人口的日益增長下發現了合併的侷限性。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雖然在日常中常被交替使用,但在概念上其實截然不同,生理性別是一個由遺傳編碼的特徵定義的生物變項,譬如生殖器官。性別認同則是通過社會與人類女性/男性相關的文化、心理特徵。這也影響到性取向的概念,性取向是根據自己的性別與伴侶的關係去定義的。儘管大眾對於性別少數日趨包容,但LGBTQI+人群仍會受到差别待遇。這影響到許多衛生保健服務,同時也可以歸於缺乏可靠的資料。國家科學院於 2022 年發布的這份報告 (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Division of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Committee on National Statistics; Committee on Measuring Sex,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Becker T, Chin M, Bates N, editors. ) 主旨在於呼籲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各式人群的測量標準。在缺乏一套共同的測量標準下,許多研究側重於專業術語的變化,或者側重於如何定義和衡量。為了更好的改進資料品質,我們必須審視當前的措施以及行政和臨床上將性別做為非二元結構、性別認同與性取向進行測量的方法問題,以及如何就搜集資料出的標準去制定一份涵蓋結論與建議的報告。

書中首先清楚定義生理性別、性別認同與性取向,這有助於對相關議題不熟悉或容易混淆的社會大眾建立基本的認識。生理性別(sex)最主要是生理特徵(生殖器、第二性徵),通常是透過對外生殖器的識別,將新生兒歸類為男性或女性,有些性特徵(sex traits)有可能隨著時間改變。性別(gender)則連接了性別認同、性別表達、性特徵有關的社會期望,性別是個人自我意識的核心要素,通常會被劃分為男性或女性,但也包含二元分類外的類別。書中其實帶出很多新興名詞,包含變性人(transgender,與出生時被分配的性別相反的人)、變性經驗(transgender experience,所有可以被歸類為變性人的人,無論他們是否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通常也被稱為變性史)、順性別(cisgender,當前的性別與出生時相符的人),非二次元(nonbinary,二分法外的人)、性別酷兒(genderqueer,無法定義的人)、性別流動(genderfluid,認為性別可以流動的人)、雙靈(two-Spirit,指以原初部落的世界觀為中心的特質化別和性取向身分,不適用於非原初社會的人),對於沒有涉獵過這方面領域的普羅大眾來說,無不是陌生且嶄新的名詞,從這方面也可從而瞭解,其實社會大眾對於跨性別者與他們的經驗還是缺乏關注。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包含情感(emotion)、性吸引力(sex attraction,被吸引的性別與強度)、行為 ( behavior,性伴侶的性別 )、身分 ( identity,內在核心的感覺 ) ,還有許多術語,例如異性戀(Heterosexual)、同性戀 ( Homosexual ) 、蕾絲邊(Lesbian)、雙性戀(Bisexual)、酷兒(Queer,屬於LGBTQ+群體的總稱)、泛性戀(Pansexual,性取向取向於任何性別的人)。因為一些相似的共通性,造成了術語間的混淆,這些術語在進行測驗時需要被良好的識別。

為了確定哪一種度量是相關的以及影響,針對特定的問題,書中專家小組考慮了兩個方面的問題:(1)搜集資料的目的(2)為什麼資料會在每個設置中改變。同時也提到一般人口調查的問題需要被全體所理解,問題需簡單易理解。開發標準化問題時,主要的目的是建構效度(consturct vaildity),即測量工具與被測量的構念之間的一致性,需要包括受訪者是否瞭解問題,是否願意回答,是否在標準結構上。可以使用預試方法,包括專家評審、重點小組、認知訪談。下一階段也為搜集資料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則,有五點,非二元與二元必須有相同的包容性、搜集必要的資料、使用精確的術語、尊重身分認同和自主權、尊重隱私。書中的不同段落分別提出了建議與結論,在搜集資料手冊中提到性别包括身份、表達、社會地位,資料搜集不應該將生理性別(sex)視為生物變項,或將各自的概念視為可互換的。由於生物與環境的綜合影響,導致很難去區分生理性別 (sex) 與性別(gender) 對於其他結果的影響。這邊提出一個建議,在搜集作為生物變項的生理性別(sex)資料時應該在默認的狀態下同時搜集性別(gender)資料。

要求受訪者分別確定自己的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可以友好地提升測量品質。在性取向部分,因為性取向的複雜性,所以本研究報告作者建議使用以下的單選題:「以下哪個選項最能代表你對於自己的看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represents how you think of yourself? [Select ONE]」,但這同時也存在著問題,這個表格並沒有反映當前的文化與術語。因為缺乏完善的系統,他們進一步提出兩步驟的測量方法,兩步驟的測量方法要求受訪者要確定自己的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兩步驟的測量方法是目前的普遍測量方法,相比起直接詢問的方法,在建構效度方面,兩步驟的測量方法明確區分兩個關鍵的構成——出生時的性別和性別認同——並對它們進行了衡量。第二,它允許順性別者和跨性別者認識到一個人的性別認同可以與他們在出生時就被分配的性別不同。第三,它承認了一系列潛在的身份,而不是限制每個人以二元類別作為性別認同。但同時它也存在著需要改善的問題,其中詢問誇性別者出生時的性別對某些這個群體的人可能很敏感。在美國有些州在出生時的性別分配問題只提供二元回答,雖然格式是強制回答,但有寫選項不一定互斥。在測量當中也存在著許多假陽性,這種錯誤報告可能對小群體有更大影響,這可能導致對於小群體的片面理解。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消除假陽性的問題,但通過認知訪談與實驗對象仔細的重新測試可以有效減少錯誤分類,提高資料有效性。兩步驟測量方法的選項可能需要定期審議,這些發展可能不僅包括與身份證件和人口統計資料搜集的變化,也包括填寫性別身份的模式和流行程度的變化。

下一部分提到的雙性人的測量方法,因為雙性人的經歷和有限的研究基礎,所以使得對於雙性人的測量方法複雜性提高,大多數具有雙性特徵的人直到成年才會被認為有雙性變異(intersex variation),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想要識別雙性人時,他們應該使用獨立的側量方法去詢問受試者的雙性狀態(intersex status)。在這種狀態下專家傾向以下方法,雖然很麻煩。引入生理性別(sex) 與性別(gender )單獨衡量標準允許這些資料獨立報告,同時因為大部分的雙性人是在二元中識別自己的性別,所以引入第三種方法並不能調查或澄清任何事。此外,如果只添加新選項,將記錄的是受訪者對跨性別身份的感知,而不是受訪者的自我認同。


初始問卷


美國國家科學院建議在調查研究、臨床試驗與生物醫學紀錄和行政系統的資料中都定期搜集性取向、性別認同、雙性人狀態的測量。過去三十年對於性取向的測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一般有三種類型的方法 : (1)用是非題詢問受訪者是否被認定為性少數群體或LGBT;(2)要求受訪者從一組反映性取向、身份和性吸引力的用語中做出選擇(例如,大致上是同性戀,但會被異性吸引);(3)要求受訪者從一組性取向身份標籤或術語中選擇(例如,女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然而它並沒有考慮到將性取向與性別認同分開來單獨測量,回答選項集合中包括反映性吸引力和身份的混合術語。最近的質化研究指出,一些受訪者更喜歡他們被問及的概念的具體說明,然而,該研究還發現,參與者對「性取向」的理解存在差異。最初的問卷設計相關研究是在公元2001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的,使用的資料是NHIS(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和NSFG(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認知訪談了18到60歲的受訪者,其中超過75%為少數族裔,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是直男女或異性戀,6%的人表示他們的性別比男性或女性「更複雜」。研究證明了性別多數和少數族群對不同種族樣本的性取向認同測度的理解。家庭調查往往需要對家庭成員進行代答。最近,是否可以通過代答搜集可靠的性取向身份的措施的得出結論,這是可行的。然而,與代答相關的挑戰顯示,還是缺乏充分證據支持使用代答來測量性取向。


建議的問卷模式


在美國或是西方國家有少部分正在修正其政策,在護照與其他合法證件上使用非二元性別,或在身分證件中刪除性別。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已經開始對性取向測量資料搜集標準的修訂過程,這些國家使用非常相似的性取向衡鑑方法:提供相同的三種主要回答類別,並且包括填寫回答的選項。關於性行為和性吸引力的問題分別被添加到加拿大2015年和2016年的全國成人和青年健康調查中。報告的作者們注意到,大多數國家詢問性取向認同的共識最低年齡建議為15歲,然而英國選擇16歲及以上,因為這是他們的法定年齡,但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美國15歲的最低年齡建議。


為了增加性取向認同措施的品質和包容性,應該研究反應類別的排序,包括根據人口流行程度對反應類別進行排序。評估青少年性少數群體狀況的表現和最佳做法的確定,是直接回答選項的替代措辭,且不使用否認同性戀身份的語言。在兩步驟中研究表明,通過項目無反應測量,出生時被分配的性別(sex assigned at birth)和性別認同是「不敏感」的問題。關於兩步驟的測量方法的測試的可靠性也有新證據,在2018年至2020年的GSS期間,出生時確定的性別穩定性別無改變為99.4%,性別認同穩定無改變的為98.7%。 一項2015年的報告(Westbrook, L., & Saperstein, A. (2015). New categories are not enough: Rethinking the measurement of sex and gender in social surveys. Gender & Society, 29(4), 534-560.)指出就算有兩步驟測驗法,但對於目前的社會組成架構來說還是不夠的,學者研究了美國4個持續時間最長的問卷(美國全國選舉研究 the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y、一般社會調查 General Social Survey、1979全國青年縱向調查 1979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動態收入小組調查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  學者發現這些調查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二元的性別化無處不在。最明顯的發現就是性別代詞,例如,2008年GSS在變量SEX中根據受訪者所記錄的類別插入陽性或陰性代詞,受訪者容易因為這些二元代詞被性別化。這種做法限制了回答和強化傳統類別。大多數調查者都習慣使用性別代詞,所以導致不容易注意到這種規範的強化,同時面試官需要遵循英語語法規則。(ANES在文件中使用性別代詞超過22000次)書中表示這些調查中有約五分之一的節選與直接確定受訪者的性別或性別有關。

ANES/PSID/GSS/NLSY 美國問卷調查的詳細資料


概念性混淆的進一步證據是,沒有包含性和性別這兩個獨立概念的問題; 性和性別對特定結果的影響是相似還是不同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能用單一的標準來回答。書中(Westbrook, L., & Saperstein, A. (2015). New categories are not enough: Rethinking the measurement of sex and gender in social surveys. Gender & Society, 29(4), 534-560.)統計表明,四項調查都充斥著性別化語言,其中PSID比GSS的性別化更強烈。(右圖)

在調查方式沒有非常完善的狀況下,甚至在兩步驟測量被運用時也很容易造成隱性的二分法,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部分方面社會調查還需要多去採訪這類有相關經驗的人士,去參考他們的經歷,了解這類人如何去發現他們的性別或性取向與他們不同的。這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社會機構去辨別這類人。在許多人對於跨性別者還不了解的情況下,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的這本160頁的書給了許多人一個指引燈,這也方便未來學者在做調查時,不會過於武斷地認定一個人的性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