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on
Baron

最新国家统计数据暴露人口危机比想象中严重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整整63万。

这一新闻引起相当的关注,主要有三点:其一,出生人口总量下滑,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相距甚远,国家卫计委主要领导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曾经预测2017年出生人口最低2023.2万,而最新数据比预测数据少了整整300万;

其二,新出生人口的结构也很有意思,按照数据,1723万新生人口中,二孩数量达到883万,占比达到51%,而一孩数量只有723万,占比只有42%,这意味着二孩数量居然高于一孩数量。

其三,一孩的出生总量和比例都下降得比较严重。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一孩全年出生人口为839万人,占新生人口比例47%,而2017年全国一孩全年出生人口只有723万人,占比只有42%,数量下滑116万人,比例下滑高达5%。

对国家统计局的这份权威数据做一下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如果说我们对人口生育有是计划的话,那么,目前的人口出生总量距离计划目标差距不小;第二、全面二孩政策的释放力距离预测和计划中的同样差距不小;第三、更重要的是,中国一孩生育率的大幅下滑说明中国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大幅下降,这是一个应当引起相当警惕的指标。总之,无论是出生人口总量还是出生人口结构还是其中的重要指标,都在表明,人口形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

人口经济学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在中国,之所以不同学派对于人口形势的判断和相关政策出现较大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对人口经济学背后所涉及的元问题的认知不同。譬如说,人口与资源是什么关系,人口与资源一定是二元对立吗?人口社会稳定是什么关系,人口越多越难管理吗?人口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人口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此外,很多官方文件学界论文提到所谓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度人口规模,那么,到底怎样算适度人口规模?

以上问题已经超越人口经济学范畴,涉及到人口控制论。这种争论不只在官方和学界发生,在民间也同样存在巨大争议。人口数据新闻放出来后,网民说什么的都有,在一些新闻网站下的跟帖中,“中国人口起码应该再减少5亿”的帖子经常获得最多的点赞。

涉及人口控制论的元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事实上,笔者向来认为人口问题其实并不是“因”,而是“果”,人口数量、比例失衡背后往往有深层的社会经济原因。比如,中国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中国东南沿海的人口结构明显优于内地,中国新一代年轻人80后、90后生育意愿严重下降。这些问题也并不完全是国家的人口政策就决定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原因。

当下,比较有积极意义的讨论在于一些已经真实影响到社会发展与人口有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比如,中国东北因为经济放缓和各种社会乱象成为全民话题中心。东北的问题有很多原因,但是人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东北的人口出生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老龄化严重,近年又有大量年轻人口外流,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负担极大(东三省的社保基金都相当堪忧,黑龙江的社保基金更是连年亏空),而外流的人口又带走东北的资金、人才、技术,一反一正,东北进入恶性循环。

如果综合对比全国各省人口老龄化比率、人口出生率、外来人口增长率等指标,会发现,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都保持了比较好的人口结构,反之,人口结构不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会有不少问题。

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之外,当下中国在人口问题上另一个能达成多数共识的就是年轻一代的低生育意愿引起的普遍忧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很多人看人口总量数据还不会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但看到一孩数量和比例的严重下滑,恐怕都会切身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严重下降,其实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日本、西欧、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很多国家地区都出现了少子化趋势,背后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相比较来说,中国有两个特点,其一,很多低生育率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仍然只是发展中国家,距离全面现代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其二,中国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下降与社会保障缺乏和家庭负担重关系更大。

实际上,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近日也指出:当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调查显示,年轻一代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2017年,可谓是中国年轻一代生育焦虑集体爆发的一年,标志性事件就是携程亲子园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两个社会新闻引发巨大的社会舆论,年轻父母对抚育下一代的焦虑和恐慌在这两个事件中暴露无疑。这两个新闻事件中,明面上是中国托儿机构的缺位问题和幼儿园管理问题,但仍然可以看到背后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

“从摇篮到坟墓”,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媒体对西欧北欧福利主义国家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的概括。今天,中国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摇篮”(新生人口问题)和“坟墓”(老龄化问题)正在影响中国社会。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遭人诟病之处在于,它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福利,政府由此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由于社会保障过于优裕,造成社会经济活力下降。但是,今天中国面临的情况相反,年轻一代面临着较高的社会负担,同时社会保障并不全面,在生育上,他们缺少政府激励,子女养育成本极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往往会放弃或延缓生育,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比率的日益提高,他们的养老负担也在增加。

从摇篮到坟墓,中国也是时候考虑了。一下子提高到北欧水平,当然不现实也没必要,但在当下,整体上提高全社会的福利保障水平,对中国经济和民族未来都会有好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