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
siri

為原文磚頭書賣肝的窮苦外文系學生,隨手寫寫。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東西:電影、書、課、生活的碎片。

拜訪台南美術館和《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

(编辑过)

上週去台南玩,順道參觀了台南美術館當期正在展出的《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因為這個展實在令我太驚豔了,所以想發篇文介紹一下,順便邀請大家在二月以內有到台南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別出心裁的展覽。

《向眾神致敬 — — 宮廟藝術展》顧名思義,是展出和台灣宮廟文化相關的藝術品。我原先以為展品不外乎就是神像、織品,但展場內豐富的展品類型、題材,以及在規劃上的一些精心的細節,都出乎我意料之外。

整個展覽從台南美術館2館開始,有A~D四個展廳,最後則必須回到1館2F的I展廳,才算參觀完全部。


2館・展覽室A:「畫中有神 — 門神・樑枋・壁畫」

第一個展間內展出的是神的視覺形象。展品以平面的圖像為主。

一踏進展間,映入眼簾的就是正中間巨大的門神板——這是我提到,本展覽設計巧思其中之一。在觀眾最初進入展覽的地方擺上「門神」,不是很有開場的氛圍嗎?

但在開始看大型的神祇繪畫之前,順著參觀動線,首先碰到的展品是各畫家參考用的人物圖冊、臨摹的作品:

在展櫃中,人物圖像集固定翻開在某一頁。正當我有些失望無法看到其他部分時,發現一旁的多媒體顯示板,正在播放著其他頁數的內容:

突然有些感動,科技的進步應用於美術館參觀上,使得過去因展品保存或展場空間出現的種種限制逐漸被跨越。

繼續往下走,就會從參考用的小型、個別的人像進入到為正式作品準備的臨摹及草稿:

潘岳雄,《四大天王門神浮雕畫稿》

在這些傳統圖像的旁邊,展示的是當代藝術家們對神像的新詮釋:

陳盈如,《見證》,2015

不論是創新色彩的運用、更生動(親民?)的表情及動作,或是與傳統圖像不同的觀看視點——由威嚴的神明正面全身像,到切割神身、將焦點放在底下的石獅子(應該是石獅子對嗎⋯⋯)——當代藝術中的神明模樣,不是以擺放在廟宇中、增添莊重為目的,而是關注「人」、關注信徒們對神像的經驗。神對我們來說是什麼?是遙不可及的、從廟宇壁畫中投來的威視?是在廟埕裡玩耍時總在背景裡守望我們的安心來源?又或是各項慶典中繽紛活力的中心呢?神明的不同面向,在展覽室A中一覽無遺。

2館・展覽室B:「以文會神 — 籤牌・符篆」

第二個展間展出了與宮廟文化相關的「文字」,包括符文、藥籤,搜集了著名宮廟的符篆及其木刻版。

將眾多符篆一列展開,比起以前自己拿到一張一張的符,更能注意到它們各自的設計。

雖然它們大多有固定的形式(一個框包圍著字、字序⋯⋯),但細部的裝飾、字體、符面上的空間安排(字多大?框多大?裝飾佔畫面多少比例?空白又佔多少?)各有不同。


尤其當有相似結構的符(如上圖的兩張保生大帝符)擺在一起,更能注意到同中之異。有些符比較穩重,有些符比較詩意、簡直像一幅極小的水墨作品(如上圖中我非常喜歡的台南天壇・玉皇上帝符)(左二)。

看著看著,突然能夠明白這個展區的介紹稱符篆為「現代設計業之先聲」的原因。

不過,這個展區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還是佔去大半空間的大型裝置、當代藝術家創造的現代符篆:

仔細端詳這些巨大的符文,會發現上面寫著「桃花斬斬斬」、「小人是非速速離」、「壯陽」⋯⋯令人不禁莞爾。從過去「風調雨順」、「鎮宅平安」的符咒到現代人生活中的煩惱,符篆乘載著人們的願望;哪怕今天真的將心願寄託在這一張薄紙上的人已經寥寥無幾,符文此一形式仍是台灣人的共通語言。

2館・展覽室C:「形以傳神 — 立體造型藝術」

來到第三個展間,展品從平面的圖像跟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神像、建築。除展示木造神像以外,也有陶、瓷作品,及用其他元素為主題的雕刻作品。在最後也有多幅不同媒材的畫作,描繪廟宇建築的各個角落。

2館・展覽室D:「敬之以儀 — 移動的神聖場域」

往下走,則進入了環繞著「儀式」的展覽室D。展間裡陳列了神轎、織繡、長幔等等用品,以及眾多在陣頭、神明出巡途中的攝影作品。

走近展覽室D,在門口堂堂迎向參觀者的就是莊嚴的「肅靜」、「迴避」跟華麗的座椅——又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安排,切合展間「敬之以儀」的主題,在入口處即點明氛圍,和展覽室A的「門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邱國峻,《神遊之境2》,2013
邱國峻,《神氣活現》,2013

這個展間中展出的邱國峻的複合媒材作品,是以攝影為基礎,在輸出影像加上刺繡、鑲鑽等組合而成。在照片捕捉到的「真實」世界中,神/龍藉著藝術家添加上的「虛構」成分,拓展自己的存在。後加的刺繡、鑲鑽跟原圖格格不入,彷彿神話人物/生物跟人世的隔閡,然而儘管維度不同,卻的確共存在一個平面中⋯⋯在照片的範圍內,影中人只是抬著神像、看著外頭的舞龍,將它們看作人間的一部分,卻對確實在身邊的祂們毫無知覺。只看原始照片的話,祂們是不存在的;經由藝術家之手,祂們被賦以華麗的色彩,向觀者宣示自己的在場。

展廳最後是女性陣頭的影像與相片。如果邱國峻的作品是傳統祭儀在新藝術形式中的再現、新想像,那麼這個女子陣頭的角落,就是將焦點放在了傳統祭儀的創新跟變化。

1館・展覽室I:「築廟起醮 — 當代觀點的宮廟」

參觀完展覽室A~D後,在2館內的展覽內容就都參觀完畢了。要參觀最後一個展間,必須先走一小段路到1館。一開始我有點疑惑這樣安排的用意為何,也有些擔心這樣中斷參觀會不會對觀展體驗造成影響。不過在參觀完1館後,就完全可以理解這樣的規劃了。因為,1館唯一一個《宮廟藝術展》展間裡展出的唯一一件作品,拚場藝術撞擊團隊的《起醮》,跟展覽其餘部分的屬性相當不同。

以「拜自己的神」貫穿整件作品,《起醮》將為爭取台灣的民主自由殉道的烈士們抬升為祭祀的對象,鄭南榕、詹益樺化身「門神」。在整個裝置四周,擺放著多位自由鬥士的生平小傳及相關報導。繞裝置一圈,就讀完了台灣過去為爭取自由的一冊冊血書。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去哪裡?——由在地的宮廟文化出發,結合本土的歷史,及為「台灣」奮鬥的人,這就是《起醮》展現的「當代觀點的宮廟」。

小結

我真的非常喜歡《向眾神致敬 — — 宮廟藝術展》,主題有新意,內容也相當精彩。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宮廟藝術為軸心的展覽,在台南這個地方展出,超級有fu。我這次在台南住的飯店,床頭準備給旅客的書是《愛在陣頭:那些藝師,這些事》——這本書以八位台南陣頭文化的老藝師為主角,講述他們的故事。而在參觀善化糖廠時,中間的舞台上留著前一個表演者——某國小的藝陣團——的海報。這些點點滴滴累積起來,就可以看出宮廟文化在台南真的是被重視、被保護的對象。

透過這次展覽,我也是第一次仔細的看這些宮廟藝術。說來慚愧,不把他們放在「美術館」這個場域裡,我就不會這麼認真地對待這些作品,所以我很感謝策展人選擇了這個台灣文化中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板塊。我想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從小不乏去廟裡拜拜、看遶境進香的經驗,卻從未關心過藝師們的心血結晶,所以真心推薦大家可以把握這次機會。

展覽只到2/28!快去!

這次展覽所有展品都扣緊了主題,且多遵循著傳統→當代的排列規律。例如展覽廳A,從範本到神像草稿,再到完稿(門神板),最後呈現當代作品中的「畫中有神」,展廳安排有著清晰的發展脈絡。讓觀眾(我)在參觀時,可以輕鬆抓住主旨。

此外,我第一次造訪台南美術館2館,忍不住讚嘆動線規劃真的太棒了!每個展覽間大致上都是雙開口的管狀設計,在出口處馬上接著下一個展覽間的入口,省去尋找展覽間的麻煩,讓整個動線非常連貫。廁所也設置了不只一處,另外手扶梯一上樓就能看見地板上指引個展覽間方向的箭頭,總之就是,參觀體驗很舒服!

(台南美術館的當期展覽除了《向眾神致敬 — — 宮廟藝術展》,洪通百歲紀念展和《不適者生存?》也都很值得一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