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性感雜誌
新性感雜誌

女性向雜誌。 性感這個概念還包括着一種極具個性的氣質,一股能夠吸引別人的個人魅力和一份可以恰到好處地展現內在和自身優勢的智慧。 【新性感雜誌網站】https://newsexysoul.wordpress.com/ 【訂閱電子報】https://newsexy.substack.com 【聯絡信箱】newsexysoul@gmail.com

專欄|「女性主義」這個標籤,是否過於沈重?

你心中對女性主義是否有個形象?

世人通常喜歡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價他人。簡易的將人分為「與我價值觀相符」和「與我價值觀不相符」的兩類人。然而,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和受的教育——包括家庭、宗教信仰、政治傾向、閱讀習慣、觀看的媒體、社會環境——甚至外貌、健康條件都是不同的,這產生了各種排列組合,很難找到有另一個人與你的價值觀是100%相同的,實在沒必要說服或導正另一個人的想法,更無須對其做過多的評價。

進入主題前提個有點久的新聞,但《新性感雜誌》是剛創立的,或許有些人之前沒注意到三年前關於法國女性主義的新聞。

在2018年初,由法國國寶女星 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等100名法國女士在《世界報》發表聯署文章,批評 #MeToo 運動過火。她們認為#MeToo充滿 史達林主義(Stalinism)過度以一套標準審查男女間的互動,這不是真民主,法國女人不能接受女性是「可憐弱小東西」的形象。

其後也有英美人士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認為法國女性只是在捍衛「性的自由」,替強姦者辯護,這也說中了西蒙波娃寫過的一段:「美國女性對法國女性只有蔑視,覺得對方很樂於討好男性,太容易接受男性的衝動。

針對法國女性對 #MeToo 事情的看法有很多討論,簡化說是:調情與性騷擾的分界。事實上,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這是主觀的認知,男人有調情的權力而女人也有不接受的權力!認同法國人說的,女性不是需要被保護的弱小東西。

就我認識的法國男性,確實存在著適時掌握調情可能的「習慣」,但他們不會強迫女性接受調情,決定權依然在女性身上,只是這套標準適合法國卻不一定適合較不文明、男性沙文主義的開發中國家。因此,談論女性主義時,很難忽略其中的文化差異。


「女性主義」因為各國文化不同而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

比較直接的例子就是去年Netflix熱播劇《艾蜜莉在巴黎》中的美國女孩(在我眼中看作綠茶的)艾蜜莉想要以自己的主觀價值判斷去導正年齡比她年長的法國同事許多「她個人/美式」的女性主義觀點。我不知道大多數觀眾的想法,但以我身為台灣女人作為觀眾而言,艾蜜莉的觀點是老派的。

其中說到男性是否能夠明目張膽地表達對女人的渴望?在辦公室談論女生的性特徵?本質是很經典的女性主義論點。

說的是「女性是否為弱者,需要透過額外的保護來鞏固平等的地位?」

當我看到這類的爭執總覺得很無聊,姑且不論在公開場所討論「性」讓人反感,現代女性也不乏在辦公場所公然說著各種與雄性魅力相關的事,如果真的有兩性平權,許多女性早已超越界線了。例如,女性可仗著自己的性別優勢,在健身房觀察著身材健美的年輕男性⋯⋯

所以,若女性和男性真的是平等的,為什麼女性需要被保護不能聽男生說這類話題,而女性卻能夠討論呢?(當然在法律上,女性也不能說這些,可是在現實被檢舉的機率比男性低許多)

你認為的女性主義有跟上時代嗎?

我記得小時候(2000年前後)好萊塢的電影中提到的女性主義者,會很極端的不穿胸罩、不刮腋毛或是說著要站著上廁所⋯⋯等等讓我覺得十分荒謬的堅持,搞不懂是他們故意醜化女性主義或者當時的社會氛圍即是如此?

當我讀大學時,又聽到公廁不分男女、女生也要設置小便桶這種話題,就讓我懷疑似乎台灣還在第二波的女性主義潮流中。

第二波女性主義源於1960年代全球性的解放能量;當時的青年男女走上街頭、創造出新型態的抗爭運動,不僅橫跨了北美、南美,也到了歐洲和當時所謂的「第三世界」。他們反(越)戰、反帝國主義,也熱衷於種族平等、性解放、文化多元、參與式民主。

在1980年代時,西方世界也已經進入了第三波的女性主義。不過本文並不是要討論女性主義的歷史,我只是想說女性主義的各種定義是關於不同國情與當時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相關的——例如,阿拉伯國家討論戴面紗、一夫多妻;在歐洲國家討論同工不同酬;在美國討論女性追求美的正當性⋯⋯回到《艾蜜莉在巴黎》的劇情身為一個美國人實在無須和法國人討論陰道是陰性或陽性。

真正的女性主義是早於「女性主義」這個名詞的

在我們多數人的認知中,提到「女性主義」總會想到法國作家 西蒙波娃 寫的《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女性主義的發展一直是和社會運動風向有著關係,早在十八世紀時,女性主義的思想已在歐陸發芽,路易十四所在的凡爾賽宮就已經有一群女人讀聖經,討論神學(後來他們逃到荷蘭);十九世紀時西方提倡女人工作、擁有投票權;十九世紀末中國的百日維新呼籲女性從傳統的性別角色和新儒家性別隔離中解放。

儘管從十八世紀開始已有覺醒,但到了七十年前西蒙波娃的年代卻還可以提出很多觀點,又到了近年網路上的#MeToo和厭女文化⋯⋯

可見人們對於性別平不平等是一直無法取得共識的,所以女性主義的觸角不段的延伸,似乎有永遠爭執不完的議題。但在我看來,若社會上能夠完全接受兩性的性別特質,女生擁有生理上的柔弱,那似乎不再需要討論女性主義的相關話題。

我有個法國律師朋友曾經問我是否是女性主義?我跟他說在我生活的台灣或是我生活的情境中,不會有人談論此問題了。在我們文化中,女性不是弱勢族群也有了女性的總統,更不覺得女性若堅持著平等的訴求就是在反抗。

追求美的女性是不合格的女性主義嗎?

最後我想說的也是一個過時但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討論的議題。第三波的女性主義開展了關於美貌的論爭(beauty debate):女性主義應當贊成還是反對美?

女性打扮是為了「悅己」,雖然第三波女性主義的爭論於八零年代開始,但至今依然有人主張女性主義者不應該打扮討好男性。例如穿著馬甲、調整型內衣、高跟鞋等較為束縛的裝扮不適合女性主義。

但假設我們能同意「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女性主義」已然是落伍的議題,而現在男人也都追求著美,也就不會再討論是否能追求美了。

自由的女性,能自主的決定是否要為了追求美感裝扮,甚至是美容整形⋯⋯如果說女性主義就應該去除女性的氣質或者不能追求美,那是不是又回到過去了?

對你而言,女性主義是什麼?歡迎留言和我們互動!

「女性主義」這個標籤,是否過於沈重? By Chin
作者:@Chin 
專欄區:
Chin的那場誤會
延伸閱讀:

🎏 You are what you wear|妳有屬於自己的穿衣風格嗎?
🎏 電影中的非典型愛情|「靈魂或肉體」是超越「愛情或麵包」的選擇題
🎏 獨旅,是沒有動機的日常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原文發表於 新性感雜誌網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新性感雜誌

新性感雜誌

《新性感雜誌》是由生活在台灣,日本,香港,中國,加拿大的創作者所組成的女性創作團體。有著不同的生活圈、文化習慣,也代表各自不同階段的女性為追求多層面的自由而發聲。 歡迎追蹤「新性感」圍爐,也邀請您透過訂閱給予我們實質的支持! 每期雜誌皆有一個特別企劃單元,我們將會在此討論女性私密的話題,相關內容因涉及成人話題做上鎖處理🤫🤫

091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