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囈語
觀影囈語

電影系畢業生,喜歡分享觀後感想、推薦片單、電影知識。電影院是最適合睡覺的地方。請大家跟我一起半夢半醒看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 ✉️ neverever0616@gmail.com

【廣告】《金士頓Kingston-記憶月台》:留住遺失的美好時光

《記憶月台》改編自BBC真實報導,以地鐵廣播為題,透過生者對亡者的思念,講述婦人對丈夫聲音的執著,進而描繪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往事,令廣告當年推出後即受到熱烈迴響,也因為影片採用工整的三幕劇形式,讓《記憶月台》經常成為微電影劇本的經典範本,可見其成功之處。
《金士頓Kingston-記憶月台》劇照
製作:靈智廣告
導演:羅景壬

影片開始於一個倫敦地鐵月台,隨著站員指示,列車緩緩進站,廣播傳來女聲提醒「Mind the gap.」(注意月台間隙),接著旅客陸續下車,直到車門關上、列車駛離。這時,站員卻發現有一名久坐長椅的優雅婦人,她沒有搭上列車,而是不安地站起身子,並朝著站員走過來……

隨著站員的回憶,觀眾很快能得知那位婦人經常在月台久坐,而且從來不搭車,而當婦人走到站員身邊後,她也很快就向站員坦白心事。原來婦人的丈夫曾經是月台廣播的配音員,但他已經去世三年,讓婦人每天都會到月台旁聆聽丈夫的聲音,但她沒想到今天廣播系統更新,丈夫的聲音不復存在。站員雖然理解,但他也坦白自己無法索取丈夫的音檔,讓婦人只能落寞地離開月台,任由時間帶走一切回憶。

然而,在丈夫演唱歌曲〈It Was May〉的回憶之間,婦人跟丈夫的相識過程浮現眼前,而影片也開始刻意以冷色調的數位質感影像,以及暖色調的膠捲質感影像,突顯現在與過去的時間線,讓觀眾很快就沉浸在懷舊氛圍,對舊時光的逝去產生共鳴,並且認同留住記憶的重要性。

片尾,婦人憑藉回憶往事獲得力量,成功走出喪夫之痛,並且決定離開城市尋找新生活,而站員也順利取得丈夫的廣播音檔,在婦人臨走之際,把存有音檔的隨身碟交給她,作為兩人的餞別禮。

《記憶月台》改編自BBC真實報導,以地鐵廣播為題,透過生者對亡者的思念,講述婦人對丈夫聲音的執著,進而描繪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往事,令廣告當年推出後即受到熱烈迴響,也因為影片採用工整的三幕劇形式,讓《記憶月台》經常成為微電影劇本的經典範本,可見其成功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長約七分半的廣告,故事背景雖然發生在倫敦地鐵,但影片幕後其實完全是「台灣製造」。不僅廣告公司靈智、導演羅景壬,以及〈It Was May〉演唱者柯智棠都來自台灣,就連影片裡的月台場景也是在林口阿榮片廠搭景,令人驚豔於影片氛圍的精準掌控。

《記憶月台》可以說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微電影之一,除了影片故事簡單通俗,不會流於賣弄概念或創意,金士頓販售資料儲存裝置的廣告訴求,亦很鮮明地扣緊故事主軸,讓觀眾能對金士頓的品牌形象產生認同。在這個強調快狠準的廣告市場裡,《記憶月台》的細膩實屬難得一見。


《記憶月台》場景幕後影片:

《記憶月台》主題曲〈It Was May〉: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