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水巷生
南灣水巷生

哲學博士生,專長為意識哲學。有鑒追求靈性生活的香港人愈來愈多,惜坊間謬說流行,學院又鮮予重視,誠覺一憾。遂立志融會靈性與知性,助人探索精神世界之各處幽微。

風流韻事


[水巷碑銘]海地民謠《Choucoune》或《Ti zwazo》先有詞後有曲。蒙桐於一八九三年譜成此曲時,所據的詞即由詩人狄朗(Oswald Durand)於十年前寫就,及後收錄至詩集《笑與淚》(Rires et pleurs)中。

全詩以海地話寫成。而所謂海地話,不啻赤裸裸的殖民地產物。就如其國土一般,憑幾隻西非話為骨幹,辭𢑥卻幾乎都由法文衍生,乃歸融話(kreyòl)之典範,難怪不少人損之為法文的雜種。但正正是這套看似胡拼亂湊的歸融話,最終促成了新民族的自覺與自立。狄朗屬於首批靠歸融話寫出傑作的文豪,備受景仰。那個年代的海地作家與政治密不可分。耿朗除親身涉政外,其詩更多以海地長久承受之外欺內侮為題材,遂享國民詩人之譽。他另外有首詩叫《吾等祖先掙破枷鎖時》(Quand nos Aïeux brisèrent leurs entraves),更一度奉為海地的不成文國歌。

至於膾炙人口的《Choucoune》,卻源於一段風流韻事。

相傳「Choucoune」乃海地一名少女的別號,本名貝麗榭(Marie Noel Belizaire)。一八五三年,出生於小鎮北普蘭。膚色黝黑卻有筆直的長髮,自小即是街知巷聞的美人。小學尚未畢業,貝麗榭就與一名少年墮入愛河,兩人不久成婚。為供養家人,他開始經營小生意,擺賣生活雜貨,日子倒似過得平凡。

好景不長,貝麗榭發現丈夫不忠。他憤而遷至海地角,即北部省首府,並開了一間小餐廳。而當時的狄朗早就是馳名海地角的作家兼政客,二人也許相識於小餐廳中。雖然狄朗比貝麗榭年長十三年,兩人還是擦出愛的火花,度過了好一段甜蜜的日子。

畢竟曾遭伴侶背叛,也許貝麗榭自此就變得多疑。熱戀過後,他發現耿朗是個多情郎,令他漸漸失去信心,看不到兩人的未來。最終,貝麗榭毅然甩掉耿朗,另覓歸宿,想必教詩人大受打擊。

耿朗當時另一著名身份為記者,十六歲起他就入行,並憑此步向政界。與貝麗榭分手未幾,他就因撰文得罪當權,啷噹下獄。(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