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水巷生
南灣水巷生

哲學博士生,專長為意識哲學。有鑒追求靈性生活的香港人愈來愈多,惜坊間謬說流行,學院又鮮予重視,誠覺一憾。遂立志融會靈性與知性,助人探索精神世界之各處幽微。

鳳梨非菠蘿?謠言止於智者

(编辑过)

[水巷閒思]今月起,大陸停止進口臺灣菠蘿,有商業制裁之嫌。香港人反應熱心,爭相「懲罰」臺灣菠蘿,原是美事一樁。弊在不知誰首造謠言,大談鳳梨不同菠蘿,加上意見領袖幫腔,謠言便乘住眾人的熱心不踁而走。本來覺得只屬一時喧嘩,不予理會。豈料昨日見到《蘋果日報》及其副刊《果籽》亦大肆報導,大失所望,又恐習非成是,終於忍不住撰文。

眾所周知,香港有菠蘿包,臺灣有鳳梨酥,「菠蘿」「鳳梨」僅指兩地叫法。也許有果商出於好意,想教人分辨臺灣產的菠蘿,便說常見的鳳梨外殼有綠紋、頂葉無鋸齒、不用起釘、不必浸鹽水、可連芯食等等。雖非嚴格指標,不失為生活小智慧。惜以訛傳訛,慢慢演變出菠蘿與鳳梨根本屬兩種生果的謬論,反倒令不知原有此別的人慚愧了。

然而只需稍稍思考過,就應自知本不該慚愧。鳳梨學名叫「Ananas comosus」,客家人稱「黃梨」,潮州人稱「番梨」,廣東人稱「菠蘿」,原產自南美洲。中國大陸於十六世紀中葉傳入菠蘿種,至於臺灣之栽植,則始於康熙末年一六九四年,臺灣官方的農學網站盡有明言。之所以得名「鳳梨」,據《臺灣府志》所載,此果「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於叢心中,皮似波羅蜜,色亦黃,味酸甘。果末有葉一簇,可粧成鳳,因名。」引文中提及的「波羅蜜」,即指一種隋唐時已自天竺傳入的生果,俗稱「大樹菠蘿」。而廣東人就叫鳳梨作「番菠蘿蜜」,後來才略縮成「菠蘿」。耶穌會來華教士卜彌格(Michał Piotr Boym)所著的《中國植物志》(Flora Sinensis)中,就曾記「反波羅蜜菓子」一物。該書出版於一六五六年,遠比菠蘿傳入臺灣時早。

臺灣鳳梨種得出神入化,育成金鑽鳳梨、牛奶鳳梨、香水鳳梨、釋迦鳳梨等特產,至今已開發出二十多種,相信今後還會繁衍落去。但不論如何繁衍,鳳梨還是菠蘿,不會因為種出新花款而忽然自成其類。有讀書人認真辟疑,道生物學上有物種(species)及品種(cultivar)兩重類別,指菠蘿與鳳梨皆屬同一物種,唯分屬不同品種。若真如此,菠蘿與鳳梨可謂一樣又可謂不一樣,關鍵在要釐清大家談的是物種還是品種。惜此說似是而非,反更混淆視聽,誤導人深信鳳梨果然自成其類。沒錯,物種及品種有異,但「菠蘿」與「鳳梨」從來都是「Ananas comosus」此物種的統稱,而非某項品種之特稱,義一而名二也。是次鬧劇,原為語文運用上的風波,而非生物分類上的爭議。

近人陳肇慶曾以鳳梨為題,賦一竹枝詞,曰:

梅子黃時雨滿溪,纍纍佛果證菩提。

當罏十五鴉頭女,手把鸞刀劈鳳梨。

鳳梨又好,菠蘿也罷,不同品種的當造期都有出入。大家不妨多做功課,就月月皆宜「手把鸞刀劈鳳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