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Writer
SharpWriter

One shot, one point.

重新理解什麼是「閱讀」

最近面臨嚴重的「寫作枯竭」。隨著幾個重要的觀念都寫出來之後,發現我越來越寫不出什麼令自己滿意的東西來。這個"滿意",並不是說什麼文采要多漂亮,而是連最基本的「讓讀者有所得」都越來越做不到。

沒錯,問題就是在"輸入"已經不敷"輸出"了。所以我確實必須回頭審視一下我的閱讀是出了什麼問題。面對我的電子書庫,我真的是有一整面牆的書都沒讀完,許多書都是讀到一半,而且是那一半我根本不曉得讀了什麼(因為都是零碎時間讀的)。這樣下去不行,所以我決定再回頭把《槓桿閱讀術》重新讀一次。

重新讀過一次後,才回想起來,我的讀書方法又"情不自禁"的倒退回到原點了。為了避免又忘記「閱讀」應該是要怎麼樣進行的,就把這本書的「說明書」好好寫一篇吧。

為什麼要閱讀?

現在是知識深度決定競爭優勢的時代,所以閱讀絕對不要以"取得知識"為目的來進行,而是取得"關鍵字"來進行。具像化一點說的話,也就是有以下的幾個優勢。

打開「戰爭迷霧(Fog of War)」

有玩過即時戰略遊戲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們閱讀,就是為了馬上得到作者的”結論”供你使用。你會發現一些新的資訊,作者會用許多的案例來支持他的理論。就像Google搜尋一樣,很多事情其實不是多高深,只是你知不知道罷了。知道了,說破了,就不值錢。若作者花上大把時間驗證過的結論,若能適用在你身上,就像那些創投一樣,只要有一個成功了,你省下來的時間將會很可觀,就能用來讀更多書,成為飛輪效應(Fly Wheel Effect)。

增加你的「頻段(Frequency Band)」

即便是工程師,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閱讀專業領域的資料,他也必然會有需要參加研討會,發表演說,分享讀書心得等不同主題的機會,表現傑出的就會有機會和不同領域的管理者交談。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像無線電通話一樣,雙方在調整到同樣的頻段後,就可以你一來我一往的對起話來。

我們不談遠,就拿大家在工作上的狀況來說就好。若你就是個純工程師,管理觀念讀得太少,你會很難理解,長官的發言其背後的理由,當然你就很難跟他討論的起來;自我成長的書讀得太少,你會對於身邊的人的一些改變或發言會沒什麼知覺,所以你也很難跟他討論,他獲得了什麼成效,你應該從哪裡開始;行銷觀念讀得太少,你會報怨為什麼除了產品研發以外,你還要多做很多"廣告"給老闆看。當然你也無法跟運營單位好好的溝通,你只覺得他們都是來找麻煩的。

對,你沒有他們的頻段,所以他們的聲音你聽起來就都是雜訊。

打磨你的思維模式

我自己在這裡有踩過一個坑:多讀書把許多人的觀念”接收”進來,但並不是要求自己要全數採用。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許多觀念是衝突的:這本書叫你要當個好老板,帶員工要帶心,下本書會叫你把公司視為一個球隊,完全看績效說話,不適任的員工就儘快請他走路。同一本書的前面叫你面對辦公室政治要沈得住氣,韜光養晦,後面竟然又叫你要表明立場,樹立典範。所以就算看過再多的書,你也要知道絕對是不可能全收的。

持續的閱讀,去接收不同的,新的觀念,我們求的就是一個「打磨」的觀念。因為自己的觀念一定有正反兩面的效果及問題,一定沒有完美的,正確的"答案",所以我們就是在求不同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的思考深度更深,廣度更廣,因而有機會持續把自己的觀念修飾的越來越好

所以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閱讀?

把書看成「工具」,你只是一般用戶

除非是小說,你要看的是作者的"文筆",不然其他的就叫「工具書」。

在能連網的環境下,我想不會有人還需要放一本什麼語法或指令字典了。大家很清楚,這種東西Google一下就有了。但大家可能還不太能馬上接受的是,其實管理思維,自我成長,行銷技術等這類書籍,根本也是一種工具而已。

這類書籍通常會搭配大量的範例及故事,來增加理論或模型的可信度。所以如果你乖乖的一頁頁的細讀完,你當然會讀不完,而且你也不會得到什麼結論,可以在你的工作上馬上發揮效果。

所以,我們必須把書看成是一種「工具」。就像你買了掃地機器人回來,除非你一開始就想駭進去做掃地以外的事情,不然你一定就是稍微讀一下說明書(很多人說明書都沒讀),瞭解一下怎麼用,然後就開始用了,對吧?你不會買了它回來,還把它裡裡外外的結構及材質摸得清清楚楚,或是看一下創辦人的創業故事,再加上一些它清掃後的效果展示影片等等(但很有趣的是,你往往就是這麼讀書的)。你就是只打算拿它來掃地,不是來"觀賞"它的。

基於這樣的理由,你沒有理由把書給"看完"。快速找到你打算使用的"功能",讀一下怎麼用,重要的就是拿來用了。這在許多教閱讀的書中都有提到,要帶有「目的」,要先「略讀」,然後再「細讀」…這樣是有比較快,比較徹底啦,只是我們並不想"瞭解"到那種程度,我們只是一般用戶。

有時在看書的過程,若有自己的疑問,或是臨時進來的靈感或思緒,不要浪費,馬上記錄下來,因為這就是”使用”書籍的理由啊!不論是接收作者的思維,或是透過這本書觸發了,轉化了一個新的思維,這才是這本書的”意義”,而不是把它讀完。

寫一份「說明書」

當你把這本書的重點摸出來了之後(也就是說,那些故事,圖表,試題或範例等都可以濾掉了),你會發現這些重點可能會像拼圖一樣四散在不同的章節中,所以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把它們給拼出來。

作者是想解決什麼問題嗎?
他試過哪些方法?最後他找到了,支持他的解法理論又是哪些?
還是他發現了什麼規律?這可以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他經歷的故事,讓他產生了一些結論,這也適用於我現在的環境嗎?

應該還有一些可以列進來。通過這些問題,通常就能很快的找到這本書的"用途"是什麼。我們要做的就是,針對書中指明的解法及環境限制給記錄下來,這就是你「使用」這本書的說明書。所以為什麼看書後一定要做記錄,因為你一定要記錄下這本書給你的改變及理由,否則這些重點散落在這本書的各處,你組織不起來馬上學以致用,豈不也是沒有意義?

看得差不多了,就把它給「壓縮」起來吧

嚴格說起來,文筆及內容好到值得整本細讀的,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而且,你的感想會告訴你是哪一本值得這麼讀。所以,書這個「工具」買回來了,你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它該怎麼用。如果這本書的目錄,足以讓你畫出重點,讓你知道你要的重點在哪些位置,那就先這麼做。在讀完這些重點後,你應該花時間寫個「說明書」,讓你很快的掌握這本書的"用法"。

之後呢?這本書叫做"讀完"了嗎?若這種稱呼法會讓你覺得渾身不自在(像我就是),另一個會讓你比較舒服的說法是,你就把這本書當做是「壓縮」起來好了。反正,這本書對你而言,它就在那邊,你要用它的時候,就再把它"解壓縮"出來用就是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