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音Muter
靜音Muter

一個安靜的閱讀者 愛好設計 · 喜歡娛樂 · 會點程式 這是我在Matters上的小馬甲

靜音的夢想進度——技術築起橋樑,打破思考之牆

這也是一篇我要補上的自我介紹文章


大家好,我是那個默默無聞的靜音,在 Matters 寫下的第一篇文章是介紹了自己所做的小項目 Telegram 頻道 - Matters 閱讀精選 ,現在頻道的訂閱數已經超越1400人!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鼓勵和建議。

這一段時間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已經很久沒有認真靜下心來寫文章了,甚至閱讀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也差點忘記了,我出現的初衷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的聲音,都不應該被「靜音」

靜音是一個普通人的化身,現身於香港之夏和疫情之冬。在中國大陸長大,經歷了開明自由的十年,雖早已背井離鄉,但仍覺難以置身事外。每天默默關注時勢,保持國內的微弱聯繫,面對衆所周知或者是旁觀者清的現實,我有很多說不出的感覺難以釋懷……

攝影師:JESHOOTS.com,來自Pexels

中國大陸的社會管控和信息過濾,深重地影響了我們兩代人。我的爸爸媽媽在電話中勸我莫談國是,因爲禍從口出;我的朋友在微信上發着我看不懂的縮寫在聊天,覺得自己聰慧無比;我在公開場合寫下勸人思考的文字,遭到無限攻擊,被公權力禁言。

最後,又一代人習慣了,他們忘記了原本可以放心談論,寫不出完整的漢字表述,也不知道辯論的精彩和意義。自此之後,我便會失去與中國的最後聯繫,永遠遊蕩。

這是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也不容許自己眼睜睜看着它發生。這便是靜音,出現的緣由——用我學到的技術,爲撕裂做一點小小的補救。


今年,我想做並且已經提上日程的/已經開始動手的夢想


一個適合中文使用者的電報 (Telegram)

自從我接觸 Telegram 開始到現在,我可以說是半個推廣大使了(笑),畢竟電報可以說是功能性、開放性和安全性最爲平衡和突出的聊天工具,但對於中文用者來說,它有很多「水土不服」的設計,一些設計官方也沒有計劃去改進,比如說:

  • 幾年過去了,搜尋仍然不支援中文分詞(中文用戶最大的痛點)
  • 沒有翻譯功能,不能簡繁互換
  • 聯絡人功能不完善,缺少標籤和分組功能
  • 沒有易用的生活分享功能(Facebook/動態消息/朋友圈)
  • 一個難上手的UI(沒有新手指引)
  • 還有更多……

雖然這些問題對於習慣了的我都不再是問題,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問題未解決也足以望而卻步。

目前商店中有很多第三方軟體,但暫時沒有一個面向中文用戶,有效解決痛點的好用的客戶端。所以,我的計劃是,用 Telegram 的核配上適合中文用戶的皮,使它如虎添翼。目前這個想法處於草案階段,具體也未有考慮清楚,希望大家給一點意見。


一款 Matters 的第三方閱讀器

我很喜歡開放包容的東西,所以很喜歡 Matters 的環境,起碼這是一個可以用完整的中文自由交流的地方。Matters 的 WebApp 做得很漂亮,甚至可以說是很清秀,但我用起來覺得有一點不順手的地方,比如說:

  • 設計有一些混雜:側邊欄和底欄混在一起了,搜尋和通知的位置怎麼在下面,標籤和分類要多步進入……
  • 效能差了一點:也許是我的電話太老款了,一些介面尤其是側邊欄會Lag
  • 沒有一些小功能:簡繁互換,夜間模式……
  • 分享功能糟糕了一點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啦,既然 Matters 社區開放 API ,我只是抱着一個「儘量完美主義」的心態,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而已。

這個小工具的進度就比較快了,因爲結構簡單,把 API 全部封裝之後,現在我基本已經把雛形做出來了,請大家拭目以待!


最後,回應標題所講,我要做的最終目的是將交流變得無阻礙

Telegram 是一個好的聊天工具,但不是每一個人到能夠用到;Matters 是一個好的交流平臺,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看到。

不少人因爲信息的遮蔽,而忽略掉美好的事物,我感到十分可惜。這些人不是我,但如果我的一些小付出,能讓更多人體會世界上不同的事物,何樂而不爲呢?也許這就是我的最終夢想吧。

上面所說的兩個項目,我都會盡自己所能加上自帶「翻牆」的功能,同时便於面對面地分享應用本體。雖然想法很美好,但我也知網牆易翻,心牆難越。未來的走向會是如何,我深感憂慮,但仍心存希望。

水平不足,文筆欠佳,還請包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