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do的Me
在Indo的Me

木木草,旅居印尼和英國,香港人。 (我不會「有拍必回」,我只拍我喜歡的文章。我也希望你是喜歡我的創作才給我拍手。望見諒。)

閒話家常 │疫情下的雅加達,一切如常

這兒採取較接近共存的應對,社會設施基本上也如常運作,商店如常開張。不過疫情不經不覺已經兩年,大家都意識到此疫是沒完沒了,因為中了的也會再中,不管打了疫苗與否。

終於報了cermaics課,前幾天上了第一課,也是我在雅加達第一次被要求要先洗手、先戴上兩個口罩才進內。難得遇上認真做防備的印尼人,我欣然接受這條件。

雅加達疫情當然不比香港好,宗數也回復去年高峰期接近每日一萬宗。不過跟去年不同的是,死亡率沒有上升,維持1.3%,復原率也達92%。或者跟雅加達疫苗接種率達9成 (全國完成兩針的則少於7成),以及之前一波疫情形成了herd immunity有關吧。

這兒採取較接近共存的應對,社會設施基本上也如常運作,商店如常開張。不過疫情不經不覺已經兩年,大家都意識到此疫是沒完沒了,因為中了的也會再中,不管打了疫苗與否。

所以對於傳染性較強的Omicron,就算政府沒有強烈的封鎖措施,*我個人覺得* 印尼人自行防範的意識好像提高了點,我常去的商場、餐廳人流比之前明顯少了些。

一次我從Indonesia National Museum上車,見我一個外國人還在四處遊覽,竟然是Grab司機問我 :「你不怕嗎? Omicron好易中,可以由眼傳染啊 !」怕我不明白還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看著司機座位的透明膠圍板,還有他疑似戴了3個口罩而顯得有點呼吸困難,決定虛應一下就算 : 「怕呀,所以現在回家了。」沒有告訴他,喂,其實COVID從來都可以從眼睛感染的呀。

剛過去的星期六一早,朋友又傳來香港檢測中心外的人龍照,而香港只有7度,還在下雨。心裡面著實有種說不出的無奈,但自己不是身在香港,好像說什麼、罵什麼,都不過在隔岸觀火。唯有做點實事,給家人朋友補給快測裝備、血氧儀,備好出事時要替父母打的電話號碼、預約網頁等等,盡自己能做的就好。

最後為了不令這一篇太圖文不乎,也首尾呼應地說說我的ceramic。

為了紀念一下這個碗是我在印尼的作品,上面畫的是印尼傳統布藝「Batik」上常見的紋路,稱為「mega」。一般的雲,印尼文是awan,但當形容batik上的紋路時,就會叫mega,無咩,純粹想勁一點。Mega一看就知跟中國畫的雲很像。(希望看得出來.... )

中國人比16世紀才來的歐洲人,更早到印尼做生意,不少中國人因此在印尼落地生根,所以印尼有些傳統文化、飲食習慣也有受中國的影響。有機會再多說。至於我畫mega,無咩,純粹因為容易畫。待我技巧再純熟點時,再挑戰一下Batik上常見的花花紋吧。

Mega是在印尼傳統BATIK布藝上常見的花紋,是受華人文化影響的圖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