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do的Me
在Indo的Me

木木草,旅居印尼和英國,香港人。 (我不會「有拍必回」,我只拍我喜歡的文章。我也希望你是喜歡我的創作才給我拍手。望見諒。)

遊日惹(2): 皮影戲

(编辑过)
......主持人告訴我們,他們把故事分了10個Episode,每個Episode會按月輪替表演。但正式的皮影戲,應該是一氣呵成的、最小8個小時的演出 ! 期間樂手和表演者都不得進食或如厠。

疫情下,日惹Jogja幸好還算挺自由,Malioboro夜市依舊車水馬龍 (真係仲有好多馬車),酒吧餐廳開到晚上11時,飯後還有充裕時間去Temple Gelato吃杯雪糕 (仍在想念薑汁雪糕)。不想只顧住食和買的話,可以去看皮影戲Wayang kulit。


Museum Negeri Sonobudoyo
每天晚上8-10時在博物館有皮影戲演出。由於印尼文還是不靈光的關係,兩小時的皮影戲本也抱了要悶壞的心理準備。但不久,我們發現本地印尼人竟然也在打瞌睡 ! 心裡滿是疑問之際,丈夫不知何時竟與年輕主持人打開了話匣子 (表演前會有一位主持人以雙語簡介表演內容,很認真的)。幸運之神眷顧,我們又碰上了英語說得很好的本地人。

主持人告訴我們,原來表演者唱演的是爪哇語。爪哇語分四個階別,頭三級分別是與後輩、同輩和長輩的日常用語 ; 而最高階的爪哇語則只會在文化表演時用,皮影戲表演用的,正正是最高階的爪哇語。故此,即使是本地印尼人,大部分都像我們一樣,對演唱內容一舊雲。我試試問下身邊一位跟我們一樣作戰到散場一刻的印尼人 : 「你明唔明呀? 」她笑笑搖搖頭,表示她也不懂: 「I come from Borneo」

爪哇語在日惹的學校仍是必修課,大學也可主修爪哇不同的傳統學器。散場時我試玩了一下其中一款銅片琴,完全無法找到連貫的音調,主持人笑說爪哇學器不從西方的do re mi fa so,他們有他們自己的Java note。我們也留意到皮影戲表演基本上是由一位師傅擔大旗,由舞弄人偶、所有角色的唱演、至每個動作的音效,都是師傅用上手和腳包辦。主持人叫他Master。要成為皮影戲Master,要先精通一台戲的所有 (是所有!) 傳統學器。難怪被稱呼為Master。


在從前,能夠在幕前(即布幕前面,只看到皮影,看不到樂隊)觀賞的都是達官貴人,貧苦百姓只能在幕後 (即對著樂團、看到Master每個動作那面) 觀看。不過到了現代已無票價之分,主持人甚至鼓勵你在表演期間走動,在樂團四周不同角度觀賞演出。這也解釋了皮影戲那些水牛皮做的人偶,為何要仔細塗上顏色,因為幕前幕後都是表演啊。

傳統皮影戲內容都是印度教的故事, 我們當晚看的是Episode 7,是巨人Kumbakarna被印度教的神Rama打敗的那個章節。主持人告訴我們,他們把故事分了10個Episode,每個Episode會按月輪替表演。但正式的皮影戲,應該是一氣呵成的、最小8個小時的演出 ! 期間樂手和表演者都不得進食或如厠。不過咁,表演都有「break」的,但所謂的break,是完了一個段落後,Master會和樂手和唱女聲的嬸嬸吹吹水,例如問問他們最近點呀、仔女點呀咁,不過仍然以爪哇語演唱形式進行。而說起家庭的話,Master就會用皮影做一小段關於考道的故事之類,叫做俾大家輕鬆吓,有個廁所位咁。

如果想挑戰最正宗的Wayang kulit,可以到離Jogja不遠的Solo的Taman Budaya Surakarta,據知那兒仍然有一整晚的皮影戲,歷時為晚上9時至翌日早上5時啊。


延伸閲讀:一批印尼戲偶,讓我跌進爪哇文化的豐富世界 (袁緒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0349?utm_source=fb_kol&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fb_kol-affiliate_liao&fbclid=IwAR02AmTwUfzC5On4bCfTNU5qW1L5R_LZScvlXro4NYwPCtelLLDcmQ_H8PI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