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ong
MsTong

A Writer

【點評】失控:美国的问题,世界的难题

一個社會缺少有在地經驗的保守群體,很難想象能夠做到真正的長治久安。可見這裏談美國、見世界。人到底還是息息相關的啊。

【余案:華人當中的左右態度倒是壁壘分明。臺港白左黃左跟歐美局面大致相同,多半盤踞在高校媒體。這跟這個群體多有歐美留學背景相關。尤其臺灣,黃左勢力佔據當道中樞不算,反對黨人衆當中,也未見到足夠份量的保守分子。這跟李登輝當年判斷似乎有點不同。臺灣藍綠其實都衹能算是左翼。尤其綠黨,太陽花之後甚囂塵上的時力,實在太過進步。追隨歐美不遺餘力,完全沒有在乎在地民衆的所思所想。這在未來臺海的前途命運選擇中,值得有心人的擔心顧慮。一個社會缺少有在地經驗的保守群體,很難想象能夠做到真正的長治久安。可見這裏談美國、見世界。人到底還是息息相關的啊。】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2021年11月1日星期一

失控:美国的问题,世界的难题

策划:先知书店/文:愈嘉 编:先知书店店长、柏果

世界对美国的关注,从未像当下这样强烈,有四种问题,关注度最高、讨论最多、争议也最大的问题:

◎“美国疫情失控与经济大萧条”:新冠疫情全面失控,截止目前,感染800万人,死亡22万人,连总统也未能幸免。在此冲击下,美国也陷入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种族冲突”:以黑人弗洛伊德的死亡为起点,美国掀起了一场“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并迅速演变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血冲突。

◎“新冷战与逆全球化”:美国宣称,世界秩序将迎来“两个阵营,三个世界”的对抗局面。

◎“美国大选”:当下的种种困境与冲突,让“2020年大选”成为超级大热点。

种种现象,归结为一个似成共识的结论:“美国正在衰落”。而对此的分析,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金融过度膨胀说”:由于金融的过度膨胀,导致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空心化,造成了美国国力的严重衰退。

◎“资本绑架政治说”:美国政治被利益集团操纵,华尔街与华盛顿大搞旋转门,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严重恶化,这是美国社会动荡的根源。

◎“白人殖民者还债说”: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立国之初的根基是奴隶制,是建立在剥削黑人的基础之上的,这为今天的种族冲突埋下祸根。

“美国为何衰落?”似乎是一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美国保守主义复兴运动领袖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给出的答案,独特而又简洁,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美国衰败的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美国的立国根基——保守主义精神正变得愈发脆弱,作为繁荣根基的活水源头正在枯竭。”

沿着柯克的思路,回顾美国历史,不难发现,保守主义精神兴,则美国走向繁荣,保守主义精神亡,则美国走向衰落。

▍美国奇迹的根源:保守主义精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是自由民主的、崇尚科学的现代世俗国家。然而,罗素·柯克却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最初的美国,是由一群清教徒建立的,他们独特的精神结构——“清教徒保守主义精神”奠定了美国秩序最稳固的根基。

◎ 保守主义精神的基点:因为信仰,所以虔诚

二战后,纳粹德国的罪行被揭露,很多人纷纷质疑:当自称上帝选民的犹太人惨遭屠戮时,上帝竟不施以援手,这样的上帝,还值得信仰吗?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却说:“明知下一秒要进焚尸炉了,对上帝那份无比虔诚的信仰,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这样的思考方式,对实用主义者,实在是匪夷所思,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但是清教徒却是这样思考的——

如果上帝不给予任何好处(如生存、财富、地位),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处。如果他因为有好处才信仰,那么他实际上是被外在物质所决定的,这样的人和动物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他选择信仰上帝,是因为无条件地相信上帝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上帝能给他好处,这就意味着他不再被任何物质条件所约束,那么,他的精神、灵魂是自由的。

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信仰传统稀薄的地方,很难被理解。但是,如果不理解它,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美国。

【余案:與其說這是阿Q精神,莫如說是世人本來就沒能認知的真理。畢竟,這個所謂的「上帝」根本就不是爲你呼風喚雨爲你所用的僕人啊。曾經有人問我到底有神還是無神信奉者。我笑言回復:這首先就是語義學問題。你未能界定你口中的詞是否我所理解的相同一個。如果你心目中的「神」就是傳説中紅毛綠眼法力無邊的怪物,我當然不信。但是且慢,你又是否知道我所謂的有神到底什麽意思?本文作者回答相同問題時,明顯是未能説服讀者如我之流。既沒好處又侈談自由,又如何為人所理解呢。那麽,我又如何回答此類問題呢。我說,上主並非你信不信的對象,而是讓你認知真理的主人。所謂真理在這裏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超越作爲叢林生物的狀態,成爲「人」。這纔是上主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生命。衹有超越自然生命,纔能獲得超越自身的生命。這纔是我認知的真理。所謂信徒,衹需要敞開心胸,上主一旦選擇你,就會讓你感悟讓你知道上主已經成爲你靈魂身體的組成部份。否則,無論你信不信都毫無關係。你我衹能是受造受選的。這裏需要辨明的一點就是「人」並非外形上相同就是足以互相認同為同類的叢林生物。所謂「人」作爲「受造」者,前提就是精神上的互相認同。很多無神論者無法理解精神對於「人」的決定意義。所謂行尸走肉,大概就是指這樣的生物存在吧?那麽,到底什麽纔是對叢林法則的超越,是否超越,對於「人」的「生成」到底具有怎樣的意義?記住,所謂等級差序格局,其實就是叢林生物弱肉强食的翻版。自由平等並非與生俱來的自然存在。我早就指出過,翻譯錯誤影響了人們對獨立宣言的理解,莫過於這句「生而平等」。爹媽是生不出平等給我們的。給我們平等意識的,衹是超越叢林法則的上主。捨此就談不上任何有意義的信仰。】

◎ 保守主义的主要原则

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中指出,清教徒的基本理念是,在与上帝之约的基础上,自我立法,自我治理,只有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才是主宰,祂赋予个体以自由意志,个体要去主宰、创造自己的命运。由此衍生出了清教徒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珍爱上帝创造的社会传统”——上帝统治着人类社会的良知与道德,任何传统都是上帝创造的,它久经岁月的磨砺,主张审慎的、自发的改良,拒绝用顶层设计出来的乌托邦蓝图来改造社会。【余案:這是所謂「保守主義」的本來意思。絕不相信某天起床靈機一動就能改天換地。任何改善都是點點滴滴反復試錯的結果。不相信進步主義的取消傳統會將人類引向真正的「進步」。】

·“无私产,不自由”——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勉和创造荣耀上帝,由此获得的私有财产,是每个人自由的根基。

·“主张差别和秩序”——尊重人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每个人只有在神明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反对经济平等的“无阶级差别”的社会。

·“自律即自由”——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人在追求自由时,要警惕人性之恶,必须有所节制。

◎ 曾经的美国奇迹——保守主义精神的果实

保守主义的精神气质,最终在世俗层面体现为两点:以美国宪法为基石的政治制度,以及由此创造的经济奇迹。

美国宪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理念的话,就是“以野心对抗野心”,构建一个保障个体权利的平衡性政府。

所谓平衡性,首先是防范多数穷人侵犯少数富人的财产权,用政治哲学的语言,就是“共和高于民主”——既防范暴君,也防范暴民,而防暴民甚于防暴君。

其次,是防范富人利用权势,压榨穷人。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古维纳尔·莫里斯说:“财富会腐蚀思想,助长权欲,上帝证明,这就是富人的趋势。”

清教徒背景的美国国父们一致认为,只要国家制度设计得当,就能建成一个平衡性政府——各利益集团、各阶层互相制约,从而充分地保守上帝意志下的道德秩序。

具有保守主义精神气质的清教徒,他们的财富观,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勤勉和创造来荣耀上帝”——作为上帝的选民,财富是荣耀上帝的方式,而贫穷则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工作的意义不是为了挥霍,享乐,而是出于对上帝的信仰。这种清教伦理,才是美国经济崛起的根源。

可见,美国奇迹的根源,不是三权分立、自由市场等政治经济制度,而是清教徒保守主义的独特精神气质。

正如保守主义学者刘军宁老师在《保守主义》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印象中,美国秩序是进化的、世俗的、科学的、现代的、民主的。事实是,美国秩序是保守的、宗教的、道德的、古老的、共和的——美虽新邦,其命惟旧。”

【余案:民主也好三權分立也好,歸根結蒂衹是達至某種目標的手段措施,如果喧賓奪主反而視之為旗幟招牌,危險的結果就是今天看到的歐美。美國先賢念茲在茲以各種手段試圖加以預防的種種暴民專政現象紛紛出爐,而通過這些手段意圖達到的目標,反而越來越遙遠了。那麽,真正的目標到底是什麽?一言以蔽之:自由!這纔是保住主義者力圖「保守」的東西。而非任何其他冠冕堂皇蠱惑人心的東西。】

▍“美国衰落”的根源:

保守主义精神的大溃败

保守主义精神造就了美国奇迹,但两大关键性事件的冲击,让保守主义精神在美国出现了大溃败:

◎ 平权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浪潮下外来移民的涌入,以清教徒为主体的基本盘受到冲击,美国人的国家认同开始被解构,“谁是美国人?”的答案越来越模糊。

【余案:移民國家面對移民的侵入束手無策,應該不是移民這件事本身出問題。而是如何處理新移民進入之後的處理。以前的大熔爐之説就是要將原來的國族意識熔化乾净再融爲一體成爲新的國族。這就是移民入籍儀式時必有的環節:舉手宣誓,就跟入教一樣,從此成爲新人。問題在於,太多新移民衹是將這個儀式看作走過場然後依然故我的纍贅。用中國人習慣用語來表示就是,組織上加入,内心裏無動於衷。這種狀態大概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即使入教又如何?還不是依然故我完全一樣的老人?宣誓作爲儀式步驟難免自欺欺人。人性之惡儘見於此。受物質欲望驅使來到美國的移民當然不會感恩收留,反而會抱怨今不如昔不如在中國吃香喝辣來到這裏特權盡失哪裏還會感恩呢。這個難題大概永遠不會有解決辦法。人性惡的現實,早已汗牛充棟地描述在先賢筆下。有啥辦法?】

1988年,美墨之间有一场球赛,放眼望去,赛场几乎清一色的墨西哥国旗。当美国队出场时,全场观众朝他们扔石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比赛的举办地点,不是墨西哥,而是美国的洛杉矶。

一个挨打的球迷气愤地说:“在美国比赛,我竟然因为举一面美国国旗挨揍了,岂有此理!”

这一荒诞事件,成为了美国国家认同遭到严重挑战的生动注脚。

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柏克曾说:“去美洲殖民地的都是新教徒(清教徒),他们是异见者中的异见者,是新教徒中的新教徒。”这些异见者——300万“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决定了美国人身份认同的核心,是美国的基本盘。

随后,在19世纪的100年间,欧洲白人移民不断融入美国,尽管“WASP”被“WEP”取代——“盎格鲁—萨克逊”被“欧裔”取代,但是“白人”和“清教信仰”却没有变,“清教伦理”对“欧裔”的同化成功了。

历史的转折点,是20世纪60年代的平权运动,“美国人”的身份认同第一次遭到重大挑战,“清教伦理”对黑人的同化失败了。此后,随着全球化和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清教伦理对墨西哥裔、拉丁裔、穆斯林、亚裔等外来族裔的同化也都失败了。

政治学者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一书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美国就好比一锅番茄汤,最初的这锅汤,就是300万“WASP”熬的,后来的欧洲移民就好比是各种蔬菜和作料,尽管他们让这锅番茄汤变了些味儿,但是基本底色仍然没有改变,但是对黑人等族裔同化的失败,相当于直接把汤倒掉,变成了层次分明的沙拉酱。

保守主义精神的基本盘——美国清教徒,在平权运动和外来移民的冲击下开始瓦解,于是,美国的身份认同出现重大危机——“谁是美国人?”这个问题竟然变得异常敏感而又尖锐。

【余案:顧名思義,「湯」是要加火「熬」的。這把「火」不是別的,就是基督教信仰。這個失敗跟人種膚色毫無關係。君不見有色人種當中同樣存在大量保守主義者。相比於美國土生土長的進步主義白左分子群體,拉丁美洲例如墨西哥的新移民當中擁有基督教信仰的,很多人都屬於保守派。這在德州等邊境州的選民構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可見亨廷頓將昂撒清教徒看作美國價值的核心顯然不對。上主眼中無膚色,MJ 寫的We are the Children在非基督徒聽來或許不知所云。其本意就是臺人所譯的「神的兒女」。可見這裏的關鍵詞並非昂撒族群,而是基督教信仰。所謂加「火」,就是實行基督教訓練。强迫加入這個信仰團體。聽來不可思議,其實整個中世紀的所謂「黑暗」就是這個殘酷過程。沒有這個整合過程,哪來的清教徒團體?携劍傳道就是這個歷史過程的簡化表述。即使遲至二戰,日韓甚至臺灣,也是在美軍的直接威脅下現代化的。若沒有這把利劍懸在頭上,哪個國族都以爲老子天下第一,幹嘛要聽你的?這就是我所謂的天下至道就是井蛙的井底生活方式。在躍出井壁之前,誰都是最好的。沒有外力打破井壁這個第一推動,地球不會轉動,世界更不會自動整合。】

◎ 激进自由主义的全面兴起

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也就是说,再先进、再完美的制度,其活力的源泉都是文化与信仰,如果文化与信仰丧失了,那么任何制度都会变成了失去灵魂的僵尸。

随着非洲裔、拉丁裔等族裔开始占据人口结构的主流,与之而来的,就是汹涌而至的激进自由主义【余案:這樣的表述難怪遭到「種族主義」的詬病!白左之爲白左,並非因爲其「白」,而是因爲其「左」。這個簡單表述都不能釐清,還靠什麽來書寫保守主義?】,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提炼出激进自由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与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几乎背道而驰:

·“越多元越好”【余案:同樣道理,這裏所謂的「多元」並非種族多元,而是「價值」多元!自己昏昏又如何使人昭昭?】

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美国的价值认同,却经历了越来越激进的革命:从单一的清教徒对上帝的无条件信仰,到对多元文化的承认、宽容和尊重,再到追求无限制的多元化,直到最近几年,将一些少数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文化,罩上道德的光环,并设置为政治禁忌,即“政治正确”,赋予其特权。

以民主党为代表的美国激进自由主义,为了追求多元化,赢得选举,不惜以损害美国的国家与社会的整合、民族认同,甚至牺牲作为社会根基的主流文化传统为代价。【余案:居然完全不提1619工程,本文作者似乎並未進行適當的資料收集整合啊。】

比如,民主党在“政治正确”的旗号下,策动各大高校取消美国史教程,结果导致——早在1990年,常春藤盟校中,只有25%的学生知道“民有、民治和民享”这句话是谁说的,1/3的学生竟然不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的。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一书中,对民主党的种种作为评论道:“民主党的领导人挖空心思,采取各种措施来解构本国人民,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无前例的!”

·“越民主越好”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主”是美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是实际上,作为美国立国根基的保守主义精神,对民主的态度是警惕的,防范的。而如今,随着激进自由主义的愈演愈烈,民主终于逐步走向了开国先贤们所担忧的“多数人的暴政”——民粹主义。

随着非洲裔、拉丁裔等族群成为民主党的基本盘,美国的民主由公民权利的平等走向政治影响力的平等、经济结果的平等、权力分享的平等,特别是不同身份群体按其人数比例平等分享权力。

比如,民主党的明星议员桑德斯、AOC不断主张对富人征收70%的税;在美国民主党执政的许多州,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可以选择56种性别,公共厕所可以有56种的奇葩景象。

·“越平等越好”

“平等”是现代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如果平等日益泛化,走向激进的平等主义,就会出现“平等之恶”,从而带来灾难,如今的美国,由人格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基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走向结果平等、待遇平等、享受平等。

比如,美国大学已成为“平等之恶”的重灾区,许多大学明确地采取了给非洲裔、拉丁裔一定的名额,无论他们的入学考试是否及格。由此也引发了两个后果——非白人族裔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许多优秀的白人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余案:這裏引發的提問跟諸多主流媒體一樣,爲什麽保守陣營不能擁有自己的大學跟媒體?何以放棄自己應該有的陣地?用毛賊東的名言來表示:這個陣地你自己不去佔領敵人就一定會去佔領。老川拼一己之力創建一個社媒能否成功,尚在未知之數。由此足以見出保守陣營面對的這些問題必須檢查自身。靠老川單槍匹馬何以致勝!】

·“越自由越好”

保守主义认为,“自律即自由”,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必须防范和警惕人性之恶,然而,在自由激进主义的主导下,个人主义不断突破各种限制,个人权利不断泛化,突破边界,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从而走向放纵的个体主义。——穷人与富人,都在“以自由为名”疯狂地放纵:

穷人的自由:“吸毒”“滥交”

曾经,工作是为了荣耀上帝,贫困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婚姻、家庭与责任,是美国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如今,价值观被彻底颠倒:

首先,“我穷我有理”“穷就能领救济,没必要工作”,成为美国底层社区最重要的价值观。

其次,美国底层穷人无法做到在结婚后再生孩子,导致单亲家庭泛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最终,穷人家的孩子无法完成学业,每天放纵般的享乐,吸毒成为常态。

由此,穷人陷入恶性循环,根本无法摆脱贫困的陷阱,这也成为美国贫富悬殊的重要根源。

富人的自由:“不事创造,疯狂地赚快钱”

美国企业家群体不断背离“创造、节俭、奉献”的清教徒精神,把产业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地,把苦活脏活累活全部外包出去,他们利用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利用金融优势赚快钱,而这种赚钱模式成为主轨后,一定会产生毒瘾般的依赖,导致美国经济的根基彻底溃烂。

——结果,曾经让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工业体系全面崩溃,80年代,汽车产业被德国货、日本货取代,如今,工业制造被中国取代。目前,连美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波音,也濒于破产。

保守主义精神的溃败,让美国从一个肌肉强壮的经济巨人,沦为一个虚弱的、满身脂肪的虚胖子。

【余案:覆巢之下無完卵!羅列這麽多事証衹説明一個問題:貪得無厭是兩黨的共業。並非某個族群某個政黨特有的過失。正如我在上文指出的,人性惡在保守與否問題上不分軒輊禍害所有人。大學媒體等儘入白左陣營,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説明牠們更有理想主義獻身精神,不計成本不在乎盈利,自己覺得對,就堅持去做。反觀右翼資本家爲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成爲全球化的推動者跟積極參與者。加州曾有倆女政客,號稱共和黨卻無視民生,斥巨資競選公職卻遭遇慘敗。選民嘲笑說,你這幾個億早點拿出來賄賂一下窮苦人,沒準會將選票投給你啦。老川得民心之處非其口無遮攔(白左媒體故意扭曲此點以免選民看清真相),而是瞭解民衆的真正需求以及社會面臨的真正問題。】

▍保守主义的溃败,

是美国的问题,更是世界的问题

美国政治文化学者英格尔哈特认为,所谓激进自由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普遍价值被扭曲后的产物,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对待任何议题,他们都采取了脱离现实的激进态度,最终导致,问题越解决越多,越解决越糟。

其实,早在1970年代,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就已经预见到了这股趋势,他悲观地认为,保守主义溃败由来已久,只不过今日尤甚而已。柯克当年就是想写一部“保守主义的溃败史”,但由于出版方的坚持,才不得不改为现在的书名——《保守主义的精神》。

丛日云教授说:“如果把美国比作一辆汽车的话,激进自由主义是油门,而保守主义是刹车,如今的美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美国若想复兴,必须猛踩刹车。”

此言一举道出了现代社会的真正危机——在强制与自由之间,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世界的秩序和人的意义被不断朝反方向拉扯。撕裂的价值观、强烈的失控感,人类必须重寻价值之源。

我们说保守主义的溃败,是美国的问题,更是世界的问题,这不仅因为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兴盛或衰败直接关乎世界秩序这一事实,更因为保守主义的溃败,是现代文明的价值内核,不断被掏空灵魂,留下一地被风干的僵尸。

更重要的是,对于尚处于前现代的国家或地区,保守主义大溃败,激进自由主义崛起所引发的恶果,会直接成为这些地区拒绝现代文明天然的借口。为此,先知书店力荐罗素˙柯克这本《保守主义的精神》(第七版译本),读懂美国兴与衰的根源,在历史拐点时刻,拥抱一种陌生但正在改变未来走向的思想,还可一键收藏本文推荐的其他几部好书。

張貼者: 吴一舟 位於 11/01/2021 08:00:00 上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