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Fe.42
MsFe.42

我叫阿Fe。(She/Her) 目前規劃搬移有關私影的文章至此,並持續整理自身的拍攝經驗。 IG: msfe.42 正在經營Onlyfans。

[性/別]男性在性議題上冤枉嗎?

(编辑过)
男性這個群體在性議題上太冤枉了——明明我就是一個會尊重他人/弱勢/無權的男性,爲什麽總是被代言「男人都是這樣」?

邀請各位觀察:當我們或他者引用「男性」去描述性相關的觀念時,我們說的是什麽?

「男性就是會打手槍啊」「男性就是天性好色」「男性就是太壓抑才外遇啦」「男性就是喜歡大胸部」「男性就是不喜歡太淫蕩的女性」「男性就是會把持不住啊」
這些句子背後想說的,到底是「男性都這樣」、「我是這樣」、「我所認識的一位男性是這樣」還是「我所認識的部分男性是這樣」?

很多時候都不是男性都這樣,而只是「我」或「我所認識的人」發生的事情。

會用群體(即「男性都_________」)指涉所有人的説話者,可能是考量很多因素後才採取這種説法——例如避免表露自己的個人想法、曾經被群體部分人所傷、希望獲得在場同性別者的認同、以群體説明感覺上比較有代表性、習慣以數字或大比數來表達正確性等。

寫此文章期間剛好遇到一範例,供各位參考。
圖片範例的翻譯如下。
A:其實幫你拍照的那個人是男還是女的
男的話他怎麽可以集中得了
我:你集中不了,不代表別人集中不了
A:你對 有個那麽正的女生 我絕對集中不了
我:那所以不要怪在男人上了,是你不行而已
A:只是問問 麻煩你
留意一下 我沒有怪別人謝謝

如果你認同自己為男性,看到上面的範例,會感到「我才不是這麽想,這人怎麽把自己的責任推在所有男人身上?」

你就能夠理解,這是代言,也是被代言。

憑什麽男性這個群體就要為所有所謂「犯錯」的男性背鍋?只因爲恰巧所謂「犯錯」的人的性別為男嗎?我們敢面對自己嗎?一定要拖整個群體下水嗎?我們就不能只是我們自己嗎?犯錯者就不能只是犯錯者本人嗎?


爲什麽我們會形成一個用群體(如「男性」)去指涉所有人的操作方式?

因爲這個管理手段,我們由小到大都在經驗和學習。

早在我們進入社會化的場域——幼稚園去廁所,已經在練習性別分類;成長路上遇見的各種研究或是市場調查,總會將受試者分類為「男/女」,然後用大比數的形式推斷各種性別特質,繼而得出「男/女性就是______」但明明可能有很多因素使每個人都有不同決策,將人的獨特性抹去,為的是找到「可量化」的大部分特質。

是性別本身有的特質,還是被教育而成的?這其實就是「有雞先定有蛋先」的問題,本質上是互為影響的——建構了對性別的想像,然後透過生活的教育加以鞏固,然後持續建構對性別的要求。

你可知道,對話本身就是一場教育?

各位可以嘗試回想自己或他人曾否對孩子說:「男生要去男厠」、「男生就是喜歡運動」、「男生就要幫忙搬東西」、「男生不可以哭」、「男生要保護別人啊」、「男生就是要站著尿」

我們從小就被依據「性別框架」受到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經驗所影響,依照你所擁有的生殖器官去辨認你的性別,然後要求你符合這個性別的成長模板去生活。

那些性別框架不一定是獨特的,只要教養者想,就能挪用性別框架去規限你;在你懂得探索世界前,教養者已經告訴你可以朝著什麽方向探索。

這種方式,説不上錯,畢竟教養者已經有生活經驗,知道世界運行的方式,所以通常會以爲依照現有方式去教導,希望能夠讓你的成長更爲順利。當孩子「不乖」的時候,教養者會説「男生都這樣調皮」、「女生就是比較貼心」,這是真的嗎?是性別本來就這樣,還是有其他因素影響我們長成的個性?

性別是一個方便的代稱詞,也是一個方便的管理手段。

性別會受著當時社會、文化、政策等因素影響。基於每個年代對不同性別的要求都不太一樣,當有人跟你說「你是男生就該____」,那背後可能是他想合理化自己對你的期望,而要整個群體負責呢。

你是男生,不等於你壯碩、高大、溫柔、主動、粗心、顧家、好色、幽默、健忘、賺錢養家(下刪一萬種要求)。你能夠想起,你會形成現在的個性或外形,是受到哪些人物、人物背後的價值觀、事件、觀念、書籍、影像等所影響嗎?

順道吐槽:
那些「男/女朋友點心紙」(即對伴侶的期望,如尊重、理解、聆聽等),確定只是要對單一性別作出要求,還是可以把性別抽走————是每個作爲人的我們都該達到的呢?

假如你能理解性別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時,可不可以由自己開始,改變用群體(如「男性」)指涉所有人的方式説話呢?因爲很可能,這種説話方式已經形成了一種壓迫。

下次在你聽到別人說「男人都這樣」的時候,或許我們都可以提一句「哎,你別代言了所有男人哦」或者「是所有男人,還是你自己?」

我們只能夠代言自己。
基本上可以將上面所有「男性」字眼改成任何性別代稱詞,甚至是任何群體的代稱詞。

沒有一個群體有著絕對的標準,我們都別成爲壓迫者,要作出改變,就由覺察自己的言行開始吧。
那麼性議題上,爲什麽「男人冤枉」?冤在哪?是不是真的「冤」?

講了那麽多群體的概念如何被挪用後,我想邀請所有打算繼續閲讀下去的讀者,嘗試放下自己的性別認同再去閲讀——爲什麽要放下你的性別認同,原因是我希望讀者理解我所嘗試帶出的概念,並不是指涉你(某種性別的人),而是去理解性別框架對不同性別造成什麽影響。

[呼,接下來的部分超複雜] 如果你在閲讀過程中,感到被冒犯,或是覺得不舒服,歡迎你在準備好的時候再回來看。因爲我的目的不是要批判男性,而是嘗試將歷史脈絡造成的「現實」和大家一起梳理。

當男性感到「我在性議題上很冤枉」,明明什麽都沒有做,卻似乎已經被認爲具有攻擊性時,我們嘗試抽離一下,看看社會是怎樣運作的?(相關文章可見 因為我缺了那一根,所以理所當然地被視為缺乏攻擊性。

我們的言行都來自成長經歷中的學習——不論個體(個人)感覺自己有權或無權,個體(個人)想承認或否認,都無損現時的社會制度仍是「父權制度」的事實

嘗試引用定義供各位理解此概念:
Allan G. Johnson《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P.22 

何謂父權體制?一個社會是父權的,就是它有某程度的男性支配 male-dominated 、認同男性 male-identified 、男性中心male-centered

父權體制指男性支配,就是指具有權威的位置一般都是由男人佔據。⋯⋯當一個女人進駐這樣的位置,人們會發覺規定總有些例外,思索著這女人將會如何被拿來與同一位置的男人相比。我們很少用這樣的方式來檢驗一個男人。⋯⋯男人若做不到女人做到的水準,反而會被解釋成一種優勢的象徵。⋯⋯男性支配製造了男女之間的權力差異。

邀請你也想想,這個「父權體制」事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見?提供一些例子:丁權只傳男不傳女、族譜上只有男人有名、對一家之主的想像通常是男性、男性被要求在性活動是主導者等等。

請務必注意,這些「事實的做法」不是由男性選擇的,而是世俗流傳下來的,也可以換句話說——是的,現在的男性是「硬食」了這些做法,然而這些做法卻是一種男性已習慣的人權,實際上對比起其他性別,這些做法就是「男性特權」。

縱使你(可能是男性)認為「又不是我選擇有這些特權的」,但仍無損你擁有較多優勢的事實。

那到底關「性議題上男人很冤枉」什麼事?這就不得不提到在「男性支配」的長久模式下,每個人在性上所習得的應對方式。

基於男性一直被教育要成為一個「主導者」、「攻擊者」,性活動亦將男性放置於一個「必須主動」的位置,在性活動上主動的男性會被吹捧、被動的男性會被貶抑,這些態度都讓男性學習到「我需要是侵略者才能獲得尊重」。

例如男性講述強暴笑話「呢啲女送比我都唔屌啦」、男孩掀女生裙子或彈女生bra帶,旁人的笑聲就是一種鼓勵,也讓成長中的男性誤以為自己有權力無需得到他人同意就能任意侵略他者。

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放縱男性的侵略行為」,形成的社會風氣就是「只是玩玩而已,別那麼認真」,輕描淡寫這些利用權力的惡意,也讓男性習得了原來我可以操弄權力且會被接納的。

甚至在於性暴力的議題上,我們更常習得用「怪責受害人」的方式回應,而非檢討加害人為什麼覺得自己有權去傷害他人。

「父權體制」是一條方便的路,即使人們可能隱約感到自己也有受壓迫,但基於人的習性和改變需要的成本更大,而不想有太大改動。

說到底,這種阻力最少的路也是一種「選擇」。

在這樣的氛圍下,男性冤在「不是自己選擇擁有的特權」,同時男性也不冤在「為什麼不能自我覺察到你原來擁有特權」。

男性在性議題上感到冤枉,可能是基於「我就沒有享用那些特權」——包括沒有性經驗、不如其他男性般受歡迎,甚至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就是我不夠侵略性」而得不到這些特權。

但我們必須理解權力多寡除了性別之外,還有很多因素組成,性別不是唯一的因素。而只論性別所面對的壓迫,在男性支配的社會下,男性擁有的權力較多是個不爭的事實。

隱約間流傳著有很多屬於男性的便利——例如事業是男性努力的證明,但其他性別(如女性、跨性別等)卻會在工作上被質疑工作能力或是有無用其他手段取得成功等等。

會導致男性無法享有那些特權的人,不是女性、也不是其他性別,而是體制本身——這個體制鼓吹大家競爭、鼓吹大家吹捧男子氣概——所以,所有不符合體制期待的人都受著壓迫。

不代表男性沒有受壓迫,在父權體制的要求下,不符男性想像的男性,例如氣質陰柔、矮小的可能都會被攻擊「娘娘腔」、「成個女仔咁」,但你有發現嗎?

這些攻擊的語境,就是將其他性別貶低,然後再將男性放入被貶抑的位置,這全都是性別壓迫

我們活在一個吹捧有毒的男子氣概社會中,你能意識到自己被操控、但同時你是能夠做出改變的能動主體嗎?

男性面對這種困境,可以怎樣做?難道就要硬食這種「不由自主的優勢」,然後背負性別原罪的後果嗎?

我不願回應「可以怎樣做」的問題,是因為我不想落入mansplain的局面——我相信每個人願意覺察自己,必然能發現自己與他者的權力關係。

Mansplain (男性說教),即居高臨下的態度認為他者是無知的,需要聽從自己的看法

我更願意相信「道理我們都懂,只是肯不肯持之以恆」,希望所有人都能去認識社會發展的脈絡,然後去思考我要繼續依循現有規律而行,或是有些事情值得自己再去發掘和探索。

關於「男性這個群體在性議題上冤枉嗎?」我最後想說的是,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我感到冤枉,這是一個真實的感覺。

但當你試著理解造成這種感覺的歷史脈絡後,面對這個感受,我們會/能採取什麼行動作回應?這就是每個人的課題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