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原味删
还魂原味删

于此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原味主义”上阵亡或不许问世的文章。我的文章通常基于阅读和学习的感想,非时政类型,但生在一个时代总免不了代入时代,因此也不时难逃文网。

“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吗?——一则读书笔记

2022年5月18日首发未成功,改名重发后成功,6月14日遭删除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John XI: 50-52)记,J(听说这个名字已经是敏感词,只好简化)复活了拉撒路之后,一些人去法利赛人那里告状,于是主要祭司和法利赛人坐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对待这件事和这个人。当年轮值最高祭司的该亚法(Caiaphas)应该是看到与会众人不够坚决或意见分歧,就挺身发言,说,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如此还能号召散落各地的神的子民到一起(原谅我没有采用现有的中译本,因为我常对译文不满)。J必死的命运在这一天就敲定,接下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就此提出一个问题,“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这究竟对不对。其实这种话我们很熟悉,妥妥的大局观,如今哪个人若敢对大局说三道四,准定被404或是被网暴。个人服从集体,整体大于部分,这种逻辑从小就被灌输,放哪儿都四平八稳,好像横竖挑不出毛病。但是在一本书(匿名作者的Meditations on the Tarot)里就反复对这句话挑毛病了,还挑得人四体舒畅、五感清明,所以摘录出来,既是学习心得,也可与有缘者共享。

此书三次(第12、18、21章)直指“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的逻辑问题。该亚法牺牲部分以成全整体的论据从形式逻辑看无可挑剔,只是,形式逻辑不是万应的。当涉及的是固态物体或液态计量的数量时(也可以说是化学形态不变而只有宏观物理量值变化的情况下),“整体大于部分”这条智力格言完全正确,因“部分”这种观念指的只不过是比整体少的一个数量,半块石头肯定小于整块,半杯水显然比整杯水少。

然而形式逻辑运用到活的机体上就有问题了。在一个活的机体身上,重要的不是尺寸,而是维持生命的功能,比如,心脏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小,但牺牲了心脏就等于牺牲了整个机体的生命,你当然可以截去一条腿而不致于死,但你不可能没有心脏还活着,与腿相比,小小的心脏对整个人类机体的生命有更本质的作用。可见,涉及活的机体时,行使功能的各部分与行使功能的整体是平等的。因此,只要涉及一个活的机体的功能行使,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声明“部分可与整体平等”。(其实,从机体逻辑解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国医道的阐释更加出神入化,以致很多人都目为玄学而一笑置之。)

再从道德逻辑看,“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这就是极大的侵犯,因为站在道德逻辑的角度,部分(一个人)小于整体(全民族/国族)这个数量原则无法在普遍意义上不成立。在道德和灵性的领域,只有质量才作数,假如问题不是自愿牺牲而是必须牺牲哪个人,那么一位义人比整个民族更有价值。而就该亚法说话的具体语境评价,整个犹太民族的存在理由正是一个人——弥赛亚,他要除掉的这个“部分”恰恰是他号称要拯救的“万民”的根基。显然,该亚法因为恪守形式逻辑而彻底反道德,且最终连形式逻辑包含的合理推断——拯救万民——也没实现,连他自以为正确伟大的使命也成为一场幻梦,因为罗马人几十年后(公元70年)屠城毁殿,犹太人从此离散各地。值此之故,在纯粹道德领域,这条格言要转化成相反的形态,“部分可以大于整体”。

此书藉解释该亚法的论据提出了三种逻辑的区分:形式逻辑(一般的和抽象的、讲数量的逻辑)、机体逻辑和道德逻辑(有形的和本质的、讲质量的逻辑),而作者的重点是强调道德逻辑的重要。“道德逻辑”是对Logos逻辑(通过意愿而参与启示的思想的逻辑)的人类类比,将暖意引入思想的光中,使得后者成为阳光,而非冰冷的月光。与形式逻辑和机体逻辑呈鲜明对照的是,道德逻辑处理价值观而非关于语法的、数学的或生物功能的观念。假如形式逻辑在走向上帝的理念之路上仅能走到假定有第一因(假定承认因果链条有一个开端是必要的)的地步,假如关于功能的机体逻辑至多只能假定在尘世的既有秩序中,上帝的存在是安排秩序的原则,是尘世的“万法之法”,那么道德逻辑就假定上帝是“价值中的价值”,亦即他是爱。道德逻辑的最初假定是什么,由灵性体验确认、放大和深化,而且当头脑和心同等程度地灌注时,灵性体验不会对思想的帮助犹豫不决。道德逻辑是头脑和心统一后的逻辑。

除了用形式逻辑冒犯道德逻辑,“一人为万民而死,好过全族被灭”这种论据也例证了唯实论(realism)在历史上的害处(第9章)。唯实论(普遍先于特殊)与唯名论(nominalism,特殊先于普遍)的对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围绕这组对立的争执持续了千年,也采取多种形式。唯实论意味着普遍更真实且比特殊具有更高客观价值;唯名论意味着特殊更真实并比普遍有更高客观价值。涉及整个人类时,则对唯实论而言,整体人类比个体的人更真实也具有更高价值;对唯名论而言,个体的人比整体人类更真实也有更高价值。唯实论者的整体人类相当于“集体性”,他们认为集体性先于个体性。该亚法的判决正道出唯实论者的观点,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也秉承同样的思想,为了整体人类或是教会的利益而铲除“有害的个体”。纳粹灭绝犹太人时的理念——种族高于个体或阶级高于个体——同样是唯实论范畴。

唯名论的世界视野是,世界是一个由个别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体构成的世界,世界是诸多实体的伟大共同体,世界是由一些永恒纽带联系起来的真实鲜活的个人构成的世界。但是,唯名论作为一种观念类型有很大不足,因为它无视理念和原则,仅视其为需要用到的言辞。在唯名论的视野中不会有严肃的科学或哲学。它只关心收集特殊的事实,对它们的共同特点不屑一顾,所以最终只能是个特殊事实的博物馆。仅凭唯名论无法创造任何东西,它只能带来大量体现主观趣味的宗派。

历史告诉我们,唯名论和唯实论都各有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让人不能大方地拥抱一个而拒绝另一个。那么,如何同时容纳它们呢?其实,人的本性在涉及思想时是唯实论者,但在涉及社会团体或爱时是唯名论者,这两种特性原是人的本来组成,把它们提取出来进行清晰认识当然无妨,但把它们对立起来并强迫一个人二选一,这显然是反人类之举。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外在于个体存在的“原则”、“法则”和“理念”,“原则”是从个体中分离出来并独立于它的一个个实体,是有人味的“原则”。我们本来就可以同时容纳唯名论和唯实论,我们本来就可以不在斗争生存法则下生活而在协作生存法则下生活,也许只是让每一次决策变得复杂一些,让思虑多一些。

读书笔记就到这里。每个珍惜自己的个体性且相信你身上生而有光和爱的人,下次再有人强迫你牺牲小我成全大局时,就算种种无奈之下做不了什么,至少可以反诘一下,社会是一块块砖建成的一栋房子、每块砖可以随时换?还是很多人化合而成的一个大的有机体,整体和部分都有生命和功能,损伤了部分是不是会影响整体运行?损害了一个人的生存价值或生活价值,是不是不道德?如果有人叫嚣“规定就是原则,原则就是规定”,还可以义正辞严地驳斥,“没有外在于个体存在的原则”。管他听懂听不懂,能够这样想和这样说的时候,至少是鼓舞自己坚守为人的价值。

读书两月,网络已经翻天覆地,正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前方不远,IP帽子一顶。

2022-5-1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