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ven
Morven

生活中一大樂事是認識到新的觀點,並且感覺自己有所成長。從閱讀輸入到口說輸出,為了想更深化自己的架構能力,便開始著手進行寫作,也就產生了你眼前所見的這些文章。 個人網站:https://www.morvenhsu.com/ 讚賞公民連結:https://liker.land/digitalcoinwallet666/civic

【書】《學失敗》

成功無法複製,但學習失敗可以讓我們更接近成功。

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或是創業者,經常被社會作為學習的楷模。也因此我們身邊不缺各類成功人士的傳記以及訪談,在媒體大量的放送下讓我們有了倖存者偏差,認為創業成功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而網路與科技的發展,讓創業的門檻降低;貧富差距漸增,讓很多人對於勞動條件的惡化感到不滿;加上近來各種創投或是政策的輔助,讓資金的取得管道增加等。在各種因素的交互影響之下,創業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很多人接觸了太多成功的故事,在創業後才發現其實失敗才是常態。而東方社會傳統上愛面子,在這種避談失敗的文化影響之下,很少有人能夠對於自己失敗的經驗侃侃而談,也造成經驗的失傳。

本書作者訪談了各領域中的創業者,從他人的經驗來一窺創業的辛酸與甘苦。雖然書名為《學失敗》,但是作者對於「失敗」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失敗兩字與成功一樣,有各種不同的解讀與詮釋。有些人認為倒閉才算失敗,有些人認為創業的收入不如受薪階級就算失敗,有些人認為訪談的經驗只能算是低潮而不算失敗等等。與其拘泥失敗兩字的定義,不如將重點放在經驗的學習與參考。

本書收錄了非常多創業者失敗的原因以及需要注意的細節,像是股權分配、成本控管、合夥人挑選、創業心態的調整、團隊溝通等等,都有實際的案例可供參考,而非理論的空談,對於有心創業的人來說,非常值得一讀。

成功的故事無法被複製,但是學習他人失敗的經驗能夠讓我們少走非常多冤枉路。

在此節錄書中兩個議題:創業心態跟選擇合夥人


創業心態

創業的原因百百種,像是覺得自己很厲害所以創業;覺得創業很自由、沒有人管;感覺創業能夠同時擁有權力跟金錢。簡言之,創業的選擇可以歸納成對於現況的不滿

而前述覺得自己很厲害者,通常是認為自己在職場上受到虧待,或者是有不好的人際關係,進而想自立門戶獲得更好的待遇,以這種心態創業的人失敗率最高,因為這種人比較有可能將錯誤歸在他人的身上。會認為「自己最厲害」、「創業題目最好」的人,通常也是做最少功課,最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覺得創業等同於自由的人,經常混淆了自由的定義。一般受薪階級的確受到非常多人的管理,股長上面可能有科長、科長上面可能有處長、處長上面又有副總等等,總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只能被人所左右,所以萌生創業的念頭。而創業的確是讓所有的權責歸於自身,但當老闆的同時、其實反而被更多的人所「管理」,只是管理的人從主管變成顧客,倘若進行創投或是上市櫃,更是被為數眾多的投資人跟股東所管。而且普通上班族遇到困難最多就是離職或是請假,碰到下班時間還能夠說明天請早,而這種權力在掛上負責人的職稱後就從此消失。

認為創業能夠同時擁有權力跟金錢,也多少低估了創業的艱辛,權力跟責任兩者一體兩面,不少人只想要運籌帷幄卻忽略了每個決定背後的風險。對於員工而言,犯錯可能只賠上了工作;對於負責人而言,錯誤的決策卻可能會賠上一輩子的身家跟信用。而高報酬往往與高風險並存,只看到他人亮麗的一面,卻沒看到背後承擔的風險跟付出的勞力,這點是人之常情。

在創業之前,我們先不去談商業模式、市場風向、法律層面等等技術性的問題。沒有所謂「標準正確的」創業心態,但是不好的心態卻很容易分辨,在創業之前先審視好自己的目標、可承擔的風險跟心理素質,是創業成功的第一個要件。


選擇合夥人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選擇夥伴或是合夥人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選擇夥伴不外乎是因為彼此有相同的目標、借重他人的專才、或是尋求資金挹注等等,原因有很多種,但是有一個共同的關鍵,就是我們對於合夥人有「信任感」

我們都知道信任是什麼,但真要描述又說不出個明確的定義,只知道信任的類型有異,我們對於家人的信任感、以及對於朋友的信任感似乎不太一樣。

本書引用 Roy J Lewicki 與 Barbara Benedict Bunker 討論「信任」的三個面向:

利益計算的:信任對方對自己有利益,不信任則有弊害。
長期累積的:由一起工作、經常溝通的經驗組成,透過重複的互動應驗。
理念的:了解且內化對方的動機與企圖,希望幫助對方達成。

綜合上述面向,不難發現為什麼創業都是優先尋找身邊的親朋好友,信任與風險有相當的連結性,當我們信任某個人,代表我們願意承擔風險、承擔對方的行動對於自己的潛在影響。

而信任只是成功選擇夥伴的要件之一,很多案例找男女朋友、找同事、找親人等開始創業,在最初的熱情消退後才發現現實的問題接踵而來。

創業的原因有很多種,在尋找合夥人之前最好先確認彼此的動機跟預計投入的程度是否相符。有些人將身家全部投入創業之中、不成功便成仁;有些人參與創業只是想多方嘗試、將創業視為其中一個避險處。有些人創業只是想要盡早將公司賣出獲利了結;有些人則是想要不斷擴增甚至併購他人。

動機直接影響了投入的程度,事先訂好遊戲規則跟退場機制,醜話說在前,才不會在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反而被合夥人絆腳。

賺錢是最不好的合作理由,為錢在一起就會為了錢而分開。


小結

近幾年來創業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除了政府鼓勵外,不少的創投跟天使基金等機構更是對此風潮推波助瀾,本書案例曾提出不要過早的去尋找創投的資金挹注。創投跟天使基金就其名稱來看,經常會讓人產生他們是種「輔助」的錯覺,但實際上他們都是「投資」,既然是投資,對於創投而言就必須獲得報酬。

而創投在投入資金的同時,也會針對每個專案去談不同的條件,像是股權跟盈餘的分配等等。在商業模式未建立、經營情況未穩定前,太早引入投資者的資金不容易無法談到太好的條件,還可能反而讓自己喪失了自主權,被迫盡早獲利的同時更可能扼殺了未來的發展性。

聽起來創投似乎是個很邪惡的組織,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在創業之初面臨了非常多的問題,隔行如隔山,創投的確提供了非常多的輔助跟協助。但是我們也必須認知到創投並非慈善事業,如何善用各項資源,才能讓我們行走在創業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走的遠也走得順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