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
乔木

中美故事。不党,不卖,不盲;独立,中立,直立。乔木,旅美学者。

美国一城市立法,十一要升五星红旗,怎整?

这件真事,既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还有人们的心理认同问题。

又到十一,中国这边升旗阅兵,万众欢庆放假。加州的圣莱安德罗(San Leandro)小城,在旧金山湾区的101座城市中,平日安安静静,没有什么新闻。

但是最近,市民们却为一件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喧闹不已,媒体争相报道。这就是10月1日中国国庆日那一天,要不要在市政府大楼前的旗杆上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事情源于该市的华裔议员李国斌(Benny Lee), 9月16日他提交一项议案,要求10月1日这一天,在政府大楼前升起五星红旗。他的解释是,该市有不少华裔市民,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升中国国旗既是铭记他们的贡献,也有利于吸引中国的投资。

李国斌说服了7名市议员中的3位,加上他,升旗提案在市议会以4:3通过,成为法案。但随即引发了许多其他族裔的反对,他们声势浩大,要求停止执行该法案。

面对舆论压力,市长表态了。他说该市政府从来没有升外国国旗的先例,如果市议会要求升中国国旗,必须先通过另一项法案,今后凡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庆,都要升该国国旗纪念。因为美国有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移民,法律上各族裔一律平等。 

但是这又很麻烦。市政府前只有三根旗杆,分别挂美国国旗、加州州旗、本市市旗。将来到底该收起哪一面旗帜,改挂外国国旗呢?还是再立一根旗杆,专门挂外国国旗?如果没有外国国庆日,这根旗杆是不是就光着?如果同一天两个国家国庆,该怎么挂?谁上谁下?总不能再立一根旗杆吧? 

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城,经常上上下下的升降旗,是不太闹腾了?相关的预算、人力怎么安排?能否持久?到底图个什么? 

通过了议案,却不升旗,华人又不干了。他们也抗议,要求10月1日如期升旗。其他族裔则反对搞特殊待遇,不同意这么做。该市市长左右为难,只好从程序上做文章,表示要等市议会通过新的法案。而市议会最近的开会时间是10月7日,中国国庆已过。至于以后,再说吧,也许他不再干市长,也许人们没了这热情。

在升旗之争后面,实质是人们的国家认同(Identity)变化。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这一问题不断激化。过去人们基本上都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一个国家终老一生,始终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但移民改变了对国家和自己身份的认识。 

你可能生于一国,却长在另一国。你移民到外国,但从归属感上认为自己还是原来国家的人,你的后代却不一定如此,而别人的看法就更复杂。 

类似美国升旗之争的事,几年前在加拿大也发生过。当年北京和多伦多竞争申办2008年奥运会,最终北京胜出。移民加拿大的许多华人欢呼庆祝放鞭炮,让沮丧的本土加拿大人很不舒服。他们认为既然宣誓入籍,在加生活纳税,就该效忠国家,怎么能幸灾乐祸,为对手欢呼呢? 

曾写过《文明的冲突》的政治学大家萨缪尔亨廷顿,还有另外一部著作:《我们是谁》,讲的就是美国人国民身份和国家认同的变化及影响。过去美国人不管来自哪里,到了美国,是因为接受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追求幸福的生活。要想进入主流社会,必须要接受美国式的教育,全国讲统一的美式英语。 

但随着移民越来越多,特别是拉美-墨西哥人的剧增,几千万的美国人不会讲英语,特别是在美国南部,通行的是拉丁西班牙语。街上的标识都是双语的,一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也要考西班牙语。而且拉美移民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美国人,但和过去理解的美国人的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 

因此亨廷顿发问:我们是谁?美国人的身份和国家认同是否在变化? 

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文化认同,语言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华人遍布全球而有文化认同,就是因为不管讲什么样的方言,口语差异有多大,独特的书面语总是一致,自秦始皇“书同文”以来即已形成。 

而欧洲各国原本是方言或差别不大的口语,因为使用字母拼写,口语拼写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书面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国家认同。同样语言的人,愿意并且自然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加拿大的魁北克长期闹独立,就是因为讲法语的人,不愿意和讲英语的人搅和在一起。 

但国家不是部落,语言的相同可以形成文化的认同,但不一定必然形成国家的认同。讲同样语言的人,可以组成不同的国家,比如德国、奥地利,比如南北韩。同一个国家内部,也会有不同的语言,像加拿大的英、法语;像瑞士的法、德、意和罗曼什四种语言。 

语言文化的交流,不一定能弥合政治的差异。中国全民学英语,但政治上还是和英美大相径庭。留学美国的,可能非常反美。来华学习中文的,不见得认同中国的政治。国家的存在,政治是决定性的,政治上的认同也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以大华人区文化为例。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是华人,当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尽管和中国的文化完全一致(现在用的还是简体字),但政治上的差异,使其选择组建新的国家,两国迟至1990年代才建交。 

同样,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文化上高度认同,但政治上纷争,两岸的国庆日也完全不同。即使像南北韩这样单一民族、文化上毫无二致的国家,分别建国也是由于政治的差异。而德国的统一,正是因为东德的政治变化后,和西德完全一致,愿意合二为一。 

国民身份的认同变化,其实和经济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世界上有许多富裕的地区在闹独立,同样也有许多贫困的地区想分裂。经济、语言、文化、宗教、国外势力都是影响因素,但国民能否取得政治上的一致,无疑是国家这个政治体保持统一的决定性因素。 

回到开始美国小城升旗的纷争。尽管少数族裔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肤色、家庭、教育迥异,但他们用脚投票,移民美国后,可以表达观点,主张权利,遵守规则,妥协包容,逐渐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新成员。

虽然美国由于预算通不过,政府经常关门,但它吸纳和包容的国门,并没有关闭。这一点仍值得他国借鉴,不要由于开门学习,经济发展了,政治上就转向保守,自以为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