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termonkey
monstermonkey

与自己和解

我不是一个社交的人

今天是DC社交距离的第53天。

我一直有在微博更新以社交距离为hashtag的隔离记录,每天数着日子,并不是生活有多么的精彩,也并不是有多么难熬,只是纯粹地想要记录,起初的心理也可能是我想看看数到哪一天会是尽头。

我想要重新写写字很久了,自从学校停课以来。虽然不再像去年一样追星、追舞台剧的出待repo、忙申请,焦虑无处散发,每天都有喷薄而出的表达欲不知道在哪里宣泄。如果有什么时间让自己想要写作的话,没有比当下这个时代背景更合适不过的时候了。外面兵荒马乱的社会,街道上却寂静无一人,这是一场真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终日呆在家中躲避“战役”,“宅”反倒变成了个褒义词。

Social distancing多有趣的一个词,在中国隔离就是隔离,在一二月从来没有听到过“保持社交距离”。我没有溯源过最早是哪个国家提出来的,似乎是意大利,这个词甚至某种程度上看在英文文法上还有点拗口。这个词首先在西方社会出现并不意外,毕竟亚洲的应对措施都很铁腕,而且亚洲普遍也不太会因为社交而产生风险。亚洲不仅没有拥抱、cheek kissing这些社交礼仪,我更想说,那就并不是一个社交社会。

我是一个外向的人。我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能获得从做其他任何事中都无法获得的兴奋感与满足感。两次来到美国,不太一样的环境——自由年轻的加州,略微严肃的DC——我都适应得很好,我很快就结识了当地朋友,我没有体验过cultural shocks,我也从未试过被困于中国人的交际圈。我甚至游离在那个圈外。

上学期两个和我很亲近的美国朋友,都自称自己是内向的人,被我连连否认。天啊,他们可是周末一个晚上五个party的人,四点回家,hangover,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很想说,你们是没见过真正内向的人吧,我的中国同学里内向的人是真的一言不发的。他们对自己的描述竟也惊人的一致:I am introvert, but I know how to behave socially proper. 久而久之,我也开始认可他们的说法了,因为我发现他们都是很能在对话中体察情绪变化的人。

我享受去party,去认识新的朋友,在闲聊中听一些新故事,他们成为我的资讯,可能被我作为谈资在下个对话中分享出去。有时候我也觉得很累,奔波到那么远的地方,还得那么晚才能回家,而且还要喝酒which我很努力地去喜欢,但我真的不喜欢,而且我非常自知我是个lightweight。我感觉对西方人而言周五晚的party是种放松,释放一周的压力,对我而言那感觉是个“应酬”,我只有在自己呆着看看剧才真的觉得缓过了劲。但过了一两周,我又会想去party了。

可是我每次是去party,去happy hour,还是去朋友家聚餐,我都不会呆到最后。我很想要在一天中还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是为了平衡学业上的时间吗?有可能,作业总是无止尽。是为了不破坏正常的作息吗?很有可能。还是我根本就没有对这些活动有那么大的热爱呢?

今晚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messenger视频了将近两个小时,聊来聊去基本也是学校里的那些人,还有八卦。可能快要离开了吧,后年再回来的话我也深知我不会认识几个人了,才更加觉得当下能认识这个学校里这么多人实属不易。Thanks to我去过的所有preterm happy hours, parties,events,还有有意无意的闲谈,I feel engaged in this community.

我从小就不太是社交圈广泛的人。中学六年我都在同一个中学,至今朋友们谈起很多非本班的朋友我基本都不太认识。今日我似乎比起那个时候的自己好了许多,但让我选择,社交还是自己呆着,我恐怕……

自从春假几乎在社交网络上虚度了之后,我下狠心从社交网站上抽离,这一抽离我竟过得相当习惯也不想再上了。我不再每天上Instagram去看完那些stories,我也不怎么上facebook了,几乎都忘了它。偶然朋友会在messenger找我,我也回复得并不太及时。前者可能是我觉得大家都居家了也没有过多的动态需要follow up,facebook也不会有什么events通知需要留心。后者可能是我一般在碎片化时间回复信息,居家后不必通勤,这类时间不复存在。我也总觉得我的社交需要一点惯性,当我不在那个状态,也就不想和人讲话了。

上学期在我疯狂去party的时候,大学的老朋友和我说,早就知道我是个社交的人,但不知道我这么社交而已。这学期我重新思索,觉得我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的社交,我可能不过是个外向但不社交的人而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