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XiNan
ChengXiNan

已经顺利毕业,谢谢大家。

人与灵魂:F村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初步报告

前言:宗族指拥有共同祖先、相同姓氏甚至同居一地的人群;祠堂除供奉祭祀祖先外,还具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功能;人群与建筑的结合又发展出宗族内各成员间的有机联系,三者共同组成传统宗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宗族文化随时代变迁而剧烈变化,现代化冲击下如何传承宗族文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报告由对X市N区P镇F村宗族文化保护现状的初步考察、建议和初步的保护方案与发展方案组成,希望通过对该村宗族文化的探讨和对该村宗族文化延展的建议为宗族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一、F村宗族文化介绍


1.情况简介

F村由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各自然村均以“姓氏+地形”方式命名,留有大量传统SE型院落。F村全村有王、聂等几大姓,王姓多聚集于王家坝且拥有祠堂——王氏宗祠,其他大姓在F村无祠堂,多混居于各传统院落,下面为详细介绍。


(1)王氏宗祠

祠堂历史上溯至乾隆四十年,高约十米,屋顶为悬山顶,结构大体完整,建筑整体略微向左倾斜。周边房屋均以宗祠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居民均为该村王氏族人。

调查得知王氏宗祠远比现在壮观:屋前有大院坝;外部屋脊曾有繁复装饰(如动物);内部各房柱曾挂有各历史时期制作的牌匾;台上摆有各位王氏先人的神主牌。

解放土改后宗祠祭祀停止;大跃进时期曾被征用作生产队公共食堂,建筑除保留柱身外,所有内壁全部打通以拓展空间;文化大革命时期屋脊装饰被砸毁,所有牌匾、神主牌被烧,建筑内其余房间分配予生产队村民居住;建筑前的院坝因村民修建房屋与小学增建被占据,面积缩水。

现在外部屋脊装饰残存不多,牌匾仅作新添表示辈分用,新添的神主牌亦为现代样式;建筑外部留有“农业学大寨”字样,建筑内部因村民长期居住被烟熏黑;小学停办,用地改为村民新建住房。

宗祠周边仅余一座与宗祠风格相近的建筑,为过去赤脚医生工作及居住处所,医生年迈,目前仍于镇上某诊所坐堂执业。同住的女儿曾外出务工二十余年,近年归家,她的两个儿子(即老人的两个外孙)由于村中生活方式单一(如消遣、娱乐方式单一)而不愿回村;她同时表示归家后发现村子只剩下老人,他们思想与二十年前无异,有了代沟,所以她与留守老人间无交流欲望,也就很少出门同他们交流;家里保留的老屋是八十年代大洪水后全家出动去河里搬石重砌的,对它有感情,希望它能得到开发利用;她的弟弟居于宗祠大院东北方向,购置位于小学原址上的地皮重建自宅,选在宗祠边倒非宗族归属感,而是因为小学原址的地皮可申请作宅基地;她认为宗族祠堂区位中心地位丧失,宗族感召力同祠堂一样趋于衰败,她认为村子活力仍存,有人选择回流,但多是如她般在外拼搏已久的中老年人,年纪一到就想回乡建房,宁静闲适度日。


(2)闵家院子

居民其中一家姓聂,系原主家佃户,另外一家佃户姓周。院落原主家姓闵,家主称呼闵老太爷,闵家修建此大院前购买的是李家的地,所以,屋后的坟一部分是李家,另一部分是闵家买房之后迁过来的,李家祖坟踪迹现已难察。

闵家是地主,聂、周两家系贫下中农,土改后聂、周两家分得左右厢房,主屋1953年改作乡政府。闵家大院之前有两进式围墙,后来围墙部分拆除,周家厢房小门成唯一入口。主体院坝宽阔整洁,在四个大院中最有条件举办集会活动。主屋现用于堆放柴火杂物,后方屋顶全塌留下墙体,另外还有围住大院的几堵墙。

聂家见村中其他大姓(王姓)搞宗族聚会活动也试着在自家效仿,去年(2018年)9月26日举办了聚会,今年(2019年)春节搞了联欢会,4月5日举办了清明会,专门请了乐队,但因聂家系土改分房分田的佃户,其宗族祠堂及主要族人均在银剑峡,所有活动多在银剑峡举办,门前大院实质闲置。


(3)陶家院子

曾住四户,其中一户搬迁,余下三户中左边一户为拆除老建筑后原地重建,右边两户仍是原建筑,土改后分的房屋。

四户不同姓,其中一户有和同族举办活动,但亦须归原籍。其余两户无举办宗族聚会习惯,但都表示愿联合举办类似活动。


(4)颜家状元府

建筑始建于明代,颜家原居深山中,后迁到山下现址,建筑后方山包曾是颜家祖坟,但其砖、石、碑都被村民用填猪圈筑路。

进出大院的路口便由两块墓碑填成,路口石刻、牌匾字迹已风化。主体建筑中部已拆毁,住户表示,状元府居民均为土改后被分配来的,对建筑本身无认同感,拆了就算了。


2. 宗祠主要活动(以王氏宗族为例)

历史上,王氏宗族活动主要有春节祭祀与清明会,据年长族人回忆,解放前每当清明会举行,召集人(族长)与其他族人会邀请戏班于宗祠前的大院坝进行表演,活动吸引了周边及邻近地区村民过来观看,很是热闹。2011年清明会复办,依然按过去传统邀请戏班演出。

召集人目前由所有族人推选,随时代发展已废除宗族集体活动中男女不平等现象,现在筹办祭祀与清明会时,召集人会伙同其他族人成立委员会专门处理事务,不再独断。至于宗族活动传承,目前以召集人为首,其他年长族人带动,让年轻族人参与宗族活动,他认为宗族内部认同感荣誉感强,宗族观念得到传承。

此外他们还联合一些大专院校举办了活动节,这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二、调查出的问题


所调查的传统院落,闵家院子、陶家院子和颜家状元府均为外姓杂居,绝无共同宗族认同感,院落传统格局多因村民改善生活自行翻修而被破坏,院落剩余建筑逐渐破败甚至完全消失。王家坝中王氏宗祠仍存宗祠职能。

1.王氏宗祠问题

宗祠破败,凝聚力和象征性减弱,建筑缺乏修缮,屋顶瓦片破损,漏水严重,部分墙体倒塌、破损,部分建筑空间改作秸秆与农具存放。

从中年人口中得知,过去宗祠为区域中心,周边房屋样式统一,后来祠堂前大院坝因建学校变小,学校废弃后又变成民居。

多数承载记忆和历史的建筑消逝,村内石屋渐渐改建成新式砖房,祠堂前院坝缩小后难以负担大型集会。


2.宗族文化滞后

宗族活动目前仅有春节祭祀与清明会,数目与形式仍显单一。

宗族活动排他性不利于广义上乡村关系的进步,特别是缺乏与当地公职人员的互动。一方面当地公职人员认为插手宗族活动方式不当会损害与村民的关系(例如活动节),另一方面当地公职人员多为非王家坝人士,与王家坝村民间难以开展更深入的交流,村民与公职人员间互相都有隔阂和不满,这些都不利于村子长远发展。

族人中年轻一代不愿回归,宗族观念随时代发展在年轻一代中淡薄,宗族内部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缺乏整理记录,令宗族记忆陷入传承断代危机;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外流,原本待在家乡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久而久之与留守在家乡的人士产生观念上的差异,形成代沟,不利于相互间交流。


3.其它问题

原本宗祠在该地承载提供基础教育与基础医疗的功能,但目前两大功能均已缺失,使宗祠的公共性进一步削弱(离宗祠最近的学校现在须步行半小时,赤脚医生转移到镇上执业,离最近的医疗所车程十分钟)

观念上的滞后更是成为束缚,留守在村中的老人无论价值观还是生活方式变化甚少,与长期接触过外部世界的中青年人甚至代表希望的年轻人间存有隔阂,令许多年轻人不愿回归故乡。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1.建筑保护

此问题急需解决,目前祠堂与各院落情况危急,所有活化设想均基于建筑现状不再恶化,功能性有机会恢复为前提,任由破败对居民、访客都有安全隐患,更不用说发展。

以下为关于建筑保护的具体建议。


(1)保护资金来源

资金方面可采取众筹、募捐、申请基金、成立专门信托等方式为修缮祠堂与其他院落提供资金,国家、地方、民间共同协力,拓宽资金来源,减轻资金压力。


(2) 建筑活化

活化祠堂等传统历史建筑,可选择开辟成有关宗祠文化、宗族历史的展览场所,吸引民众到访。

也可作为手工艺坊教学场所及手工艺品贩卖场所,吸引游客到访消费,丰富历史建筑功能性。


2.文化保护与发展

(1)王氏宗族活动

针对于此,可结合中华民族传统与时代发展,联合村委会与其他自然村增添新的宗族活动,吸引其他自然村村民与族内年轻人的参与,形成新的精神上的共同体。


(2)历史整理

以文字音像记录等现代化方式,整理王氏宗族及其他自然村有关宗族、民间故事、个体回忆等村庄历史,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与宗族文化进一步打造提供便利。


(3) 公共性恢复

恢复宗祠与院落的部分公共性,让人员定期聚集成为常态。


3.经济发展

(1)开辟旅游新线路(采摘、户外运动、农家乐等),结合清明节联合各村举办踏青节,吸引游客到访宗祠、参观院落、参与宗祠聚会。踏青节既契合祭祖联络亲情之本意,又减弱宗族排他性团结其他村民,令大家都有增加收入的机会,同时有助于吸引游客、提升人气。增加趣味性可吸引本村年轻人回归参与相关活动。



四、案例、传播模式与具体方案


1.案例:潘火蔡氏宗祠——传统古建筑变身公共文化新空间

蔡家祠堂位于宁波潘火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老祠堂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蔡氏宗祠单体体量十分宏大,而且还是全国少有的男女合祠。

在潘火街道、潘火桥村、各级文物部门以及热心人士的帮扶下,蔡氏宗祠被保护下来。为保护古祠堂,原潘火桥村的1700多人更自掏腰包募集了160万元用于修缮古祠,同时潘火桥股份经济合作社也投入270多万元大力修缮。

蔡氏宗祠内开设了两家民营博物馆,一家是在宗祠右侧的男祠里开设了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另一家是在宗祠左侧的女祠里开设了宁波熨斗博物馆。也正因为依托着锡镴器博物馆和熨斗博物馆,蔡氏宗祠甬宝斋锡镴器熨斗博物馆被批准成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2016年起潘火街道坚持每周开展周日文化活动,蔡氏宗祠早已成为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孝文化”系列活动、“民族乐器”二胡亲子公益培训班、甬宝斋茶艺兴趣班等,结合祠堂内的两个博物馆,街道每个月在这里开展的活动不下10场。

短短一年多时间,打造了诸如周日课堂、周日邻里、周日文艺等100多场周日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增进了大家的邻里感情。


2.传播模式

以宣传宗祠博物馆为例,后为其依据的传播模式

简单来说,传播形式为各类有关宗祠博物馆的广告、新闻等,传播载体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受众为网络新媒体受众(包含普通群众及村民/宗族)。

相关信息经网络新媒体的挑选、加工后向读者发布,读者需分为普通群众与村民/宗族两类,针对不同读者类型有不同宣传策略推送不同的内容。

之后根据评论、转发的汇总和各推送点击率统计,反馈至后台讨论分析,再由网络新媒体推送可能获得更多各类型受众正面反馈的信息,以增加评论、转发拉升点击率,从而扩大宗祠博物馆受众面,形成的正面推动为之后进一步宣传、推广打下基础。

下列具体方案亦借鉴本传播模式。


3.具体方案:F村周末文化广场活动方案

(1) 活动概述

主题:宗族凝聚 文化传承

主办单位:F村村村委会

协办单位:(待定)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F村王家坝等处

活动形式:各族轮流举办

面向村民:宗族历史故事会、聚餐、篝火晚会

面向游客:村内参观、聚餐;手艺教学;民俗展示;特色产品售卖;民俗表演;民俗游乐项目(绿道踏青等)

吸引游客方式:电话定向邀约、电子广告集中定向投放、网络宣传等

工作人员:F村公职人员、各传媒人员


(2)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加强各宗族间联系;加强宗族年轻人对家族历史了解,增强归属感。

吸引游客参与乡村自助游览活动,利用活动扩大F村影响力,提升F村旅游形象,打开客源,凸显产品价值及市场关注度,提高项目知名度,发掘潜在合作机构。


(3)媒介宣传

电访:向旅游宣传机构及其他合作单位、团体等发出活动信息。

网络:在SNS、OTT、UGC平台上投放广告,宣传文化周末相关活动。

电台:与电台合作制作专题节目,介绍活动主题及活动简讯。

传媒:与各电子传媒合作推广软文,宣传文化周末活动详情。与纸媒合作制作深度专题,扩大影响力。

广告:制作地铁广告、电梯广告,直达相关群体。


(4)活动亮点

宗族历史故事会:在宗祠前摆座,喝茶聚餐,宗族内老一辈人向大众讲述过去宗族历史,并从而加深村民对宗族历史的了解,达到加深宗族凝聚里和认同感的目的。

手艺教学班:手艺人进行简单的教学体验版,主要面向外来游客,吸引游客。

篝火晚会:游客与村民一起参与,在大坝围篝火跳舞,感受民俗民风,加强宗族对内对外联系


五、总结


通过对X市N区P镇F村四所大院的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该地宗族文化的现状,找到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尝试结合成功案例与理论传播模式制定初步方案。

传统宗族文化经历过社会改造与经济发展冲击后已经发生质变,面对变化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必须拿出行动。

希望此报告能为该地宗族文化传承提供切实帮助,希望F村宗族文化适应时代变迁传承永续。

最后,向指导并帮助过我们的老师与各位F村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