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老大
猴老大

廚師、講師、東南亞。右手拿鍋鏟,左手拿麥克風,期望透過有趣又有深度的泰國美食,成為架起台灣與東南亞文化的橋梁。

從《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台灣飲食變遷》看台灣-東南亞的飲食連結

天氣變超冷!!在台北真的要凍死了啊啊啊!大家要注意保暖!

當然說到冬天,重點之一就是吃火鍋,在台灣吃火鍋最經典的調味料就是 #沙茶醬了!去年年底出版的《沙茶》一書,裡面有太多有趣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

你知道沙茶醬其實是來自於南洋地區的「沙嗲(satay)」嗎?

沙茶其實是潮汕人前往南洋經商後,將東南亞地區盛行的沙嗲醬帶回潮汕並改良後的結果。

二戰後大量潮汕移民隨國民黨來台,也將沙茶醬與牛肉結合的飲食方式帶來台灣,所以台灣很多的沙茶牛肉鍋店名會冠著「汕頭」或「潮汕」的名號。

傳統台灣農業社會是不吃牛肉的,對於沙茶醬的使用也不熟悉,沙茶牛肉鍋滲入我們的生活,其實也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

是說為什麼東南亞原文的沙嗲會變成沙茶?

因為潮汕話和閩南話相似,茶的發音就是「ㄉㄧㄝ」(近「嗲」),看書真是長知識啊!

另外原來舊振南、中泰賓館(現文華東方)、牛頭牌沙茶醬等知名品牌的創始人都是潮汕人~

因為泰國歷史上曾有位祖籍潮汕的國王大量召募原鄉勞力到泰國,泰國的華人族群中以潮汕人為大宗。

中泰賓館從名稱就可以猜出來和泰國的淵源很深,創始人是16歲到泰國打拚的潮汕移民林國長,在泰國闖出一片天後,應台灣政府邀請來台投資。

除了在南港投資了麵粉廠「僑泰興」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事業,其中特別從泰國延攬了專業的料理團隊,在中泰賓館開設Thai & Thai 泰國料理餐廳,據說是台灣泰國菜的霸主。

中泰賓館改建為文華東方之後,經營者林國長的孫子林命群找回了當時Thai & Thai的班底重新開張,菜單中有很多一般泰國餐廳很少見的泰式甜點,像是泰式綠豆糕、千層糕(我也有做!)、班蘭粉條甜湯(?)。

話題回到台灣的潮汕人,因為潮汕人除了很會料理牛肉之外,海鮮加工類產品也是他們的長項,所以書中提到,沙茶牛肉火鍋除了沙茶和牛肉,火鍋料也非常重要,潮汕人發揮所長,做出了各式各樣的魚丸和蝦餃等產品,也都已經成為沙茶牛肉鍋不可或缺的配料了。

最後讓我很驚奇的是,基隆的沙茶牛肉鍋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會另外加入 #咖哩粉,變成沙茶咖哩牛肉!

看到這段我突然想起基隆人好像和咖哩特別有緣!除了一般的咖哩飯咖哩麵之外,我瘋狂愛吃的李鵠餅店就有推出咖哩餅、潤餅裡的高麗菜會用咖哩粉炒過、據說點炒飯上桌的會是咖哩炒飯、還有咖哩沙茶油豆腐等各式各樣的變奏。

查了幾篇資料想知道原因,大概都與基隆身為港口城市的身分有關。港口城市是接受外來文化最早的地區,咖哩在日治時期於台灣開始普及,基隆可能很早就已經有了吃咖哩的習慣。

另外,因為碼頭工人的勞動量很大,需要時常補充電解質以及容易促進食慾的食物,咖哩辛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排汗,沙茶口味又重能吃下更多的飯,移民到基隆的潮汕人因而非常聰明的結合了這兩種深夜想起來就口水直流的食物。

不過同樣身為港口都市,高雄的潮汕牛肉鍋就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這個理由覺得有點難說服我就是。

高雄的潮汕移民從高雄港上岸後,集中在哈瑪星與鹽埕區,好幾家店的歷史看了也覺得很有意思。

一本邊看邊嘴饞的書,裡面提到了許多位於全台各地的知名沙茶牛肉鍋店的發展歷程與拿手好菜,真的害我越看越餓!

今年4月去台南演講,就有去吃鼎鼎大名的小豪洲,希望趁著各地演講的機會,攻略更多沙茶火鍋店,下次希望是基隆哈哈!

仔細觀察的話,東南亞的文化其實默默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呢!

圖片來自博客來官方網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