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Lee
MonicaLee

文字工。

1961年,一個西柏林人的瑞士旅行相簿(3)

第二集提到瑞士行第一站是Schwanden 小山村,位在大城格拉魯斯(Glarus)的南邊。Schwanden 和周邊幾個山村形成一個山區健行網絡。底下左邊照片呈現步行的視角,主角走在通往Sool的路上,Sool是位在Schwanden 和 Mitlödi兩個村子間一個更小的村落,左圖的遠方就是Schwanden。右圖是從Sool看往北方大城Glarus的景色。

查了一下Sool的網頁資料,發現一個有點幽默的資訊。Sool有條主要聯外道路,連接兩邊的Schwanden 和Mitlödi村。由於這條路上有兩間房舍太過靠近,導致無法拓寬,大型車無法會車。這個網頁特別提醒大家提早告知司機是要往Schwanden 還是往Mitlödi的方向。我猜可能是一轉錯,要掉頭不方便。

那兩棟房子若在台灣,早就以拓寬道路之名被拆掉了。台灣許多鄉鎮被聯外道路分割得開腸破肚,破壞了村落的有機性,也阻礙了老人與孩童的自主性社交。路越寬大,車速越快,人心距離越遠。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和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當街道越來越危險,行動自主性降低,越來越依賴照顧者,連帶照顧者的時間也為了照料老幼被分割。開了路,還要繼續拆屋、砍樹給客車、遊覽車當停車場,繼續提供更多空間給汽車。然而許多國家的經驗和實證研究發現,開更多路、拓寬道路、增設停車場,只會讓車越來越多,製造新的不便,賠上環境成本卻無法根本解決塞車問題。但知道這個事實的人在台灣仍是少數,貪圖眼前的方便,沒意識到交通問題如何偷偷加重他們的日常負擔,增加環境潛在風險,特別是許多老人因此不常出門,活動空間受限,加速身體退化,連帶增加家庭照護支出、高齡化社會的成本。拓寬、開路總是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南迴截彎取直和拓寬工程陸續毀了史前古蹟、砍樹削山壁,只為了縮減20分鐘車程,讓政客有個功績博版面、讓選民覺得政客有做事。事實上,開進市區還是常塞車,省下來的20分鐘又被其它的交通不便剝奪走了。追根到底,還是傳道書說的經典,「快跑的未必能赢」,浮濫的建設工程是政治的畸形產物,而選民還沒清醒。

類似Sool山村這種小小的交通不便,若善於宣傳、教育觀光客的話,就能變成觀光上的幽默亮點。我想起柏林市郊外有個斯普雷森林(Spreewald),類似Schwanden的山區健行網絡,斯普雷森林內有許多小河道組成的網狀水域。那裡有商家提供觀光客遊船導覽服務,或者遊客也可租小船自己划。有些河道狹窄只容一條船過,這通常是體驗陌生善意的時刻。首先你會和對向船互相傳達禮讓的友善,先通過的那方會給禮讓的那方一個道謝或善意的微笑。讓交通的些微不便成為人類互相表達的善意的機會,是旅途上的動人時刻。

粗暴的觀光開發,拆老屋砍樹、驅趕住民,為了提供消費者毫無底限的方便,然而過度的方便會在其他地方的製造新的不便,並不會得到更多的感激。

接下來兩人回到Schwanden游泳,成人票0.8瑞士法郎。右上是在Mettmen的纜車望向北方的景緻。相簿主人之後離開了Schwanden山村,往北移動,到達當地最大的城市Glarus(格拉魯斯),右下是Glarus的街景。和先前照片相比,都市味濃厚了許多。

接著是兩張山林農舍風景照。

下一頁黏了一個可能是包長棍麵包的油紙袋。主人在下面寫著車站廣播台詞「往洛桑方向請上車」。仔細檢查內部,順便聞了一下,沒發霉,沒異味,只有些微油污和歲月的香氣。想必當年的主人小心取出麵包,盡量避免醬汁沾到袋子,清理乾淨後再收藏到相簿。

瑞士餐車公司(Schweizerische Speisewagen Gesellschaft, SSG)歷史悠久,至今還在,外觀上也沒有很大的改變,車廂餐廳保存一貫的古樸與雅緻,這是官網

兩人在1961年9月16日入住洛桑 Jura-Simplon Hotel 八號房 ,一晚28瑞士法郎,和今天的房價比,似乎不貴。右邊照片是在移動的列車望向洛桑的風景,當年的相機拍攝動景竟然不會模糊 (然後我用手機拍又不爭氣的手震了)。

查了一下這間飯店是否還在。看似整棟建築已在地表上消失。這是google map上找到的原址實景照。

下頁是從飯店房間陽台各往左右看的景觀照。底下這張是右邊的風景。手繪箭頭的線條簡單卻很美,還有鉛筆先描過的痕跡。

從google map截圖對造右邊景觀的今昔變化,幾棵樹和遠方的幾棟建築都還在。

下圖是從飯店陽台往左看的景觀。把箭頭的筆跡拍得更明顯些。

同樣從google map截圖作今昔景物對照,遠方的行道樹還在,電車線也還在。

接著開始在舊城區旅遊。下圖左邊的Rue Saint-François至今仍是觀光區內的精品購物街。左圖背景為市政廳,位在Place de la Palud廣場 (或稱Palud Square),這個廣場在六十年後的今天仍是洛桑舊城區的重要地標和觀光景點,噴水池與上面的雕像都還在。今昔對照可參考Tripadvisor上的圖

下頁貼著一間餐館的菜單(兼餐巾?),上面的印花紋至今看來仍很精美、觸感佳。感謝相簿主人留下杯墊、麵包包裝袋、餐巾紙,讓60年後的後代(就算是異國人)見證某個歲月的片刻。菜單內容和價格應該透漏不少有趣的歷史訊息,有空再來研究。

從一路的消費形式和物件來看,感覺相簿主人經濟能力還不錯。冷戰時期,西德政府為了鼓勵人民和各企業移居西柏林,提供了各類津貼。我曾訪談一位1970年代移民到西柏林的老台僑,他說柏林圍牆倒下前,西柏林只有五家中餐館,老闆不是台灣人就是香港人。西柏林人因為地處隔離,有錢沒地方花,又渴望娛樂,餐館、戲院生意都非常好。他的中餐館每天一開門,客人就不斷湧入,還得限制用餐時間,好讓後來的客人都能吃到。統一後,移民變多,中餐館競爭力變大,生意越來越差,而柏林人普遍也變窮了。柏林市政府從統一後不斷累積負債,因此前柏林市長Klaus Wowereit才說了"Berlin ist arm, aber sexy. " (柏林貧窮,但性感)這句話,成了廣為流傳、代表柏林的經典句。

餐廳地址是 Rue Saint-François 2, Lausanne。好奇查一下那棟建築現在變成什麼樣了,找到一則出租廣告,網頁有屋內照片,內部裝潢起來很雅緻,想住但住不起。資料上寫著1893年建造,屋頂的傳統木構屋樑仍保留著。

下圖右邊同樣是在Place de la Palud廣場噴水池前拍的照片,稍換了不同角度而已。

下圖是個階梯照搭配手繪,名叫Escaliers du Marche,是個從Place de la Palud廣場通往大教堂的木製階梯。和廣場一樣,這個階梯在60年後仍是洛桑舊城區的觀光景點,今昔對比可參考Tripadvisor的照片集,外觀沒什麼改變。

這一集做了幾個今昔對照。有些疑問不斷在內心湧現。為何當年的觀光景點,能在接下來的六十年的持續發熱?為什麼山林、古蹟、樹、老廣場60年後都還在?為何現在那些景點仍見不到寬大的快速道路和停滿遊覽大巴士的停車場?是否不改變比改變還要困難?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最好奇這樣總共賺了多少?想以一個台灣人的激動疑問作為本集的結束。大家下回有空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