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Lee
MonicaLee

文字工。

從地方(邊緣)視角出發,談書、閱讀與我

(编辑过)

踏入文字工作領域這幾年,我從來不是主流出版體制內的人。我在鄉下搞獨立出版、當自由撰稿人,運用在地資源、寫地方人地方事,盡可能地探索書寫、傳播、靠文字活下去的各種可能。在出版這個產業,我算是生產者(自己收集素材自己寫作)、是編輯者(鄉下很難找到專業編輯,為節省預算,外包前自己要先負擔部分編輯工作)、是銷售者(自己擺攤、自己PO文宣傳,透過口耳相傳販售,除此之外,只透過兩家地方獨立書店和幾個大型電商通路販售),雖不算深懂每個出版細節,但至少從生產到銷售的幾個主要環節都親身經歷過,而且大多是單打獨鬥、邊走邊學。

我的生活充滿閱讀與書籍,喜歡去書店與圖書館,只要處在被書環繞的空間,內心就感到安適,甚至我一直住在學校附近,我常常想這輩子大概和文字脫離不了關係。不過近幾年來,我和書與閱讀的關係盡管親密,卻也有明顯的轉變,像我這麼一個小個體的生活經驗,也反應了產業的變遷。

從生產者的角度回顧這幾年,我發現我的紙本作品越寫越薄,而今年,產出的內容完全透過網路平台。理由很簡單,因為投資報酬率。紙本書開支較大,時間和人力耗費大(這問題在鄉下更嚴重),銷售金流又太慢,認清這一切後,為了繼續生存,我必須調整知識生產與傳播的模式,於是轉戰網路。的確效益提高了,但這樣就能靠文字活下去嗎?當然還是無法,我必須開拓多元收入管道來支持寫作。

從閱讀者的角度來看,我和書與閱讀的關係也有明顯的轉變。最早開始,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很爽快的,想看什麼書就直接掏錢買。一來以前的書較便宜,二來年紀未到,尚未知覺到隨著人生包袱而來的經濟壓力。但踏入文字工作,且越來越投入後,需要閱讀的書量越來越大,我開始無法一一為每本想讀的書掏錢,進行所謂一個用盡全力支持書市的動作。我必須追求折扣、找二手書、甚至今年開始,我開始到圖書館借書(以前只純翻書不借出)。若不這樣做,賺來的稿費和生產一篇文章所需的文獻費用,相抵之下絕對是賠本的。如果今天有人質問我:「你做為一個創作者,你的作品也在書市賣,自己卻又不積極買書支持書市,這不是很矛盾嗎?」的確矛盾,但問題根源不在個人,而是在產業環節中。首先,對一個沒有名氣光環加持的創作者而言,生產內容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和賺來的版稅與稿費遠不成比例。再來,做出的作品上市後,打折再打折,搞獨立出版通路又少,導致源頭的內容生產者為了繼續創作必須降低收集素材的成本,也必須和消費者一樣一起追求折扣,這是不是可以寫成一個荒謬的寫實劇呢?

再來從個人角度,說說買書和圖書館的關係吧。今年到現在,我已經在圖書館借了149本書,那麼,人們可以說,書市等於少賣了149本書嗎?當然不行,這年頭,「閱讀」越來越不能和「買書」畫上等號。圖書館提供了閱讀的機會,閱讀可能降低、但也可能誘發消費的機會。對我個人而言,到圖書館借閱的確省去一些買書成本,但也提高了我購買好書的機率。只要從借閱中發現喜歡的書或內容,就會購買。例如,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山牧之愛。圖書館的存在讓我在「想翻翻就好」、「好奇看看」、「起初很想看但讀完覺得不符預期」與「真的很喜歡的書籍」、「啟發我的好書」之間做了篩選。總之,買書量的確變少,但同時買到雷書機率降低,買書品質明顯提高了。圖書館還有一項我最愛的功能,就是挖掘、重新發現一些絕版的好書,因為圖書館裡的發現,我設法從二手書市買到了已絕版的《柏南克的四堂課:聯準會與金融危機》。因此,反而是因為大量借閱而觸發買書的可能。只要觸到讀者內心的好書,不管在圖書館和是書店,都有機會誘發讀者做出支持的行為,出版商有沒有辦法做出穿透力強,經得時間與各種閱讀環境考驗的好書呢?在我內心,的確有符合這些條件的好書名單。

就我觀察,較大型鄉鎮(非所謂偏鄉)的閱讀風氣沒有想像中稀薄,鄉下圖書館的借閱熱烈狀況和書市熱度大致上是連動的,例如賣的嚇嚇叫的暢銷書《原子習慣》,台東縱谷沿途每個鄉鎮的圖書館全顯示被借走、被預約額滿。最近挺熱門的《習慣致富》借閱狀況差不多也是如此,我發現東部鄉下讀者還是會密切追蹤新書消息,即早預約排隊借閱,雖然他們寧可付出耐心等待幾個月,還是不願意購買先讀為快。圖書館的存在是否衝擊到書市一直是個議題,就我觀察,賣得好的超級暢銷書通常圖書館借閱率也很高,這兩者往往成正相關,但相關不一定是因果,之間是否有互擾因果還需深入探究。暢銷到一定程度以上的書基本上突破了圖書館借閱的障礙,好賣就是好賣。圖書館借閱若會影響銷量,比較會發生在銷售熱度本來就沒有高到一個程度的書籍,以及一些快速翻閱就好的消遣性書籍。而對於像我這類的讀者,圖書館的角色不一定對書市不利。圖書館等於是在購書之前多了一道檢驗程序,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想一讀再讀。當書精采到一個程度自然就會想擁有,而且自己買的書還可在上面註記、寫心得。從這個角度看來,圖書館反而是慢銷類、經典好書的展銷幫手。

說到這,想從消費者的角度抱怨一下,一翻開剛買來的書有時會有被騙的感覺,最常發生的就是銷售文案寫得比書內容還好,不然就是書的紙質越來越厚、書內填充沒必要的作者生平介紹、收錄相關友人的書信文章、太多名人推薦占掉許多頁數,書越來越厚重,書價也越來越高,這在商業類書籍比較常見,我猜是因為商業類讀者比較肯花較多的錢。我還碰過一個狀況,原著被拆成薄薄的上下兩本分開販售,兩本書的導讀和參考資料竟然接近書的一半篇幅,買來之後有種被騙的感覺,一氣之下趁書況新當二手書賣掉。不舒服的點不在金額,而是為了提高銷量賣給消費者灌水商品的那種感覺。其實藏書到一定的量後,會發現空間非常寶貴,我必須不定期篩選書籍,把太多灌水內容、太佔空間又非當前必要的書籍賣掉或捐贈。出版社在想辦法提高書價、增加獲利之餘,其實也流失了一部分的讀者,雖然我能理解出版社不可能讓每類讀者滿意,尤其在嚴苛的環境條件下,伸縮都是一刀。從經濟學觀點來看,當消費市場萎縮、獲利降低,有些類型的商品單價必須提高(例如金融保險商品、藥物、毒品,以及書?),傾向集中性的賣給主觀和客觀上迫切需要這類商品的核心消費者。但這樣的生態中,許多消費者也會不自覺發展出一些篩選機制,例如先去圖書館翻閱,保證自己買到真正喜歡而非內容灌水、不符預期的書籍。

當經濟狀況變吃緊時,除非嗜讀者或特定作者的書迷,買書通常是先被省掉的預算。從我自產自銷書籍的經驗看來,這幾年來,要讀者從口袋掏錢出來買書越來越難。他們或許會稱讚你的作品,甚至為你牽線一些工作機會,但不見得會做出買書的動作。我意思絕對不是責怪他們,而是這個時代下的文字工作者必須有個清楚的認知:只要讀過你的作品,就算沒買或為你的作品付出任何錢的人,也是讀者。書作為一種商品,以及你的文字能力作為一種技藝,必須分開來思考。沒買過你的書但看過你文章的人,也可能是你將來職涯的貴人。

我和書與閱讀的緊密關係應該會一直持續下去。雖然近幾年來,書消費量越來越少,因為金錢的有限與空間的有限(正在貫徹FIRE與斷捨離),然而,買書的品質和口味卻越來越精準,留在書架上的書,幾乎都是喜歡的書。1111電商折價與實體書店的論戰期間,許多人從出版業者、書店業者、消費者的角度提出各種觀點,而我也分享了在鄉下搞獨立出版、自產自銷、純粹從生活觀察出發的地方(邊緣)觀點,不管哪種觀點,我想我們都是站在不同的方位,面對同樣的時代變遷,做出了不同的解讀與應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