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米
默米

好奇心,反思意识,生命力

雨后城市闲逛

前些天天气不好,总是下雨。昨天雨停了,还出了些太阳,我早上看到一些春天的照片,心痒痒的,就背了个书包出门了。因为看到崇正书院的一张绣球花开的照片,我就骑车往清凉山公园去。

其实一直住的离清凉山公园不远,之前住宁海路,走过去也就20分钟。可惜到目前也只去过一次,还是大学从仙林过来看一个书籍装帧设计展。那次是夏天,我感受到了清凉山公园的清凉。说到书籍装帧,过去了十几年了,设计应该变得更有意思了吧。我去年底在日本鸢屋书店看到日本书籍的样子,真是很可爱很美的。书籍设计和用纸还是日本领先。国内的书店我去得少,现在都在网上买书看书,也就难体会书籍实体的质地了。读书时倒是整天泡图书馆,不过都是被翻旧的书,看的是书的内容,看完还想着要洗手。也有上架新书,多是学术书籍,那时求知欲大过艺术审美,生活阶段不同,对书的领会也不一样。

说回昨天的清凉山公园,我是奔崇正书院去的。崇正书院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7)督学御史耿定山在此修建,1980年市政府拨款重修,2006年将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我记性很差,但感觉上次来看的那个书籍装帧设计展应该就是在这里,书籍,书院,联系起来了。哎,十几年前的场景,现在记得的是小院子,一些人影,还有同去的同学。那时手机还是诺基亚按键式,也没留下什么照片。这次我拍了一些。

清凉山公园进门右手往崇正书院去的台阶

我越发觉得上次去就是在崇正书院,昨天我还没有联系起来。上次去的时候估计就是06、07年,格局可能发生了变动。

昨天吸引我过去的一张那里绣球花正开的照片


这边很多看上去退休的老年人举着长镜头相机拍绣球花,数一数总有二三十位,非常认真。这个书院不大,绣球花开的小院子也不大,人来来往往,空镜头要靠等人离开抓拍。下雨☔️的江南,感觉很好,这也是这张照片吸引我的原因。我喜欢下雨,雨后潮湿的春天,一片宁静的绿色,衬着屋檐木廊,就是江南的感觉。

江宁织造博物馆里的一块绿色云锦,颜色很像江南的春天

逛完清凉山公园,我还去了江宁织造博物馆。在馆里我看到这块云锦,就是江南春天的绿色,特地拍下来。不过这个江宁织造博物馆让我有点失望,展陈一般,不能说不用心,但是后期没有好好维护的感觉,主要还是里面的展品一般。建筑是吴良镛设计的,借鉴了盆景和诗句的灵感,这种灵感我倒没有觉得很特别,可以抄到很多地方去。不过有一个地方令我驻足观看了很久,正在播一段制作金箔线的视频,应该是80、90年代拍的记录片,录下了整个手工制作的过程。做沙,做纸,捻线,好多步骤,全都是人工。去年做城市地图我知道南京过去还有个金箔厂,这些老师傅应该都是这里的吧。全都是手工,打沙,煮胶,把胶和到沙里,抛光等等,简易的工作区域和工具,人蹲在那里就凭臂力上下改变材料的形状,太辛苦了。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是多少人一生的时间和汗水啊。人是智慧的动物,看这段视频,我还是觉得如果能被机器替代的话,还是要把人力解放出来,做更有智慧的事情。

南京市区还是很适合走走停停,民俗的,历史的,自然的,毕竟六朝古都,故事也多。我回来之后想找薛冰的书来看看。他是南京文化学者,写了很多关于南京这座城市的文章,书名都起得很好听,有一本叫《家住六朝烟水间》,是我大学的时候听说的,可惜那时候没有找来看,现在我有兴趣了。




清凉山公园进门右手往崇正书院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