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哲暐
莫哲暐

香港人,社會學博士生。 研究興趣包括社會運動、抗爭政治,和宗教社會學。

沖繩戰役終結七十五週年

今日六月二十三日,是沖繩戰役(沖縄戦)終結七十五週年,是為慰靈日。不少研究日本歷史和政治的學者均曾指出,二次大戰的記憶與模塑,影響日本發展至今。對於沖繩人而言,沖繩戰役所標誌的,乃日本帝國主義所帶來的殺戮、欺詐,和壓迫。大戰記憶長期成為沖繩反抗的資源,對抗日本本土政府以及其所從屬的主人——美國。

沖繩戰役是怎樣一回事?一九四四年,二次大戰大局已定,日本已到窮途末路。然而日本軍國政府堅持打下去,在沖繩建立第三十二軍。東京以沖繩為守衛日本本土的最後屏障,小島成為血腥戰場。戰役爆發前夕,只有約十萬縣民得以撤離,四十九萬人無處可逃。十月,美軍轟炸那霸,全城九成盡毀。於此時,日軍不但拒絕投降,反而不斷向沖繩人灌輸意識,要他們相信軍隊、政府和平民必須同生共死。

一九四五年二月,近衛文麿向天皇表示:「戰爭失敗,實為遺憾,但已無可避免。」然而東條英機政府卻無降意。三月,美軍登陸慶良間諸島。日軍怕島民成為美國間諜,因而召集所有人,恐嚇他們投降屬可恥,下令全民「玉砕」,是為「集団自決」或「強制集団死」。到了四月,美軍繼續進逼。沖繩島上男女老幼全被徵召入伍,組成保衛隊和義勇隊。對於日軍和東京而言,沖繩只是保全本土的工具,沖繩人死不足惜。日軍所到之處,均以沖繩人為盾牌,並迫令島民自殺。在南方,不少人逃至天然山洞(ガマ)避難。然而日軍抵達時,卻把島民推出洞外(包括大部分兒童),甚至以通牒罪名殺害多人。六月,指揮官牛島滿自殺。然而牛島死前下令軍隊繼續作戰。即使日本正式投降後,在個別島嶼,殺戮依然繼續。

文學家大江健三郎在一九七〇年出版的《沖繩札記》中寫道:「試圖保命的本土日本軍人發出如下命令:『從今以後部隊將進入迎擊美軍的長期戰。為了不妨礙部隊行動,為了向部隊提供糧食,民眾需要英勇自決。』以沖繩民眾之死作為抵押來贖回本土日本人的生,這個命題在血腥的座間味村、渡嘉敷村的淒慘現場清晰有形,一直延續至核戰略體制下的今天。回到本土、隱匿在我們中間的倖存者、事件負責人,直至今天也沒有對沖繩進行任何贖罪。」二〇〇五年,右翼分子入稟法院,狀告大江健三郎誹謗日軍。訴訟經歷六年,大江勝訴。

戰後日本政府依舊以沖繩為盾牌,容許美國在島上營運基地。沖繩人反美軍基地抗爭自此開始,持續數十年不絕。其間美國和日本政府如何動用各種暴力欺壓抗爭者,此處不詳述。一九九六年,美國計劃把普天間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遷移至名護市,後定地點為邊野古沿岸。計劃引起沖繩人大力反對,要求把所有美軍設施遷出沖繩。到了今天,抗爭依然繼續,抗爭者繼續備受本土日本人的冷嘲熱諷。

我記得有人曾提及「苦難共同體」的概念。如果要講苦難,沖繩的近代史徹徹底底是一部苦難史,活在美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雙重殖民之下。在香港的反抗中,有些人對美國趨之若鶩,甚至打出「President Trump, please liberate Hong Kong」的口號,希望美軍救援。這是何等愚昧和醜惡的思想。如果苦難真的能連結人的話,香港人應該可以看到沖繩人的抗爭,也可以看到美國黑人所受的壓迫。然而事實總是殘酷的,大部分香港人只看到美國和日本的所謂「民主」,卻永遠看不到別人的苦難;只看到自己的慘,卻看不到鄰人所受的壓迫。如何打破愚昧?我相信唯有靠讀歷史。

大江健三郎引用了沖繩民俗學家伊波普猷的話:「從現在世界的形式來推測,沖繩人即使那時有陳述自己希望的自由,他們也將被擱置在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境地。他們能夠希望子孫如此或者,卻不能夠命令他們必須如此……不,有必要做好精神準備,傳統也可能被置換成其他傳統。只有將一切委託給後來者的意志,此外別無他途。生活在怎樣的政治下,沖繩人能夠幸福?這個問題不在沖繩史範圍內,所以這裡不會涉及。在此,我只想附帶說一句話,並就此擱筆:只有在這地球上的帝國主義宣告終結之時,沖繩人方才能從『苦世』中解放出來,享受『甘世』,並充分發揮個性,對世界文化有所貢獻。」這是伊波普猷臨終前一個月所寫的話。

尋求幸福,擺脫苦難,我們不能委託後來者。我們必須靠自己的意志。此外別無他途。

參考文獻:

McCormack Gavan and Satoko Oka Norimatsu. 2012. Resistant Islands: Okinawa Confronts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lymouth: Rowman and Littlefield.

延伸閱讀:

Rwei-Ren Wu. 2016. “The Lilliputian dream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f nationalism in Okinawa, Taiwan and Hong Kong.”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2(4):686-705.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3&v=fu_77avtO2c&feature=emb_log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