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晴空
淡淡晴空

主要寫育兒、身心靈成長、有時寫小說。(其實最愛寫小說。) 閱讀時做一個純讀者,寫作時做一個純作者。不互拍,不互追。 可以追蹤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kymingmingQ

除了堅持,適時放棄也是一種勇氣的表現


從來,社會上的普遍價值觀,都是教我們要堅持,要有毅力,要不掘不撓,這樣才能成功。於是,從小開始,我們學著堅持,學著忍耐,無論多麼辛苦也要咬緊牙根繼續走下去,因為長輩教導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信念讓我們相信,成功必須吃苦,必須越過重重難關才能得到。但是,當我們辛辛苦苦的爬到上山頂,載上那所謂成功人士的標籤,是否就填滿了心中所有的空虛,滿足了所有的慾望,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

普世價值的認可的成功,是學業上的成功,升讀名牌大學,然後成為專業人士,過著高薪厚職的職涯,這只一種過度標準化的成功準則,並不代表適合所有人。我們應該適時走出自己的道路,尋找自己真正的所長,而放棄那種營營役役只為工作而工作的日子。


放棄真的那麼容易嗎?


在大眾的眼中,「放棄代表你是個草莓族,扛不住壓力,不夠堅忍不拔,意志也不夠堅定。放棄永遠也不會贏,贏家永遠不會放棄。如果你是愛放棄的人,成功永遠跟你無緣。」(註1)

放棄現有的,有時比堅持還下去還困難,因為我們總是在意沉沒成本,而忽略了機會成本

沉沒成本是一切有關過去所投放進事與物的時間、金錢與努力,我們常常著眼於過去的付出,而不肯放手,卻忽略了有關未來的機會成本,如果我們現在手把時間、金錢與精力放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地方,是否可以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呢?我們好像很少會這樣想,因為我們太在意自己所失去的。

社會總是提倡堅持,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成功,但堅持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並不會得到好的成果。

第一,韌性和意志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當你硬要投入一個自己沒有興趣,不相信的事物中,成效難以亮眼。結果就是在你當真需要堅持時,卻無法再堅持了,這叫做「自我耗損」。

有一研究讓兩組實驗對象待在一間充滿著巧克力和餅乾香味的房間,A組可以吃餅乾和巧克力,B組卻只可以吃生蘿蔔。

之後,讓兩組人去解一道題目,B組只用了A組一半的時間去解題,便放棄了,明顯比A組缺乏毅力。(註1)

這顯示受試者在第一階段消耗了意志力來抵抗巧克力,再第二階段就再沒有充足的毅力堅持下去。

第二,放棄反而有益健康。

研究顯示,放棄無法達到的目標,我們的荷爾蒙分泌會更為健康,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好。不放棄則容易憂鬱、沮喪,高度緊繃,影響我們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引發氣喘等健康問題,而且容易生病。(註1)


第三,放棄常能帶來更好的結果。(註1)

卡蘿放棄了十年的公關工作轉而投向未知的花藝事業,成為了一名著名的花藝師。(註2)

卡許本來申請到柏克萊大學的資工博士班,但是最後因為覺得與自己格格不入,而放棄了這個眾人眼中前途無量的機會,卻成為了蘋果公司軟體門的第一位副總監。(註2)

赫爾本來在一間景觀美化公司工作負責花園、燈柱盆栽和住家涼亭的設計與施工,但覺得被傳統的設計框住,做得綁手綁腳,於是變賣了所有的財產,到外遊歷。兩年後,他所有錢花光,回到家園,開了一間小小的園藝公司,由於他別出心裁與大膽的設計,令他很快成名,接下來二十年整個密西大道安全島的的植栽景觀都由他設計,全芝加哥有上百公里的花架和植栽,都紛紛效法赫爾的計設。(註2)


何時才是放棄的時候?

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發現自己天賦所在,而且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

對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來說,放棄只是暫時,放棄並非失敗,放棄並非懦弱,放棄只是一個人生上的轉換賽道,是我們深入了解自己後所作的一個成熟的決擇。

賽斯.高汀在《低谷》中提到,真正成的人是很懂得放棄的人。(註1)

放棄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因為我們能勇敢對不喜歡的事說「不」,懂得拒絕。

而且,放棄現有的成就,也絕非易事,會受別人的質疑,要重新適應一個新的環境,要放下高薪厚職,重低做起,由零開始,面對一個無法掌握的未來。

能夠接受如斯的變化,難道不是勇氣的表現,這比堅持留在一個熟悉的領域,做著熟悉但是不喜歡的工作,或許需要更加多的勇氣。


資料來源:

註1 :《大器可以晚成》

註2 :《黑馬思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