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晴空
淡淡晴空

主要寫育兒、身心靈成長、有時寫小說。(其實最愛寫小說。) 閱讀時做一個純讀者,寫作時做一個純作者。不互拍,不互追。 可以追蹤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kymingmingQ

冥想雜談

這篇是想分享和記錄一下自己的冥想心得。南懷瑾先生說,有三類人會冥想,一是有關宗教的,二是對神秘境界抱持好奇心的,三是想要養生保健的。

我是屬於第二類的。而我的確是有過這樣神奇的經驗(對我而言,對他人可能是微不足道吧。),所以一直支持著我冥想的動力。


冥想到底可以去到什麼境界,當聽說僧人釋廣德自焚,卻完全沒有痛苦的表現,我已經覺得很震撼,當看到照片後,更加覺得不可思議,原來我們對自我的的認識還是很少很淺。

1960年因為越南政府逼害佛教徒,釋廣德自焚抗議,引來世界關注。

越南僧人釋廣德自焚畫面。美聯社記者布朗拍攝,這是1960年代最具震撼性的照片之一。圖/Public Domain
在場目睹過程的美國記者大衛(David Halberstam)描述:「在他燃燒的過程中,他沒有抽動過一塊肌肉,沒有發出一點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鎮靜,和他周圍哀號的民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資料來源:https://www.peoplenews.tw/news/a11e6716-d10c-4078-ab0a-3ccb95baff77


看了以上的相片,我的經驗簡直是微不足道,不過,還是厚臉皮的分享一下,畢竟身邊沒有人會冥想,唯有將之抒之於文字,以解我無處宣洩之苦。

最初接觸冥想,應該是上瑜珈班,學會了腹式呼吸法及換鼻孔呼吸,在課堂結束前,都會有一個大休息,這時就用腹式呼吸法,大字型的躺在地墊上,是很放鬆很舒服,這是我很喜歡做瑜珈的原因。


至於,真正立心要持續冥想,是因為接觸了心身靈範疇開始,冥想可以連接到更高的智慧,改變人的觀感,透過觀想未來,可以將想像化為現實,種種原因,抱持好奇心,我決定試一下,而在另一篇,我亦提及過我的懷孕經歷與冥想的幫助,更令我堅信,冥想是挺神奇的一件事。


我在初期冥想發生了幾次自己覺得挺神奇的經驗,我有兩次冥想,靈台閃現白光,是整個腦袋乍現白光,然後又有幾次如遭電擊,整個人渾身一震,也有試過觀想去到宇宙,沉淫在宇宙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翱翔於不同的星球之間,意識衝到太陽處,差點撞進了太陽,意識馬上退回了身體,因為自我意識覺得撞進太陽處會溶掉吧,當時心中有點害怕,這處於半混沌的意識狀態下發生的事,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但這卻引起我想探索更深的興趣。


因此,對我而言,每一次的冥想都是一次探尋奧秘的旅程,這使得冥想變得更有意義更有趣起來,不再是單純的坐著集中注意力在呼和吸之間。


對以上的經驗,問過學佛的朋友,但是回答都未能令我滿意。於是,我開始看書,尋找答案。我是自學,也怕自己走歪了路,所以由剛開始的隨意冥想,變得審慎起來。


這是我一些看了一些書籍的心得之談,沒有任何指導性質。


首先冥想有很多的方式與目的。


傳導能量——是這樣的方法,有時有些人情緒很差,充滿負能量,可以藉著冥想來傳送一些愛的能量給他。

方法是冥想時,集中在心輪,然後想著那個你想傳送能量的人,看到他站在你面前,然後想著由心輪傳送光到他的身上,籠罩著他全身,然後他揚起笑臉。

這個我特意的點出,是因為我以前做過,傳送正面能量給我的兒子,因為那時生了妹妹後,他的情緒很差,經常不知所云的哭鬧,我希望能改善他的情緒,試了好幾天,真的覺得他情緒變得較好。


脈輪冥想,我們的每一個脈輪都是能量的中心,脈輪冥想就是從海底輪開始祝福或感謝每一個脈輪,有助身體健康。


正念冥想——是現在最流行的,也有很多的科研結果証明能放鬆腦部,也有助避免患上失智症,讓我們更有專注力,更加樂觀積極。


靜坐——是佛教,要達致的就是「無我」的境界。


先說一下冥想初期我遇到的一些事情。


第一就是雜念叢生,南懷瑾先生說,平時的我們的思緒就像一杯流動的水,一旦水靜止下來,所有的塵粒就會浮上水面,是很正常的,只要注意力集中在呼和吸,每次呼氣開始計算,從一數到十,然後又由十數回一。

我們的身體內有一股氣,叫氣機,平時它是靜止不動的,呼吸就是燃起氣機的運行,當身體有足夠的氣,體內的氣機就會開始運行,靜坐愈久,呼吸會愈來愈慢,愈來愈輕,就是因為體內的氣機已經充了氣,可以進行內呼吸了。


雜念永無休止,拉回來便是,《最高休息法》說呼吸是意識的錨,一百次的分神,就一百次的將其拉回來。


不過,雜念可以拉回來,但是恐懼的情緒卻又怎麼辦?這在開初是挺困擾我的,我都是在早上四至五點冥想,天還全黑,客廳陰暗,開燈冥想我又不習慣,我很怕鬼,冥想時開暗燈坐在客廳,我總被恐懼的情緒纏擾,腦中自然會浮現貞子從電視中爬出來,梳化底會有隻手伸出來,會有隻白衣女鬼站在我身側,很多時讓我怕得無法再冥想,直到後來,知道要直視你的情緒,直視這些感受,而不是壓抑和逃避,當我鼓起勇氣直視這些幻像時,他們便會忽然消失無蹤。


有時,那天特別煩時,你會坐得不耐煩,想快點結束這場冥想,這又是我們腦中的另一個我,大腦有些部份害怕改變,於是便有聲音叫我們快些結束,但嘗試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這些事情,那個你只是你腦中的其中一個聲音,並不代表全部,然後,煩躁和不耐又會消失了。


當我們以為感受就代表全部的我們,我們每每聽從這些聲音,就是將感受牢牢嵌入意識之中,無法分離,冥想就是讓我們從這些感受中剝離,從旁觀者審視著自己。


除了心理意識的問題,還會遇到一些生理的問題,腳麻,背痛,還有一些不知明的身體會痛,這些痛是氣機的反應。


剛開始做時,我很不習慣,背痛了兩天,腳也發麻,但是只要堅持著,就可以,而當有這些痛症時,可以更加專注在那個位置,「你專注在那裏,你的力量就在那裡。」,然後過不久,那部位就會不再痛。


生理上的不適,可以用安那般那數息法,我自己每次開始冥想都會先用這個方法,會更容易更快的集中。


另外,有一些誤區,我以前會犯過,例如我對於眉心輪和松果體特別有興趣,有些書會教我們冥想時專注在這些部位。但是,根據我後來閱讀的認知,這樣是不太健康的,我們要打通的部份應該由海底輪開始,逐級上升,而非由上而下的。


而南懷瑾則說,讓氣機流動,而不要集中在任何一點上,反而要專注於數息,觀息,真到無息,進入無我的境界。


而冥想又不一定是只有靜坐,有步行冥想,正念進食冥想,其實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專注地做,專注地感受當下身體帶來每一個細緻的感覺,就是一種冥想,刷牙可以冥想,做家務可以冥想,無法找時間靜靜坐著的,也可以從這些方法入手,讓腦袋休息一下。


我在兩年內斷續的做著,最堅持的是連續做了四個月,時間在三十鐘至一個半小時之內。最近又開始每天的做,因為整天覺得很累,然後看了《最高休息法》的一句引言,讓我決定再每天都做,就是你覺得累不是因為身體的累,而是大腦的累,大腦在不斷的運轉,從來沒有休息過,而冥想是可以幫助大腦休息的。這本《最高休息法》遲些寫閱讀筆記再和大家分享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