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w
henry w

退休了,喜看文章,偶而寫寫。

懵闖甲龍古道

有個假日,兒子邀我們去郊遊遠足,他說看網絡知道有一條“甲龍古道”,步行難度只有二級,以四級為最難,二級應適合我們老年人走的。起點離我們家較近,很是方便,終點在荃錦公路,到達後可乘巴士到荃灣飲茶。我和老伴幾乎天天都有去步行當鍛煉身體的,現在有機會和兒子兒媳一起遠足鍛煉,兼享天倫之樂,自是欣然答應。

那天是多雲陰天,涼爽,很適合郊遊。老伴、我、兒子和兒媳四人,帶了些餅干和茶水等物,乘搭專線小巴到香港最高的大帽山西北面山腳下的雷公田村站下車,在兒子的手機導航指引下,我們沿一條鄉間的小公路前進。走過一座橋,橋下溪水淙淙,四周樹木花草茂盛,抬頭望見遠處青山連綿,大地猶似披上綠色輕紗,陣陣微風拂面,身心皆感無比舒爽。

走了不遠,兒子發現路邊的一處山路口,說:“是這裡了!”只見路旁豎有一木板牌子寫著“甲龍古道”旁邊還標明2公里,一又四分之一小時。我心想,平時我走路一小時可以走四到五公里,這裡寫2公裡,怎麼會需要一個多小時?也許因為山路較難走吧?向那山路望去,是寬度有兩米左右的泥土路,只是路上有許多樹根縱橫交錯。心裡想,就是了,不是平坦的行人路,所以會走得慢。於是我們便轉進這“甲龍古道”去了。

踏上這泥土路,老伴就對我說,看到這路便聯想起當年上山下鄉落戶當農民時的山村路。當年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代,我們被下放到閩西一處閉塞的山村裡,山村不通公路,若要見到公路,須先翻山走十公里的山路。我對老伴說,當時的山村路,不像這泥土路這麼多樹根,也沒那麼寬,而且中間排列著石塊…

沿著這樣的泥路走了不大遠,就開始上坡,泥路也變了,路面縮小一些,樹根幾乎沒有了,路中央出現排列著的石塊,變成像我們當年下鄉的農村中那種山村小路了,路中央的石塊可以避免下雨時變泥濘路。

我們走了一會,因為上坡,大家都氣喘噓噓的。大家站著休息了一會,再邁步向前走,就這樣走走停停,雖然辛苦,但都堅持著。感覺上也走了不少路,最後我感到喘不過氣來,心跳也很快,便叫大家先休息一會。各自找合適的石塊坐下,喝了些水和吃帶來的香蕉和餅干,既減輕負重,又增加能量。兒媳看著多功能手表,說這裡的海拔高度是二百五十米,剛才路口海拔是九十米。也就是說,我們上坡走了近一百六十米高,等於爬了四、五十層樓了,難怪我感到很辛苦。老伴說怎麼老是上坡,不到頂呢?其實大家心裡都盼著快些到頂,然後就可以下坡了。我想起當年閩西農村的翻山小路,似乎走到這麼高之後就到頂,然後就一路下山。但這裡的“頂”怎麼總不出現呢?

休息了一會,感到氣息恢復和順了,便站起來,問老伴行不行,她表示沒問題。又朝兒子兒媳望去,不等我問,他們也都說沒問題。兒子說他只擔心我們兩老,若不行,現在就可以回頭下山。我說前面可能很快就見頂下山了,還是繼續向前走吧。於是大家懷著很快就可以見“頂”的盼望,又邁開腳步前行了。

前面的路比較難走,我發現我們在懸崖邊上走,路右邊是長滿樹木野草的深谷,聽到谷底的流水聲。有部分路已塌方,本來在路中間的石塊,變成在崖邊,我們只好在石塊另一邊泥地上走。我怕危險,叫兒子牽著老伴,我斷後,兒媳氣力充足就打前鋒。為了安全,走得慢些,累了就停一停。走走停停,也走了好長一段路,前面傳來兒媳的聲音,說到頂了,前面是平路!我們都很高興,我說到頂就好了,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前面的路真有些下坡,很快就看見路邊豎著個牌,是警告預防山洪的牌,原來前面有小溪橫過,流向右邊深谷。估計是下大雨時,左邊山上的水,匯集成山洪從這裡沖下山谷去,但現在則只是一條小溝而已。過了溝卻又開始上坡,並且離開懸崖轉入山中,而且坡度更大了。原來剛才那一小段下坡路只是因為有這條溝而已。這樣沒完沒了地爬坡,讓我聯想到當年在黃山旅遊,走山路時也有如此的上坡路,當時也覺得上坡像沒盡頭一樣,但和現在比,那黃山也算不了什麼了。

走上坡路辛苦在不夠氣,總感覺上氣不接下氣,不得不站著歇一歇。如今已超過一半路程,回頭下去也不甘心,沒別的辦法,只能堅持往上走。慢慢地走,走一段站一會,終於走到一處比較寬敞的地方,大家找石塊坐下休息,又喝點水,吃些乾糧。我問兒媳海拔多少高了,她說三百七十多米。我說我原以為二級難度主要是平路,不知道竟然是不斷地爬坡!兒子說我們可能走錯方向!網絡上的資料說二級難度,也許是說從上往下走是二級,我們倒過來走,變成上山,看這辛苦度,恐怕也有最高難度的四級了。我說肯定是了,二級難度沒理由一直都在上坡,這是在爬大帽山呀!呵呵,這可以叫作“四個胡塗蛋,懵闖甲龍古道”!兒子拿出手機上網查看,過一會說,要一直往上走到海拔四百九十米才完成。

這時有三個人從上面走來,我問其中一人往上是不是一直都上坡,他說是,並說不很遠了,大概半小時可見公路。我想他們下坡半小時,我們上坡豈非要一小時?情況明白了,還有一段上坡路程,要不要都得堅持!於是我鼓勵大家: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或許沒有了到頂可以下坡的盼頭,大家都下定決心走完剩餘的四分之一路程,加上坐下休息恢復了些氣力,接下來雖然也是上坡路,感覺上卻不像先前那麼艱難了,雖然還是走走停停,似乎不太久,就看到目標荃錦公路了。

成功完成任務,確實好累,卻很開心,有種成功感!沒想到年過古稀的老伴和自己,都還可以爬這麼高的山,四百米高,若當三米半一層樓算,相當於攀上一百多層樓了。這時我反而慶幸這次的“懵闖甲龍古道”,若不是“懵闖”,我決不敢挑戰這四百米高的山路啊!兒子兒媳也很開心,兒子說對常爬山的人來說,這一點高度算不了什麼,但對七十多歲的我們來說,又是第一次爬這麼高,又是沒精神准備下進行的,他一直擔心著,已經作好隨時陪我們回頭往下走的准備了。沒想到我們非常堅持,反而也激勵他們走得更起勁!

在公路上走一小段路,就到達巴士站了,恰逢51號巴士到站,我們上車,乘車到荃灣,剛好是下午茶時間,便在茶樓裡悠閑開心地坐了一個下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