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米索
范米索

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为什么说信息过载是个伪命题?

前两天,我社群的小伙伴们提出了一个涉及到“信息焦虑”的问题。

有位姑娘提了两个问题:

1、学习需要多源的信息渠道,但每个人都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那么多源的边界在哪里呢?

2、有信息增量,但是增量比较少,这种情况应该退群吗?

先给各位看一些社群成员们提供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会针对这个问题,给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以下:

            针对上述对话,我给各位简单做个总结:

1、学习的第一步是沉浸,当你新加入一个群,不知所措时,先从观察开始。

2、开始过载是必然,先过载,再收敛,但是要警惕信息渠道过载又单一。

2、群的数量不需要多,但需要有多样性,涵盖多个领域。(如校友群、投资人群、营销、增长、涉及、教练、产品经理、运营、课程、读书群……)

3、针对群做标签管理:

  • 工具群:有明确目的,话题、工具等资源。
  • 工作群: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闲聊。
  • 闲聊群:无明确目的,放松,发散,获得灵感。

4、把微信群当作数据库,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信息筛选逻辑,配合搜索功能使用。

5、通过微信”看一看“获取优质信息源,如果“看一看”出现大量质量下滑文章,需要对微信好友进行清理,逆向把控信息质量。

6、针对已关注的信息源,如果发现该信息源质量已经跟不上你的成长速度(内容都在你的认知范畴内)建议取关。

以上,是群内成员集思广益提供的见解,下面我来说一下我自己对于“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焦虑“的一些想法。


0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多样的信息源,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垃圾”。甚至很多“有用”的信息都在我们的收藏夹和网盘里“吃灰”。问题在于数据爆炸式的增长并没有真正带给我们实质性的改变,至少大多数人不是在“消费信息”而是在被“信息消耗”。

硅谷的创业者 Mitchell Kapor说过一句话:“Obtaining your data off the Internet is like taking a drink from a fire hydrant.” (从Internet上获取数据就像从消防栓上喝水。)

由此可见,我们每天在互联网生产和读取的信息成本是多么低,并且数量远超过图书馆所有书籍的总和。

我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其实当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时,我们的大脑更像是儿童。有时候对信息的点击与否,往往是因为当下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标题党”这年头能够博眼球,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的”感觉“。

比如当你看到微信订阅号信息里一张触目惊心的封面图配着“好莱坞第一色魔的堕落人生”,或者是“李佳琦1.3亿买豪宅”、“什么样的股票更值钱?”、“美股熔断”、“日版林志玲让亚洲男神沦陷”……

很多时候大脑是处在非理性状态下的且具有贪婪的特性,因此会出现不知道应该优先考虑和忽略哪些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注意力其实在不断是从一种感觉转移到了另一种感觉。

然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新鲜事物或者新热点出现等待我们点击时,大量凌乱而复杂的信息不知不觉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

如果说你的的处理速度和策略跟不上,那么当你在浏览时,系统就会开始造成混乱,最后反而无法清晰掌握各类“信息”,这跟“决策瘫痪”其实是很相似的。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互联网生产信息的成本几乎为0,这也就导致我们在网上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成为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即便是你选择去通过挑选一些权威公认的专家或者媒体给予信任(呵呵……为什么呵呵大家都懂),那么还存在成千上万的我们从未听说过且没有相关背景信息的网站或者所谓的“专家”,毕竟这年头给自己找个看起来很厉害的身份或者头衔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这就导致多数人几乎是被“内容”决定的,因为内容(主题)通常会优先于我们对其信息来源的评估。甚至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意识和思考空间去仔细检查自己阅读的内容的,那么人们对陌生人的隐式信任自然会带来后续的系列传播和扩散,无论是真相还是假象,优质还是垃圾信息。

但记住一件事:当你做出的选择越多,你选择的质量就会越低。而且,当人们认知需求越低,对所接收信息的要求就越不在意。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没什么意义的八卦信息满天飞的原因。

02


那么我们如何去学会区分周围环境的重要元素和不重要的元素?如何正确过滤掉不断涌入地低质量或者当前你无法消化的信息源?

尝试处理太多信息,一定会干扰我们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如果你不能做好信息的处理,那么对你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每当重大人生决定出现时,都会带来系列问题。

提供几个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1、关注长期不变的价值,而非短期内会消亡的“知识”。

前两天,我在The Atlantic上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是提到“为什么在技术变革的黄金时代里,研究经费增加,科研人员扩大,然而科学的收益却是在递减?”


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20世纪初出现了许多功能强大的通用技术大规模部署:电力,内燃发动机,无线电,电话,航空旅行,装配线,肥料等等。

包括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被誉为是物理的“黄金时代”,量子力学,X射线晶体学,中子和反物质的发现,以及许多有关放射性和核力量的发现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虽然当今的AI提高了识别图像和人类语音的能力,但是跟1920年代的发现和对现实进行的重新排序相比,其实还是不清楚它们是否会有更大的突破。

同样,与一个世纪前相比,现在的科学合作通常涉及的人员更多。毕竟当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在1911年发现原子核时,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相比之下,2012年发表的两篇宣告希格斯粒子发现的论文每篇大约有1000名作者。

(Ernest Rutherford)

在20世纪,研究团队的规模几乎增加了三倍,并且这种增长一直持续到今天。然而昂贵的设备和庞大的团队,并没有带来更大的科学突破和进步。

看到这篇报道,我就在想,其实现在的信息看似比以前更丰富,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当你看到一些重要领域的“新知”时,不妨想一想这些想法是什么时候被第一次发现的?如果你真的去做这个练习,你会发现很多重大知识和思想其实早就在过去被发现且沿用至今。人工智能的概念上世纪图灵已经谈到了,“深度”学习的策略也基于几十年前的算法,这项技术直到最近才变强。

那么,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里,到底哪些事物或者想法从长远而言是有价值,且值得在未来的几十年学习的?区块链?AI?通信技术?娱乐八卦?


2、带着目的性和意图去审视信息

我觉得搜索引擎的创造和发明其实是一种“信息获取由被动变主动”的极佳方式。至少跟刷抖音不一样,机器帮你推荐能让你上瘾的内容(这里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能调教机器算法,反而会事半功倍)。

那么使用搜索引擎无疑是逼迫你去思考你要的信息内容,至少你不是被AI"投喂“,而是主动”索取“,人和机器的角色掌控其实很重要。

说一个我自己的观察,我前两天去逛书店,明显发现书架上关于“心理学”、“认知”、“思维方式”、“商业模式”等相关书籍变多,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因为人们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以至于书店为了迎合大众喜好而大幅度提升了这方面的相关书籍?“

后来我发现,其实并不全是如此。因为你所看到的,跟你当下关注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么说,看我账号的老粉知道,我这个账号定位内容大多跟“个人成长”、“自我发展”、“思维方式“等相关,显然我需要阅读和了解更多上述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去输出。

所以,我猜这也是为什么我目前接触到的“信息”都跟我当下研究的领域密切相关,以至于我去书店,眼里看到的也都是大量偏思考和商业类相关内容。

那对我而言,“信息过载”这件事其实就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

我自己的回答很简单,对于每一个好的想法,都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你现在正在读的我的这篇文章——我个人对一些事物的思考和理解。

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方式可能是有用的,但也包含相当多的冗余。然而我会很高兴能够处在一个有许多不同表达方式和思想的信息世界里,因为它们能用多种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并形成自己的辩论观点。

于我而言,这不等同于信息的过载,而是信息的灵感来源。

如果你真的对一个领域产生兴趣,那么一些相关想法的泛滥反而会非常有帮助。因为你不能单方面理解一个想法,你可以从一百个不同的角度来阅读它,或许就有一个可能会与你产生共鸣。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不在于信息超载,而在于缺乏创意。当你发现一些真正深刻和有用的东西时,你就会充分地探索和享受它,就算一开始你需要处理大量相关内容,但是接着你就会发现真正对你有价值的信息,会以它们的频率和实用性展现在你面前。说白了就是抽丝剥茧的过程。


3、尝试跟脑中已有信息进行结合

我之前在《如何拆掉“思维之墙”,像博学者一样思考?》里写过自己对于“增量信息”的处理思路。

说白了就是当你读到一些信息时,你试着将新信息和你已知的信息建立一个连接,看是否能很好的关联在一起。比如我文中引用我自己的文章信息,或者你看到一些文章会引用其他信息源做论证其实都是一种将信息”孤岛“串联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当你专注于质量而不是阅读数量后,你能够很好的从噪音中过滤出对你有用的东西,信息于你而言就不是“它在消耗你大脑的CPU,而是你在管理并储存它“。

4、建立自己的RSS

人的大脑本身就没有被设计用来管理这些不断轰炸我们的信息,但不意味着我们自己不能去涉及我们的大脑。

你想要信息本身“可控,可靠,可用”,那么就需要用一些工具去辅助过滤和管理这些层出不穷的信息。

我一般只看两个纬度:信息类型信息渠道

因为我会使用RSS去追踪日常看的信息,所以我每天都有自己的必读信息源。

  • 订阅的人物博客/公众号
  • 个人成长
  • 电影推荐
  • 美食制作
  • 产品思维
  • 时政分析
  • 批判性思维
  • 互联网资讯分析
  • 必听的播客节目
  • 女性力量
  • 心理学
  • 社会人文
  • 常看的channel
  • 日本人的vlog
  • 讲书
  • 创业者
  • 美食治愈
  • 健身频道


当然,其实上述只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些信息话题,大多数都是我在看过内容后,引发我思考或者弥补我未知部分的知识,我会不假思索的关注。因为从长期而言,这些我订阅的内容是会带给我不少价值和启发的。

因此,我在朋友圈花费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才会快速刷一下内容。4000多好友,最多10分钟内,看完关闭。遇到优质文章,先mark后,等刷完朋友圈统一进行阅读。

这样的好处在于,你不会因为文章而打断刷朋友圈的节奏,同时又能在结束刷圈后,安心的花时间去细读文章。

好的文章是值得你标记且反复读取的,能把一篇文章读透再消化,远比你走马观花看10篇文章强的多。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如果喜欢,欢迎点击收藏或“like”。



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思维方式、效率工具、高效学习、生产力法则、副业思维,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or“智慧杂谈坊”社群(👉点击阅读全文

注意:社群有门槛,如果你信任并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加入,跟我直接对话并可随时向我提问,谢谢支持。

福利:整理部分社群内容,微信公众号后台(范米索)回复“214”获取一份“每日群精华”(附2020奥斯卡影片资源/科学翻墙工具/德鲁克资料,感谢各位群友大力支持)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可能会让你惊喜的内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