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西
蔡凱西

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社區活動提案:我最愛的十本書 | 一人旅讀物十選

(编辑过)
一個人做長距離的旅行,建議帶甚麼樣的書呢,或閱讀甚麼樣的書呢?

時間流逝得太可怕,算一算,我獨自一個人出門旅行的歷史也有十多年。雖然常去的國度就是台灣人熟悉的母國,畢業之前很偶爾才會跑去祖國開會。隨著我移動的距離、時間越來越長,去過的地方通常人煙、大眾運輸班次越來越少,利用閱讀打發等候車船,與長距離移動的空檔,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還沒買kindle之前,款行李的時候會隨手塞一本體積不大的書,放進背包。此後就幾乎不帶實體書了。旅途中會帶、會讀的書其實很雜,不見得會是遊記、旅行散文之類的。

有一次在岩手縣的某個無人站,因為看錯電車時刻,要等到三小時後才有下一班,窩在候車室的裡,又重刷了一次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還有像是沼田真帆香留的《百合心》(ユリゴコロ),我也在車廂裡重讀過。

一個人做長距離的旅行,建議帶甚麼樣的書呢,或閱讀甚麼樣的書呢?我的經驗是,還沒讀過的話,最好是水一點、軟一點的書,或是無論小說,散文還是學術,軟硬不拘,但前提是已經讀過一兩遍以上的,再重讀也不厭倦的書。這樣選擇的判準是,既能殺掉長距離移動的時間,又可以不用太專注閱讀,留點心眼對周邊的動靜停看聽。有誰會想因為錯過班車,在山間或海邊劈柴取暖過夜呢?

以下選十本我旅行中常翻閱的書。書封皆取自網路書店,不再個別註明來源。此外,有些書在網路上已能搜尋到不少心得與評論,就不再重複爆雷,僅介紹這些讀物對我個人旅行史的意義,以及摘錄一些戳中我職業病的佳句,給大家參考。


一、【日本】新井一二三,《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台北:大田出版,2009。

我其實是新井一二三的粉絲,從她在90年代末期為中時人間副刊寫「三少四壯集」專欄的時候,就一直在讀他的文字,很喜歡他寫的東京城市人文觀察。這本書的出版,時值我開始一個人旅行沒幾年,而且博論主題決定做旅行文化史的時間點。當年在逛博客來發現這本書,差點沒從椅子上跳起來。

旅行的真諦不在於去哪裡、看什麼,而在於用自己的兩條腿走路,用自己的兩隻眼看世界,活出跟別人不一樣,獨一無二的人生來。

二、【日本】有川浩,《阪急電車》,台北:時報出版,2011。

有川浩應該是台灣人不算陌生的日本作家,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原著也不少,例如《旅貓日記》(旅猫リポート,劇場版有已故的竹內結子我好想哭)。本書以阪急電鐵的「今津線」為場景所架構的小說,作者本人就住在今津沿線。有一回買了阪急一日券,想去找日劇「平成細雪」的拍攝場景,經過今津線與神戶線交會的「西宮北口」車站,就在想說有川浩書裡寫的那幾個人物,會不會就在我附近呢?

對阪急鐵路來說,西宮北口站算是一個頗有規模的交通要點。.......或許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三兩好友、成對的情侶,更說不定是攜家帶眷或是工作夥伴。形形色色的身分與各式各樣的組合,各自邁著快步,穿過西宮北口站的大廳。在這裡來來去去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三、【日本】澤木耕太郎,《深夜特急最終回:旅行的力量》,台北:馬可孛羅,2012。

《深夜特急》的前三部,講的是作者在1980年代橫跨歐亞大陸的三段大旅行經驗,從日本到香港、新馬、印度、絲路,土希與南歐。至於這本「最終回」,則是思索作者經由旅行學習到的能力,包括生存、決斷、工作、書寫等。因為一個人在日本旅行的關係,作者在中學時期嘗試獨自在國內旅行的片段,是我常在等車時翻閱的部分。

人會出門旅行,但那場旅行並非存在於某處,而是要由旅行的人去做出來。
的確,旅行或許是一種病!而且是永遠都治不好的病。如果說想要旅行的願望是一種病,那我是從甚麼時候起罹患上這種病的呢?

四、【中國】呂碧城,《歐美漫遊錄:九十年前民初才女的背包旅行記》,台北:網路與書,2013。

呂碧城是清末民初時期的才女、作家、詞人,曾經任職天津《大公報》,撰文提倡女權與教育,她也是南社社員,與嚴復為師生關係。本書最初以〈鴻雪姻緣〉為題,在報刊上連載,紀錄她在1926至1927年,隻身遊歷北美與英、法、義、奧、德、瑞的旅行經驗。在呂碧城的年代,大部分女性出國的能動性,仍與隨夫、隨父,也就是與家庭、婚姻高度連動,所以她的獨遊,特別具有時代意義。

閱讀呂碧城以文言筆法,描述旅程中的舟車移動、船旅生活、飛行體驗、異國城鄉風貌,與歐美觀光業的便利行旅體驗。在21世紀的今天,我閱讀呂碧城的遊記,對照今昔旅行文化的歷史演變,仍覺有趣。

至於那個「九十年前民初才女的背包旅行記」的次標題,是出版社為了讀者掏錢買書才加上去的。但是有多少當代的背包客,會因為這個書名,去買一本民初女性用文言文寫的歐美遊記,我就不清楚了。

歐美各都會皆有經理旅行之公司,如柯克(Thomas Cook and Son)及美國通運公司(American Express),其最著者也。彼等代售輪船及鐵路等券,凡不解方言之旅客,可向之購買。因歐洲輪、軌各局員大抵只能作其本國言語,非如旅館之職員能通數種方言也。此等公司又承辦遊覽各事,備有大汽車,可載客數十,派專員演說嚮導,名曰「Guide」。其辦法固與遊客以便利,但欠從容。

五、【臺灣】胡晴舫,《旅人》,台北:八旗文化,2014。

前文策院長胡晴舫,當年在明日報撰寫的散文,集結成這本已經再刷多版的著作。書中描述她長年對形形色色旅人們的觀察與反思(國籍、語言、階級、移民、旅行家、達佛斯人),以及當代流行的旅行觀的質疑,啟發我在構思論文主題之際,試圖以「觀念」這一環節,來討論清末民初的旅行文化史。

有時候,旅行的成果是發現偏見。
旅人帶著他的偏見趕路,有些舊偏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經由旅人的闖入,則影響了沒有離家的人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或,另一面的偏見。

六、【美國】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台北:聯經,2014。

疫情之前,相信有很多人,為了能碰上天注定的櫻緣,提前在一年前搶便宜機票跟住宿。話說,追櫻很瘋,滿開很美,桜の歌が街に流れ,但是大和之櫻,卻曾經是日本軍國主義動員各階層人民,藉以合理化戰爭的符碼之一。與櫻花同樣曾被形構為戰爭代言者的,還有忠犬小八(這個故事以後再說)。

美籍日裔學者大貫惠美子,在本書中追索櫻花在日本歷史文化中的各種象徵意義及其演變。第一遍翻著讀,第二遍燒腦用心讀,第三遍以後變成旅途讀物,路上與櫻花的偶遇,開始有了與過往不同的體悟。

比起追櫻,其實疫情過後,我更想追的是罌(粟)。

國家藉由各種方法,把櫻花的美學價值換成軍事上的意象以及行為。接受徵召的士兵被美化成以櫻花為象徵的古代武士,而軍人在戰場上戰死,則被稱為「散華」。
從特攻隊員的日記中,可以清楚知道櫻花的美學價值不只屬於知識分子和上流階級,民眾也可以接近。......戰後的日本人沒有經過甚麼掙扎,就重新將櫻花視為重要的象徵,並享受櫻花所帶來的樂趣。櫻花所象徵的黑暗過去似乎完全被遺忘。

七、【日本】新井一二三,《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台北:大田出版,2015。

對喔!又是新井一二三。前述的《獨立》一書描述新井在求學期間,獨自在日本國內外旅行的經歷。本書則聚焦在作者畢業之後,如何在工作、成家生育的狀況下繼續作為旅人。邁入不同階段的人生,與過往的旅行經驗與回憶又有何不同?例如在沒辦法做更遠距離旅行的時候,東京都內的移動,也成為印象深刻的經驗。

因為在東京等電車班次太密集,不太需要利用閱讀殺時間。通常我從田舍上京,到旅館CI之後,翻翻新井的書當成休息,安撫一下人流如潮水的慌亂,再出門逛街。

單獨旅行才能夠真正離開平時的生活、平時的自己,也能夠嘗到孤獨的滋味。在沒有人認識我的環境裡,試圖扮演跟平時有所不一樣的自己,或者稍微調整一下原有的個性,我認為那才是旅行的樂趣。......但是有朋友在身邊,哪好意思臨時改變人格?人家會以為我不是騙子就是神經病了。

八、【日本】夏目漱石,《彼岸過迄》,台北:蔚藍文化,2015。

大文豪夏目漱石在1912年完成的這部小說,以田川敬太郎這個大學剛畢業,求職不順的文青為主人公,帶出其周邊人際關係裡,複雜的心理轉折。人物的側寫之外,漱石對明治大正之交,東京的地景、城市風貌,與複雜的交通網路,有極為細膩的描述。

想知道昭和30年代的老東京,要讀川本三郎的《遇見老東京》;想了解關東大震災之前的老東京,則要讀漱石的這本《彼岸過迄》。

原來從三田方面出發,穿過丸之內,要在小川町停站的電車,可以直接開到神田橋大街的盡頭左轉,也就是在現在敬太郎佇立的地方下車,向右轉也可以在剛才實地勘查過的陶瓷店前方下車....由於住處的地緣關係,通常都是搭乘往返本鄉和三田之間的電車,從巢鴨經過水道橋同樣可以抵達三田的電車線........

九、【日本】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台北:遠足文化,2018。

谷崎潤一郎在1933年出版的美學隨筆,他對旅行的美學則體現在書中收錄的〈旅行種種〉一文,描述1930年代日本觀光業發展之下的移動與旅宿體驗,尤其感懷旅行已成為一種庸俗化的活動。雖然可以視之為旅行史料,不過至今咀嚼其旅行書寫,也有很強烈的既視感。

狹長的國土上,鐵路網密密麻麻縱橫交錯,年年如血管末梢分枝不斷朝各個角落延伸,直至寸土不剩的狀態,聽不見汽笛聲的山間幽谷自然也日漸縮小。相對地,鐵路局、觀光局、旅遊推廣課這些宣傳機構精明地招攬客人,以致所有的名勝景點都失去當地的特色,成了都市的延伸。

十、【美國】Erik Larson,《死亡航跡:豪華巨輪露西塔尼亞號,扭轉一戰的致命十八分鐘》,台北:漫遊者文化,2019。

庫納德郵輪公司旗下的露西塔尼亞號(RMS Lusitania),是與20世紀初與同樣行駛於大西洋航線,隸屬白星郵輪公司的鐵達尼號齊名的巨輪。它誕生於鐵達尼號之前,在1907年營運,鐵達尼在1912年遇難,它則在三年後歐戰方酣之際,遭到德國U型潛艇擊沉,罹難人數堪比鐵達尼號。不過,露西塔尼亞號的船難,被後世認為是協約國轉敗為勝的關鍵,因為船上一百多位遭難的美籍乘客,促使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作戰。

美籍作者Larson除了以說故事的筆觸,剖析船難的內幕與陰謀論,書中對豪華遊輪旅行的乘客百態,也有很生動的描述。我通常會在搭乘長途渡輪的時候,翻出來重看(咦)。

打字房裡頭打字員的聲音太吵,干擾到了緊鄰的客房住戶;於是打字時間縮短了。有些房間的通風不夠理想,.........在上層的頭等艙同樣也有個問題。它的窗戶開向了一條三等艙旅客所使用的走道,他們惱人的習慣是把頭湊近窗戶窺看裏頭衣著光鮮的用餐客人。除此之外,永遠有一些船上的旅客對現代文明抱著道德上的不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