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西
蔡凱西

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那些歷史宮廷劇給我的既視感(一):你求著朝廷,還是朝廷求著你?

來開發一個新寫作主題好了

話說,我家老娘最近在追一部很已經播過幾百次,在水管隨便搜尋也都能看個好幾百遍的清宮劇,叫做「康熙帝國」。不知道她為什麼現在才發現有這部劇,還以為是陳道明的新作品。有時候經過客廳,就會聽到「康熙帝國」的對白,我大概知道他看到哪一集。

對我娘這種戰後嬰兒潮時代的老人來說,看這種劇最愛問的就是「那個XXX是真的還是假的」,例如演到董鄂妃去世,順治想不開決定出家,他就一直問我:「順治真的有出家嗎」;接著又問我「真的有容妃嗎」,有時候看到一半還會跑進來問我清朝皇帝即位的順序。總之,很煩!要跟他解釋這些,我還怎麼讓愛發電,所以,每次他來問,我都盡量含糊帶過。

其實「康熙帝國」是一部很多史實很多問題的歷史劇,例如裡面講清廷與鄭氏時期的台灣,劇情裡的年代根本就是亂的,其他對白也是吐槽點滿滿。不過呢,這種亂亂演的歷史劇,不是沒有可看性,有點思考能力的人,看這種劇不會一直問劇情是否符合史實,或是真是假,很多時候戲劇演出來的是假,但箇中傳遞出來的人性鬥爭、政治操作,官場/職場文化,那都是很寫實的。

此外,中國拍的這類歷史宮廷劇,都有很強烈的現實意識,尤其講到帝國統一與兩岸關係,一定要帶往「終究要走向統一」的論述。

要說這些戲劇,沒有任何現實意識的立場,純粹娛樂觀眾,我是不相信啦。


最近那個甚麼「統一之後台灣人每年收入增加兩萬」的報導,就讓我想到「康熙帝國」第18集裡面的一段劇情。

話說,康熙要裁撤三藩,吳三桂刻意獅子大開口,跟朝廷要了撤藩之後的安置經費,大概是一萬萬兩左右,氣得康熙不知道該不該答應才好,不答應的話,人家繼續佔山為王,答應的話,則付不出這筆錢。

正當列位臣工正在幫皇上想因應對策,那個在路上被康熙撿回來的周培公,說了一個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的辦法。

周培公的意思是說,我們根本不用管吳三桂要多少經費,先答應他的要求,但是我們只要先準備一點點頭期款就好,等吳三桂撤藩了,拔寨而起,從雲南開始北遷,他就是虎落平陽,甚麼都要受制於朝廷,花個三、五百萬銀子當頭期款,先換吳三桂離開雲南,這筆錢非常划算。

重點是,劇中的周培公,有一段台詞說到: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總之,吳三桂不下山,朝廷求著他,吳三桂一下山,他就得求著朝廷。

周培公這段話,讓我覺得既視感超強大。對某個國家來說,台灣不屑跟他統一,他就得求著台灣,統一之後你們台灣人每年收入多兩萬,來啦來啦跟我統一啦! 不過每年兩萬真的是太少了,接著不知道對岸又會提出甚麼價碼跟優惠,例如兩萬比特幣,或是一個月收入多20萬之類的。武統當然是選項之一,只是先喊個價碼,看能不能用錢解決,這樣比較斯文一點。

一旦台灣人真的願意接受某個價碼(相信我,很多台灣人還真的會願意,到時候可能會投票選出一個政黨去跟對岸談,畢竟某個候選人都有500萬票了),跟對岸統一,會怎樣呢?那當然就得求著北京中央,北京不給之前約定好的銀子,而且是說不給就不給,簽約都能撕毀,而且都統一了,北京還會把台灣當一回事嗎?

我要是阿共,統一之後直接廢止新台幣,說這是「共同富裕」,一家人不要太計較。「康熙帝國」裡的吳三桂,要是沒造反,還能拿到頭期款,只是,現實世界裡,台灣要是真的跟對岸統一之後,很可能連頭期款都拿不到。

有時候,從這些歷史劇的片花中,似乎能看出些許,那個國家想如何處理台灣問題的蛛絲馬跡。

希望明天玻璃市場價格不要暴漲,Likecoin幣價暴衝我倒是很歡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