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K.
Tim K.

個人所思所想集散地,Web3、心理學、旅行愛好者。

【影評】《想見你》#1:每個安靜的聲音都同樣有力量

社會比較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

很少看愛情劇的我,這次擋不住《想見你》的魅力,花了幾天的時間把全劇追完,不得不說完全超出我對愛情劇的印象,準確來說,《想見你》並不單單只有以愛情為主線的內容,它還想說自我認同、面對失去等議題。但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有這麼重要嗎?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發展?


我們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不論是想要勇敢做自己,卻被周圍的人認為不正常的王詮勝,還是不被在乎,想要默默從這個世界消失的陳韻如,這些在外人眼中不顯眼,甚至奇怪的聲音,很微小、脆弱,但沒有錯,然而卻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社會中,什麼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早從 Erikson的觀點來看,自我認同(ego identity)是個體能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並且是一個持續性的發展歷程。

在每個人不同的生命階段,都有不同的統整任務,順利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有助於走向更健康的人格發展。自我認同大多用在生涯發展的議題上,它不單單是一種我是誰和我將要往何處去的感覺,還是一種社會心理建構,也就是我們對自我的認知是從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建構而來的。尤其對青少年而言,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當我們尚未發展出一個堅定穩固的自我概念時,常常會透過與他人的比較來評估自我的想法與能力,進而找到自己的定位,並釐清「我是誰」。

好處是如果我們去追求一個比自己優秀的榜樣,或是避免成為某個負面的形象,這個比較的過程能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也有助於激勵自我成長,往心中理想的目標走去;然而當目標太過遙遠,無法達成時,過多的負面情緒如羨慕、忌妒、憂鬱等反而會干擾自我成長,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中、經歷失落的情緒、形成負面的自我評價,在這樣的迴圈裡,我們與那個優秀榜樣的距離越來越遠,形成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有能力的低自尊狀態。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比較的目標,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條件:一是相關性(relevance),如同劇中黃雨萱擁有一切陳韻如覺得重要的東西,例如受歡迎、被喜歡的人愛等。二是親近性(closeness),如同劇中的黃雨萱、好朋友、家人等,都是陳韻如的重要他人。越符合這兩個條件,就越有可能進行強烈的比較,同時卻也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不被看見的努力,有多痛苦

回到劇中的陳韻如,她看到了黃雨萱擁有她嚮往的一切,被她所喜歡的人愛著,得到越來越多同學的歡迎,家庭關係也變得融洽了,這一切就親眼發生在「另一個」她身上,而且幾乎不費力氣就達到了她千辛萬苦也達不成的生活。所以她說了這句話:「如果黃雨萱可以擁有一切,那我為什麼不行」。於是她開始模仿黃雨萱,模仿她的聲音、語調、與個性,如果這樣能得到認同,那她寧願就變成黃雨萱,但不幸的是周圍的人慢慢發現,這個事實不僅狠狠的告訴她永遠不可能過上她想要的樣子,「很難相處」、「超陰沉」還成為了她的形容詞,那個時候,陳韻如明白了,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用,她不僅沒有成為心中的理想樣子(正向目標),還變成了連她都討厭的自己(負面目標)。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星,拼命的發光,想要有人發現我渺小的存在。可最後,等待我的卻只有殞落的那刻,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記得我。

陳韻如日記中的一段話說出了她的努力、無奈、與絕望。不被看見的努力是壓垮她的稻草,對她來說,不被看見的自己不如消失算了,如果轟轟烈烈的一死能夠讓大家記得她,肯定她曾經是多麼努力,那為何還要活在一個比死還痛苦的世界,所以她選擇最後這個方式來留在大家心中。


每個安靜的聲音都同樣有力量

陳韻如或王詮勝的故事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過我們的某個時期或是周圍的人中,正如兩位編劇簡奇峯和林欣慧在一篇專訪中提到的:

我們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覺得他們還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尤其網路時代,傷害別人很容易,但好像大家都覺得你應該要很勇敢、不受傷,但每個人心裡的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宏亮或是安靜的聲音,所有的感受與情緒都一樣重要,悲傷不會因為你是誰而有所差別。在成長路上的自我認同,我們透過社會比較、家庭、內在性格、文化價值等等,一點一滴拼湊我們的模樣,儘管每個人用的方式不一樣,但我們一樣深愛世界、渴望被愛與認同,希望在宇宙中作一顆也許不是最亮,但是被接納的一顆星星,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光是特別的,有意義的。

也許宏亮的聲音容易被聽見,但安靜的聲音不代表它不存在、不重要,若我們願意仔細專心的聽,每個安靜的聲音都同樣有力量。

參考資料:

圖片皆來自《想見你》Facebook粉絲專頁

娛樂重擊:專訪/《想見你》編劇簡奇峯X林欣慧:用偶像愛情劇包裝「青少年認同」的敏感議題

Alipuria, J. S., & Linda, L. P. (1987). Ethic identity in older adolescents from four ethnic groups. Reports-Research (143).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5400700202

Lockwood, P. Jordan, C.H., & Kunda, Z. (2002). Motivation by positive or negative role models: Regulatory focus determines who will best inspire 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854–864.

Tesser, A. (1988). Toward a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of social behavior.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1. Social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the self: Perspectives and programs (p. 181–227). Academic Press.


本篇文章同步發在Medium: https://medium.com/@mingju_kuo/想見你-的自我認同議題-每個安靜的聲音都同樣有力量-dca19cc4a81b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拍手與分享就是我的動力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