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咪
三好咪

我是咪咪,育有三貓和一子,人類的那位小名好好,他是我親子共讀的起點,從六個月大到現在。因為愛,我們讀;因為讀,我們愛。喜愛繪本,想留下我們親子共讀和生活共筆的記錄。

親子共讀《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

小狗、小貓和小豬要去游泳池玩水,可是忘記帶游泳圈了!不過恐龍、大象和大熊都說踩得到底,所以他們就開心跳下水囉!可是水好像比想像的還要深耶!他們要怎麼辦呢?這本有趣的小書可以從很多不同切入點來讀,共讀後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討論喔!

小狗、小貓和小豬搭公車到山裡的游泳池玩,下車後,還要走下長長的樓梯才能到泳池。他們才剛抵達,就發現忘記帶游泳圈了!正當他們不知所措之際,一隻恐龍迎面走來,於是他們問:「游泳池的水會不會很深哪?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恐龍回答:「水很淺啊,才到大腿而已,當然踩得到底。」接著遇到大象,大象也說:「水到肚子而已,當然踩得到底。」然後是大熊,大熊說:「踩得到底呀!不過水有點深,剛好到脖子。」他們想:「大家都說踩得到底,這樣應該沒泳圈也沒問題的!」於是他們迫不急待跳下水,卻發現:「水好深,根本踩不到底啊!」他們大聲呼救,眼見就要滅頂了。突然間,三個人都發現:「踩得到底了,原來這裡真的不深耶!」(其實是河馬在下面撐住他們)他們玩了好久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回家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一隻小老鼠,小老鼠問:「游泳池的水會不會很深哪?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

《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信誼出版),作者劉旭恭。這是一個幽默好看、富有童趣的故事,而且還可以延伸出很多不同的討論角度喔!

故事取材很生活化,文字也很口語化,就像小朋友平常會說話的內容,讓這個有點搞笑的故事變的很平易近人,就像隨時會發生在你我週遭的事。故事情節有著一般故事中常見的三次堆疊,一步一步帶領讀者去揣想泳池的水究竟有多深,另外,咪咪特別喜歡「三位主角想像的水深」與「其他動物實際體驗的水深」兩頁並陳的畫面安排,凸顯出溝通的落差和主客觀角度的差異,激發讀者的思考。

本書出現的動物造型簡單質樸,不過份可愛,整體配色則是以繪本少見的大地色為主 ,在低調中淡淡地說一個淡淡的故事,像在這個繽紛世界裡偶遇一口清涼的小池,洗刷過載的感官,讀起來一陣清新。幾乎每個圖案輪廓的鉛筆線條都還清晰可見,好好還會說:「媽馬,這個顏色都塗出去了啦!」但是看久了,會忍不住用目光追著線條偷偷跟著畫一次,這大概就是手繪才有的溫度吧!

咪咪覺得可以藉著這本書來跟好好解釋「溝通不只是增進彼此的了解,更是在避免誤解」這個概念,所以想出些題目讓好好思考一下。不過,在咪咪開口前,好好就搶著先問我問題了。

「媽馬,他們三個覺得水深不深呢?」
「這個嘛,他們有時候覺得不深、有時候覺得深。」
「什麼?你沒有回答我問題啊!」
「有啊,我回答啦!我的意思是說他們在還沒下水前,覺得水應該不會很深,但是一下水就發現水其實很深,後來河馬在下面撐住他們以後,又覺得不深了。」

好好現在常常會在共讀時主動問我問題,如果沒有好好回答的話,他可是不會滿意的,還會一直追問到底。咪咪覺得這表示好好一直有在動腦思考,而且從他的問題也顯示他有抓到故事的關鍵點。

「媽馬,恐龍、大象和熊熊他們說的話正確嗎?」
「噢!你問的問題很有水準耶!」
「呵呵!」
「他們說的話半對半錯,我們來看⋯⋯恐龍說什麼好了,他說:『水很淺啊,才到大腿而已,當然踩得到底。』你覺得這三句話哪一句是事實,意思是『是真的』?」
「嗯,(指著圖畫)踩得到底是真的。」
「還有呢?你看水到恐龍的哪裡?」
「他的大腿,所以水到恐龍的大腿也是真的。」
「對,所以恐龍『感覺』水很淺。可是恐龍忘記他很高、另外三隻動物很矮了,水可能會淹過小動物的頭頂。所以『水很淺』這一句不是事實,只是恐龍的感覺。回到你剛剛的問題,說話正不正確要看他們講的是不是事實。」

咪咪本來要問好好「大動物們講的話是不是對的?」卻又被好好搶先問了,聽到他的問題,媽馬真是一陣驚呼,忍不住覺得他太厲害了!不過,咪咪覺得雖然跟好好解釋了事實(客觀)和感覺(主觀)的差異,好好還是似懂非懂,也許還要再多累積一些經驗,他才能真的懂吧!

「換媽馬問你嘍!你覺得如果你是被問的大動物,你要怎麼跟他們三個說呢?怎麼樣說他們才不會誤會?」
「誤會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說的是這個意思,但我聽起來覺得是另一個意思。」
「媽馬,可是水對大動物來說真的很淺啊,為什麼不能說很淺?」
「因為每個人的狀態和能力不同,我們要考慮別人不同的狀態,比如說你現在已經很會吃飯了,然後你跟還只能吃軟軟東西的小Baby說吃飯超簡單的,這樣他就會誤會呀!所以你再試試看要怎麼跟他們說水有多深?」
「嗯⋯⋯如果我是大熊的話,我會說:『我踩得到底呀,可是那是因為我比較高,你們的話可能就踩不到囉!你們看水都到我脖子了,所以有點深喔!』」
「哇,你好棒!」

媽馬很喜歡好好的說法,很清楚地說明自己的狀態,還幫對方預想了可能會遇到的狀況,甚至以自己為例再次提醒對方風險的存在。咪咪想,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用這樣的方式來溝通,誤解和紛爭都會少很多吧!

這個故事能談的角度很多,不只能談溝通的困難,還能討論游泳的注意需知、數學的相對概念和物體浮在水上的概念。像是咪咪在某次共讀後請好好排大動物們的身高,他不僅正確排出來,還解釋水深到大腿的恐龍,高於水深到肚子的大象,再高於水到脖子的熊。最近,幼稚園裡剛好教到東西為什麼浮在水上,於是好好指著三隻小動物快要沉下去的畫面問我:「媽馬,他們三個為什麼不大口吸氣呢?有空氣就能浮在水上了呀!可是⋯⋯把氣吐出來之後是不是又會沉下去了?」老實說,一連串的自然科學問題,媽馬快招架不住了 !

咪咪想到可以用超輕土捏出那幾隻動物,做出身高差,感受僅管實際水深都一樣,但「水深到身體的哪裡?」對每個人來説卻不一樣,並待風乾後,將動物們放進水裡觀察是否會浮起來。

先畫一下山中游泳池,用手指抹開粉蠟筆這招是好好自己想到的。Good try!
先用平面的比比看,糟糕!大象不小心做成小矮胖了。
動物們全都躺在水上啦!看來比不了身高、水深,只能比可愛了⋯⋯
不管!硬是要比一下水深到哪裡啦!

親子共讀小技巧:帶著孩子用不同角度來看繪本

不只每個人閱讀繪本或故事時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即便自己閱讀時也會在前後次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或者得到不同的啟發,同本書也可以有多個切入角度,相信是大家共有的經驗。
那要怎麼樣讓孩子也有這樣的經驗呢?咪咪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討論、一起玩,用同一本書延伸出不同主題的活動,讓孩子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觀點,日後比較能接受別人想的可能跟自己不一樣,學會尊重他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