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咪
三好咪

我是咪咪,育有三貓和一子,人類的那位小名好好,他是我親子共讀的起點,從六個月大到現在。因為愛,我們讀;因為讀,我們愛。喜愛繪本,想留下我們親子共讀和生活共筆的記錄。

親子共讀《小斑長得不一樣:小馬來貘的神奇偽裝術》

馬來貘小斑因為跟家人長得不一樣而懷疑自己的身世,尋找親生父母途中竟碰上了天敵,花溜溜的毛皮讓他躲過一劫,家人及時找到離家出走的他,還拿出好幾張家庭相片,證明每隻馬來貘小時候都是花溜溜的模樣,小斑這才釋懷。本書除可學習動物方面的科普知識,推薦爸媽帶一場有關「一樣/不一樣」的討論,讓孩子更認識自己喔!

前陣子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小馬來貘出生,全台各路網友發揮創意搶著替小貘取名字,動物園還為小貘辦了盛大的命名票選活動,最後小貘被取名為「貘花豆」。大家不僅搶著當乾爹乾媽幫取名,也專程到動物園一睹貘花豆的風采。最近動物園特別發文告訴大家,「貘花豆」已經長大換掉原來的花花童裝囉!更多萌萌貘樣請看這邊:https://reurl.cc/Xl1p0e

不過,我家好好以前就知道馬來貘長大會換裝,因為我們已經共讀《小斑長得不一樣:小馬來貘的神奇偽裝術》好久了。

小斑是一隻小馬來貘,他跟爸媽兄姊住在熱帶雨林裡。雖然他很愛家人,但他的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全家都是黑白相間,只有他是花溜溜的呢?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他拜訪了好朋友小象、小青蛙和小狐猴,卻發現他的朋友們都跟家人長得好像,小斑越想越難過,決定要去找跟他長得一樣的親生父母。他留下字條離家出走,卻在森林裡遇到老虎,幸好小斑身上的保護色救了他,不久小斑的家人找到了他,並且拿出他們小時候的照片給小斑看,小斑這才知道原來每隻馬來貘小時候都是花溜溜的,長大後才會變成黑白相間的,小斑的心中疑惑終於迎刃而解囉!

《小斑長得不一樣:小馬來貘的神奇偽裝術》封面照,這是一本幼兒的科普書,但並不只是一本科普書。

動物毛皮的顏色常常都是保護色的功能,能幫助他們更融入在藏身環境中不容易被發現。自然界最為人所知的偽裝高手就是變色龍,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書中的每一頁都藏著一隻變色龍,作者可能想暗示小讀者小斑花溜溜的顏色就是他的天然保護色。雖然不知道好好有沒有看懂作者的小心思,但至少他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可是找變色龍找得樂此不疲呢!

書中的小斑因為長得跟家人不一樣而懷疑起自己的身世,現實生活中「不一樣」是不是也經常讓我們焦慮呢?求學時一起拼命上好大學、求職時一起擠進知名企業、連結婚生子可能都是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覺得自己也該跟上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一步接一步走上前人的路,因為只要跟大家一樣就好安心。要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心中總是惴惴不安,例如放棄外面的工作,回家當全職主婦。咪咪也曾這樣努力過,但還是放棄了,因為始終無法放下心中的不安。

至於好好,他是個怕生慢熱的小孩,不太喜歡被關注,所以咪咪猜想他大概是個喜歡「一樣」的人吧!於是在一次共讀完後,我跟他有了這樣的討論:

「好好,你覺得跟別人一樣有什麼好處?比如小斑他就覺得長得一樣,就有一家人的感覺。」
「嗯…跟很像的人在一起也會像好朋友。」
「那跟別人一樣的話會有什麼壞處?像書裡面狐猴一家人都分不清楚誰是誰了耶!你想想看還會有什麼缺點?」
「…」
「想想看如果圖書館裡面所有的書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每次借回來的書都是一樣的,那會怎麼樣?」
「會很無聊。」
「那我們來想想如果跟別人不一樣會有什麼優點?像是如果你跟好朋友玩不一樣的玩具呢?」
「那我們就可以交換玩,會更好玩。」
「還有呢?」
「會很好認出哪個是我的。」
「那不一樣會有什麼缺點?」
「…」
「比如說老師帶你們去公園玩,結果因為你沒穿制服所以老師沒注意到你,然後大家就走了,那會怎麼樣?」
「會被忘記。」
「那被忘記的感覺怎麼樣?」
「感覺孤單。」
「那如果因為你沒穿跟大家一樣的衣服,大家一直看你,你覺得怎麼樣?」
「會怪怪的、不舒服。」
其實咪咪本來想要用開放式問法的,但是好好一直在床上滾來滾去,答不出來,所以我只好
假設一些情境引導好好去思考。咪咪經常掙扎於到底該用開放式或引導式的教法,畢竟育兒專家們總教我們要給孩子自由開放的環境,才能發揮出孩子的創意和潛力,但在我跟好好的互動裡,我卻發現幼兒似乎還不能妥善掌握「脈絡」(聽懂問題並找出文本與問題的關聯)和「工具」(組織想法運用語言回答),以至於他們面對完全的開放反而不知所措,像是在陌生環境裡給他們一部腳踏車,他們不知道怎麼踩踏,也不知道該去哪。所以媽馬退回去,認份地從扶龍頭、踩踏板開始教起。

「那你跟好朋友有什麼一樣的地方?」
「都是好朋友。」
「什麼意思?」
「就是他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他的好朋友啊!」
「喔喔,那還有呢?」
「…都很皮!」
虧你說的出來,還算有自知之明!其實媽馬聽到他有好朋友蠻高興的,這位好朋友可是培養了一年才出現的呢!

「那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有很多啊,像我比較高、我的腳也比較大,還有我們的睡袋圖案不一樣。」
幼兒的小腦袋瓜裡還沒辦法處理太多無形的「不一樣」,媽馬決定先放過他,不再追問下去。

「那你喜歡跟別人一樣還是跟別人不一樣呢?」
「…不一樣吧,這樣媽馬才不會認錯。」
這個回答倒是挺讓我意外的,不過這孩子有自覺要跟別人不一樣,應該是個好的開始。不一樣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只要媽馬記得比他勇敢,他就能有不一樣的人生吧!

簡單畫個表格記下我們討論的結果,用圖示作類別標題,幫助好好理解。

咪咪自己有時候想跟別人一樣,有時候想跟人不一樣,可能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應該沒有人能肯定自己就是哪一邊。不管覺得自己是哪一邊,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知道自己為何做此選擇,這些連對大人來說可能都需要花一輩子去了解吧!在好好四歲的年紀,我們先試著從二元式的「一樣/不一樣」開始思辨,等他夠大了,他再慢慢自己去找答案。

後記:就在我們這場討論的兩天之後,好好選好了睡前想聽的故事,跟我要了紙筆說要畫畫。安靜了五分鐘後,他拿著畫紙和《小汙點》來找我,說講完故事要在這張紙上寫「功課」,我低頭一看發現他在學我畫的「一樣/不一樣」分析表格,小孩的模仿能力真強,明明兩天前他還看不太懂表格呢!

黑色的筆跡都是好好畫的,左邊X代表「缺點」,右邊V代表「優點」。咪咪配合《小汙點》的故事內容微調他的表格設計邏輯後,以藍筆留下分析紀錄。

親子共讀小技巧:用舉例或預設情境引導孩子思考

咪咪從自己的育兒經驗裡發現,幼兒階段的孩子因為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都還處於大量累積期,要他們回答比較抽象的、需要歸納分析的問題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爸爸媽媽們就大膽問引導式問題吧!透過一步一步的引導來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養成思考的習慣,等孩子具備基礎能力和習慣,家長就可以漸漸與孩子開放討論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