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r
mimir

喜歡關注區塊鏈相關議題

區塊鏈目前到底可以做到什麼?(PTT.ai 是想幹嘛?)

謝謝@Maxine Chiao

你的這篇其實跟我原文在同一天發布,我有看到你原文的這篇,看了很有同感(記得有按了一些拍手XD)。

我也認為區塊鏈是我近年看過最有趣的事,而在內容平台或者說媒體這件事情上,區塊鏈技術確實有機會達成某些全新的局面,可能在於內容版權的確立或是去除掉原先「內容--代理--消費者」的中間代理。也有可能在更久的未來,真的能夠達到「你能夠輕易證明這個內容是由你所產出的」時,優質內容的價值可能更得以彰顯。

不過順著這篇,想要繼續聊的是,我第一篇原文主要是在質疑Matters使用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必要性。倒是沒有特別著墨於「如果要用,那區塊鏈到底可以做到什麼?」而今天(4/16)剛好出了兩篇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應用文」,分別是「Muzeum 白皮書」以及「BiiLabs 與 Taiwan AI Labs 促生 PTT.ai計畫」 ,晚上針對後者也寫了一些心得,覺得剛好可以作為「如果要用區塊鏈,那他可以做什麼、優點是什麼」的補充。

---------------------

以下是臉書的PO文

---------------------

【PTT.ai 是想幹嘛?】

今天傍晚看到一篇文,是一個叫做「PTT.ai」的計畫的報導。

其實這個計畫,上禮拜就有看到一篇比較簡單的介紹,但這篇講得比較多,也似乎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因此想來給點意見。

----------

先說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PTT.ai 如同報導所稱,是要建構在”IOTA”的”Tangle”上,

那麼,他,其實,不是,區-塊-鏈!

1. 「區塊鏈」是「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的其中一種呈現方式,但分散式帳本技術也還有著其他的呈現方式,Tangle就是其中一種,他的結構叫做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 有向無環圖),簡單來說,區塊鏈是有固定方向且有固定順序的,而DAG只有方向但沒有固定順序。

2. Tangle這種類型的結構,比起區塊鏈,更有機會克服「擴展性不足」、「確認速度慢」及「手續費高」等等問題。

----------

這些技術跟PTT有什麼關係?

PTT是一個BBS系統,是一個透過「中心化」的伺服器建構出的系統(註:這邊指的是物理上的中心化),因此有幾個缺點是:

1. 假設這個中心化的主機壞了、被抄家了、沒經費營運了,這個系統就無法運作下去,即使不是永久的,單一主機故障時,PTT就必須維修。

2. 站方擁有一切的數據,你的機密資訊若存在裡面,可能有透露的危險。

----------

而所謂的去中心化,可以簡單理解成,每個人都擁有整個PTT所有數據的一部份,假設某個人離線,只要其他人還在,就能夠繼續存取/讀取整個系統。

所以透過分散的儲存,可以解決上面提到的兩個缺點:

1. 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中心」來儲存,所以就算有攻擊、就算單一主機沒辦法運作了,整個系統都還是能活得好好的。

2. 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中心」可以讀取所有的資訊,每個人與每個人的聯絡都必須透過一定程度的加密、解密程序,因此你的資料將會比放在傳統的中心伺服器裡面還要更安全、更具有隱私,不會被愛慕你的站方管理層偷看,也可能不會被檢方一要求,站方就必須提供你的個人資訊。

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掌控整個系統(尤其是個人資料)

----------

欸這麼好,怎麼大家現在不這樣用?

1. 效率問題,執行的效率。分散的架構下,每個節點(可以想成每個人或每台主機)要保持同步聯繫,還要執行加密解密的程序,都要花時間,因此你可能每開一篇文章就要先等個30秒,推個文可能要等15秒,使用體驗可能極差。(但隨著技術日新月異,這部分可能可以期待顯著的改善)

2. 還是效率問題,溝通的效率。大家可以想想看,是5個人的小班級容易達成共識,還是5000個學生的學校容易達成共識?假設每個節點都擁有一些影響整個PTT運作的影響力,那麼要讓多數人都達成共識進而共同依照規則運作,在整個機制的設計上就必須多花費心思,不能像是中心式的網站一樣,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不爽不要用。

----------

所以發新P幣,我會變P幣大富翁嗎?

因為不清楚所謂的「New PTT coin」(NPC?XD)到底是想要採取怎樣的模式去進行,但我自己在這個計畫上,是堅決不認同使用ICO的方式,也不認同「舊P幣換新P幣」這樣的方式,前者是拿PTT長久累積的社會信任價值、品牌價值,來進行某種程度的變現,後者則會有顯著的不公平情況發生。

兩種方式都很不好,應該要再想想別的可能性。

但不管怎樣,鄉民們不用想成這個計畫就像從天掉下來一堆比特幣,就算PTT掛上.ai了,世界還是照樣運轉,我們都還是一樣的(魯蛇)。

----------

所以說,這個計畫真的會讓PTT變好嗎?

以這個計畫目前揭露的資訊來看,他期望達到的效果是:

不再有中心的主機負責PTT的運作,且每個人都能夠掌握自己的個資,並透過代幣的機制促進整個體系的自我營運。

但老實說,現在的PTT問題可能不在是否太中心化,而絕大多數的使用者根本也不在意什麼中心化的問題,但是阿,這種風向是變化的很快的,Zuckerberg被批評的許多問題其實根源都來自於臉書的中心化,在未來,也許突然之間「去中心化」變成一種標準配備,也說不定。

所以我還是支持這個計畫去嘗試看看,如果到我老了,都還能一直看到PTT在改變在進化,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但我真心希望PTT能繼續維持一貫以來的多元、免費、開放、自由,雖然現在可能已經有些部分都已經變得不太一樣了。

#真的不是區塊鏈
#所以說那個ai呢

---------------------

以上是在臉書的PO文

---------------------

但在這邊可以再補充的是,

Matters跟這個PTT.ai有沒有什麼相同或相異的地方,而在區塊鏈(或分散式帳本技術)的運用之下,哪個更適合一點?

在我的感覺,PTT.ai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一個沒有中心組織控管的社群平台,而所謂的tokenization,目前看起來目的只是維持整個系統能持續營運而已。(原文提到:期待 PTT.ai 可以成為自給自足的社交媒體(autonomy social media),而不是被傳統的廣告模式限制,進而影響媒體中立性)

但Matters的目標,一個是促進有價值的公共討論,另一個是落實內容有價。

可以看的出來,PTT.ai他的目標,確實跟區塊鏈(或分散式帳本技術)可以辦到的事情比較接近(單純將既有的中心架構分散開來管理)。

而Matters想要達到的目標,則跟促進討論的機制、內容變現的機制等等比較有關係。(但內容的版權如何鎖定、內容的價值如何分潤等,可以看上面提到的Muzeum那篇)

如果這樣的比較還算合理,那麼回到這篇的題目,

或許可以有個小小的結論是:區塊鏈目前可以做的事其實是有限的。

而且縱使都要做「內容平台」,都提倡「去中心化」,

Matters挑戰的任務看起來好像更為艱鉅一點,但也因為目標真的很吸引人,大家才會願意在這邊嘗試些什麼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